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韩盛玺

双月刊

1672-6170

syyylc@vip.sina.com

028-87714683

610072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杂志,由201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其中由3名院士担任本刊名誉主编, 学术委员和编委由全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分别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5 cm肾结石效果比较

    何江波陈定华邹红东李欣...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分别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直径≥2.5 cm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6例,根据实施术式不同分为超微通道组和微通道组各48例.超微通道组采取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微通道组采用与超微通道组相同体位与术式下的微通道手术,术后3 d行泌尿系统CT检查评估结石清除率,并记录术中建立通道时间、碎石时间、全程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定两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1 d血清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微通道组与微通道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通道组建立通道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微通道组,但碎石时间和全程手术时间长于微通道组(P<0.05);超微通道组VAS评分低于微通道组(P<0.05).术后,两组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与微通道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对直径≥2.5 cm肾结石的清除率相当,安全性好,前者建立通道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后者碎石时间和全程手术时间更短.

    肾结石直径≥2.5cm超微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腓肠神经阻滞在外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余群英尹强邓燕邱琬苒...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腓肠神经阻滞麻醉在外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外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心电图监测.试验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腓肠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的胭窝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小腿肌力,术后24 hD-2聚体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观察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小腿肌力无影响(P<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术后24 h D-2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均未发现血栓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较于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的腓肠神经阻滞能促进外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尽早活动,加速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腓肠神经阻滞外踝关节骨折手术

    运动想象疗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康复及跌倒恐惧的影响

    徐雅琴李小群杨勇贾平...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骨科病房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最终对照组43例与试验组43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研究.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物理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后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起立-行走测试时间(TUG)、跌倒恐惧评分(FFQ-R)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和干预2月后,试验组FFQ-R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月后,试验组TUG测试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干预2月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50,P=0.213),干预2月后,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4.778,P=0.029).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减少跌倒恐惧,加速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

    运动想象髋关节置换功能康复"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跌倒恐惧

    郑氏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刘英李胜吾黄美洲陈君蓉...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郑氏中医康复综合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郑氏中医康复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率、疼痛VAS评分及下腰功能JOA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率较前有减少,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郑氏中医康复综合治疗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突出椎间盘组织的回纳及吸收.

    康复治疗中医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磁共振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血管负荷及血清神经丝轻链、钠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司潆张婷婷吕怡萱杨彩侠...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脑血管负荷及血清神经丝轻链(NFL)、钠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收治的129例急性sICH患者,根据其3个月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评分及血清NFL、钠水平差异,分析急性sICH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CSVD总负荷评分、血清NFL、钠水平在急性sICH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预后不良率为35.66%.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大量脑出血占比、入院时脑出血(ICH)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及血清NFL水平更高,血钠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更低(P<0.05);入院时GCS评分、CSVD总负荷评分及血清NFL、钠水平是急性sICH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SVD总负荷评分及血清NFL、钠水平单独预测急性sICH患者不良预后的ROC下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02、0.805、0.710,三项联合预测的AUC更高(0.906)(P<0.05).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及血清NFL、钠水平与急性sICH患者近期预后不良之间存在关联,可为急性sICH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且三项联合效能更高.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脑血管负荷神经丝轻链预后

    绿色通道联合时间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率的影响研究

    周秀兰赵丽君包东亮邹小玲...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联合时间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的34例接受绿色通道者作为对照组,34例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接受绿色通道+时间干预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之间静脉溶栓效率、溶栓相关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入院2 h和3.5 h时的静脉溶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4.5 h时的静脉溶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入院至完成CT扫描时间、卒中团队会诊时间以及就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DNT≤ 60 min达标率(88.24%)高于对照组(64.71%),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联合时间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静脉溶栓治疗的效率,缩短住院时间.

    绿色通道时间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田杨琴吕琴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患者满意度极高,护理效果显著.

    KTH整合式护理乳腺癌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影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肠道微生态及代谢物和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

    邓忠芸崔凡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肠道CD4+T细胞被大量破坏,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障碍.这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上皮细胞和肠道黏膜免疫组成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从而微生物易位、免疫激活.肠黏膜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水平与非艾滋病合并症的风险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HIV感染者肠道损伤和微生物易位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在大量文献中被作为非艾滋病共病的风险标志物.在这篇综述中,重点讨论HIV感染者中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以及作为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代谢物的变化.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肠道微生态肠黏膜屏障代谢物

    肌少症临床不良结局的研究进展

    郭秦张伊祎王玲王芳...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肉骨骼疾病常发生在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加剧,我国将面临肌肉骨骼疾病带来的严重经济负担,肌少症往往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并常与慢性老年性疾病并存.目前对肌少症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其临床不良结局的研究集中在对再入院、跌倒、骨折及死亡的影响,肌少症可增加再入院、跌倒、骨折及死亡的发生风险.本文初步总结目前肌少症对临床不良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肌少症不良结局再入院跌倒骨折死亡

    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旦真甲曹钦兴严力庞明辉...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结直肠癌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绝大多数就诊患者已处于中晚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结直肠癌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认知.DNA甲基化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崭新的,高效的的检测手段.此外,大量研究也证实了 DNA甲基化标志物在预测治疗反应、辅助治疗及耐药性评估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未来可以用于增强化疗方案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化疗反应,甚至治疗多重耐药等.本文对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直肠癌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