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苏焕群

半月刊

1006-5725

syyxzz@syyxzz.com

020-81866302

510180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实用医学杂志/Journal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点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共振指引下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肛周深部脓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司志龙王豪肖飞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指引下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modified 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modified,LIFT)在肛周深部脓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治疗的符合入排标准的肛周深部脓肿患者148例,其中研究组51例采用改良LIFT术,对照组97例行单纯切开引流术.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获得基线资料平衡的两组患者各47例,共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及愈合率.结果 所有94例患者术前磁共振均能发现起源于括约肌间隙的原发病灶;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3.75±11.77)min,长于对照组的(28.90±8.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愈合率为80.9%,高于对照组的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合并瘘管的脓肿患者有最低的愈合率73.1%,但在各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指引下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有条件地应用于肛周深部脓肿患者的治疗,能提高初次手术的愈合率,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避免肛门功能的损伤.

    肛周脓肿磁共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内口缝扎挂线倾向评分匹配

    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关系

    郑文静储祥玲吴雨琼张敏...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252例妊娠女性分为GDM组与对照组.根据妊娠前体质量指数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将GDM组进行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组间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NOV/CCN3水平的差异.结果 GDM组血清NOV/CCN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NOV/CCN3与妊娠前体质量、妊娠前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OV/CCN3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7,95%CI(1.020~1.179),P=0.013],且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20~1.045),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40、0.784(P<0.05).结论 中晚期孕妇血清NOV/CCN3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相关,参与GDM发生发展,为评估中晚期孕妇发生GDM及GDM患者妊娠结局提供新的思路.

    妊娠期糖尿病NOV/CCN3妊娠结局胰岛素抵抗肥胖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雷蕾胡韵张笛黄鑫宇...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铁蛋白25-羟维生素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颈部血管斑块心脏代谢指相关性

    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征分析

    权冰洁刘怡静李小芹周方...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分为HAAA组和非HAAA组,以23例HAAA组为研究组,按照年龄、性别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程度1∶5比例匹配同期115例非HAAA组患儿为对照组,分析23例HAAA组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病情转归,并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HAAA患儿中男11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6岁3个月(1岁4个月~12岁).23例患儿发病过程均为急性肝炎起病,经治疗肝功能逐渐好转后外周血象逐渐出现包括血小板在内的两系或三系下降,其中14例(14/23,60.9%)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7/23,30.4%)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2/23,8.7%)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发生至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中位间隔时间为56 d(10~157 d).23例(23/23,100%)患儿均有黄疸,1例(1/23,4.3%)患儿基因检查确诊为X-连锁淋巴增生性疾病2型,5例(5/23,21.7%)患儿行肝穿刺活检示药物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HAAA组患儿CD4+细胞比例(1.2±0.3)和CD4+/CD8+比值(-0.2±0.4)与对照组患儿的CD4+细胞比例(1.5±0.1)和CD4+/CD8+比值(0.1±0.2)相比明显下降(P<0.05).3例(3/23,13.0%)患儿进行免疫抑制治疗(IST)好转,18例(18/23,78.3%)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2例(2/23,8.7%)非重型再障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复方皂矾丸治疗,随访至2023年12月所有患儿均存活.结论 儿童HAAA病情危重,预后差,多为重型或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生在肝炎恢复期,CD4+细胞减少和CD4+/CD8+比值倒置或为HAAA发生预警因子,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预后.

    贫血再生障碍性肝炎儿童临床特征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

    王腾欢程丹毛元元李会新...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应用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135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足月产妇,年龄20~40岁,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5例):生理盐水组(C组)、帕洛诺司琼组(P组)和艾司氯胺酮组(E组).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为T5~7.在断脐带后,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同时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P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记录卡前列素给药后至产妇离室时恶心、呕吐、胸闷事件,同时记录入室(T0)、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前1 min(T1)、给药后2 min(T2)、5 min(T3)、15 min(T4)和30 min(T5)时产妇MAP、HR、SpO2和Ramsay评分,出手术室时产妇满意度.结果 与C组相比,E组恶心、呕吐、胸闷发生率低(P<0.05);与P组相比,E组恶心、胸闷发生率低(P<0.05).与C组相比,E组满意度高(P<0.05);与P组相比,E组满意度高(P<0.05).其余组间恶心、呕吐、胸闷、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提高产妇围术期的满意度.

    艾司氯胺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药物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薄型子宫内膜冻融胚胎移植的影响

    周敏张潇潇吴钊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薄型内膜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时,加用阿司匹林对内膜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激素治疗后内膜厚度<7 mm,加大雌激素剂量+阿司匹林组(观察组,n=162)与仅加大雌激素剂量组(对照组,n=152),比较移植前内膜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搏动指数(PI)[(0.77±0.20)vs.(0.84±0.27),P<0.05]、阻力指数(RI)[(0.49±0.10)vs.(0.63±0.10),P<0.01]和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S/D)[(1.94±0.49)vs.(2.22±0.47),P<0.01]降低;同时胚胎着床率(38.00%vs.27.24%,P<0.01)、临床妊娠率(56.17%vs.42.11%,P<0.05)和活产率(84.62%vs.68.75%,P<0.05)升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薄型内膜患者在冻融胚胎移植时,加用阿司匹林后子宫及螺旋动脉血流显著改变,可改善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异位症薄型子宫内膜阿司匹林冻融胚胎移植

    生长方位量化联合S-Detect技术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邓雅倩李文肖徐泽林马金梅...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生长方位量化联合S-Detect技术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于医院住院的163例乳腺癌患者资料,依据ALN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n=62)与未转移组(n=101).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S-Detect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各观察指标与ALN转移的相关性,筛选出有意义的指标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的最大径、边界、边缘、钙化、方位角、血流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钙化、边界、方位角、边缘、最大径是预测ALN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构建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Y=-7.995+2.299×最大径+1.171×边界+2.137×边缘+1.397×钙化+0.034×方位角.该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869,均大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AUC(P<0.05),联合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01,P<0.05).结论 量化乳腺肿块的方位角有助于预测ALN转移,并增强对非平行取向的解释和应用.乳腺肿块生长方位量化联合S-Detect技术对乳腺癌ALN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给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生长方位量化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叶白冰李秀娟陈赛君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 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左室压力-应变环冠心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基于定量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多模脑功能监测评估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

    孙实安王迎东程晓峰邸燕娜...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查,并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79例)和血肿稳定组(41例).通过对比两组间QEEG和TCD的参数差异,探究这些监测指标与血肿扩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 血肿扩大组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吸烟比例也较高,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初始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血肿扩大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DAR和DTABR值均高于续血肿稳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其中DAR和DTABR的相关性尤其强(r值分别为 0.774 和 0.738,P<0.05),P1 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0.2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参数在预测血肿扩大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AR的AUC值高达0.970.随访期间,血肿稳定组的MR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优于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 QEEG和TCD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定量脑电图经颅多普勒预后

    血清PLOD、CYFRA21-1水平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胡婷婷鲁洪岭尹晓明刘倩...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赖氨酸羟化酶3(PLOD3)、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的102例肺转移瘤患者为肺转移瘤组,以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治疗疗效将肺转移瘤组分为有效组(n=66)和无效组(n=3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PLOD3、CYFRA21-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PLOD3、CYFRA21-1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转移瘤组患者血清PLOD3、CYFRA21-1为(34.47±6.17)、(27.85±5.14)µg/L,高于对照组(7.26±2.21)、(9.31±2.46)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转移瘤组患者血清PLOD3与CYFRA21-1呈正相关(r=0.667,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病灶数目多发、血清PLOD3、CYFRA21-1 升高是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LOD3、CYFRA21-1联合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高于血清PLOD3、CYFRA21-1单独检测0.815、0.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转移瘤患者血清PLOD3、CY-FRA21-1水平升高,两者与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有关,两者联合对肺转移瘤患者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赖氨酸羟化酶3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肺转移瘤三维近距离插植放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