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以期为制定控制PFD发生、改善产后女性生理功能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3个月至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共6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住院电子病历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分娩情况、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水平等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PFD发生的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PFD发生率的相关性,采用归因比(attribution ratio,AP)、相对超危险度比(relative excess risk ratio,RERI)、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 index,S)探究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产后PFD的交互作用.结果 674名产妇中,PFD发生率为29.53%,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生率为6.08%,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发生率为23.44%;产妇产后自我保健意识得分(29.69±3.24)分,社会支持得分(42.35± 5.12)分,经Spearman法分析得知,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与PFD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r1=-0.432,r2=-0.401,P<0.05);年龄越大、产次≥2次、经阴道分娩、会阴撕裂、新生儿头围越大是产妇产后PFD发病的危险因素,盆底肌训练依从性评分、自我保健意识评分、社会支持评分越高是其保护因素;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产妇产后PFD存在交互作用,在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低水平社会支持共存的PFD发病中,有48.14%是由交互作用所致.结论 产妇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问题,且自我保健意识、社会支持对PFD存在交互作用,在疾病防控管理中,需强化社会支持,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普及产后自我保健知识,协助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进行产后功能锻炼,进一步降低PFD风险、提升产后女性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