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庞达

双月刊

1002-3070

syzlxzz@126.com

0451-86623347,86298293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6号

实用肿瘤学杂志/Journal Practical Oncology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运用现代医学揭示肿瘤发病规律,进行学术交流、沟通信息,促进肿瘤防治工作的发展,鼓励从事肿瘤研究与临床的工作者勇于开拓、创新,为人民健康事业做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年云南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陈茂森陈杨石青萍邵英...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20 年云南省恶性肿瘤流行现状,为云南省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2020年云南省 129 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经审核,最终有 89 个县(市、区)的数据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并纳入本次分析.其中城市地区 16 个,覆盖人口 7593622 人(占 24.16%),农村地区 73 个,覆盖人口 23 838 542 人(占 75.84%),统计分析恶性肿瘤发病例数、死亡例数、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死亡率)、0~74 岁累积发病率、0~74 岁累积死亡率、发病和死亡顺位等指标.结果 2020 年云南省 89 个肿瘤登记地区报告恶性肿瘤新发 66719 例,粗发病率为 212.26/10 万,中标发病率为 150.33/10 万;报告恶性肿瘤死亡例数为 39251 例,粗死亡率为 124.88/10 万,中标死亡率为 82.45/10 万.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的特征.按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排序,粗发病率最高的前 5 位癌症分别是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甲状腺癌,粗死亡率最高的前 5 位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结论 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仍是云南省防控的重点癌症,甲状腺癌发病水平升高,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均存在明显的城乡和性别差异,应针对云南省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开展相应防癌工作.

    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云南

    1990-2021年中国胃癌发病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及预测

    赵倩雯佘欣耿利军彭丹莉...
    28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1990-2021 年中国胃癌发病的长期变化趋势,为中国胃癌的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21 数据库中获取1990-2021 年胃癌的发病负担数据,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其独立效应,并使用Nordpred模型对 2022-2031 年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1990-2021 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然而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在相同出生队列中,中国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总人口发病率从 0.91/10 万增至 233.37/10 万,男性发病率从 0.91/10 万增至 508.90/10 万,女性发病率从 1.04/10 万增至 115.86/10 万;在 1992-1996 年至 2017-2021 年时期间,胃癌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随着时期的推移呈下降趋势,总人口时期RR从 1.10 降至 0.72,男性从 1.06 降至 0.75,女性从 1.19 降至 0.65;在整个出生队列年间,出生队列越晚发病风险越低,总人口队列RR从 1.60 降至 0.34,男性从 1.36 降至 0.40,女性从 2.23 降至 0.22.发病预测结果显示,到2031 年,胃癌发病例数增至470429 例,其中男性增至323399 例,女性增至147029 例,总人口标化发病率降至 23.80/10 万,男性降至 35.13/10 万例,女性降至 24.17/10 万例.结论 1990-2021 年胃癌防治措施在降低发病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胃癌发病情况仍然严峻,需对 50 岁以上男性重点加强干预.

    胃癌发病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

    CYP3A5在胰腺癌中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

    Genes Dis
    294页

    归因于酒精暴露所致的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和DALY负担

    郑高健姚潇妮吴忠泽贡新宇...
    295-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评估中国归因于酒精暴露所致恶性肿瘤的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为中国酒精暴露与恶性肿瘤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中国恶性肿瘤的死亡数、死亡率、DALY和DALY率,并分析归因于酒精暴露所致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肿瘤的死亡和DALY情况.结果 2021 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281.78 万,占世界总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8.50%(281.78 万 vs.988.84 万),中国恶性肿瘤DALY为 282.09 万人年,占世界恶性肿瘤DALY的 30.20%(282.09 万人年 vs.934.07 万人年).男性归因于酒精暴露所致恶性肿瘤死亡率(12.80/10 万 vs.1.37/10 万)及DALY率(354.08/10 万 vs.34.96/10 万)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酒精暴露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DALY率在 70 岁组达到峰值,后又下降.酒精暴露所致疾病负担最高的前三位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结论 中国酒精暴露所致恶性肿瘤死亡及DALY负担较重,男性酒精暴露所致的恶性肿瘤死亡高于女性,酒精暴露主要影响消化道肿瘤.男性消化道肿瘤的防治应关注酒精暴露.

    肿瘤酒精疾病负担归因风险伤残调整寿命年

    2016-2020年陕西省安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苏锋梁磊邓英张同蕾...
    30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16-2020 年陕西省安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安康市恶性肿瘤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数据审核和质量评价方法,对安康市 10 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 2016-2020 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PSS 20.0 软件计算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和前 10 位发病与死亡顺位以及构成情况.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 2016-2020 年安康市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 2016-2020 年安康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 219.04/10 万,中标发病率为153.58/10 万;粗死亡率为 131.81/10 万,中标死亡率为 89.29/10 万.2016-2020 年安康市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 40~44 岁年龄组和 45~49 岁年龄组之后迅速升高,发病率在 75~79 岁年龄组、死亡率在 85 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分别为 1108.43/10 万和 920.15/10 万.发病和死亡前 4 位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2016-2020年安康市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6-2020 年安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应重点针对 40 岁以上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加强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降低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提高生存率,降低疾病负担.

    肿瘤登记恶性肿瘤流行特征趋势安康

    关于关键词的标引

    《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305页

    癌症高甲基化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郝慧婷赵惠娟徐巧慧
    306-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症高甲基化 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从Kaplan-Meier Plotter(KM plotter)数据库中收集有详细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治疗信息,且具备完整的RNA-seq或基因芯片数据的患者,NSCLC共计 2 166 例,其中包括 1161 例腺癌患者和 780 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行Cox回归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了如下混杂因素: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手术切缘状态、化疗和放疗情况.分析了 2 166 例NSCLC患者的HIC1 mRNA表达水平和OS间的关系.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敲减HIC1 基因后对人肺腺癌细胞株(PC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接受化疗的肺腺癌患者中,HIC1 高表达显著延长了患者OS(HR=0.54,95%CI:0.34~0.86,P=0.009),死亡风险降低了 46%.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发现HIC1 低表达组PC9 细胞迁移能力升高(P<0.001).结论 HIC1 mRNA表达可能成为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癌症高甲基化1总生存期

    MZB1的可变剪接事件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张宇晴荆晶刘兆良安静...
    313-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整合基因表达谱和剪接谱,鉴定在内分泌治疗耐药中发挥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内分泌治疗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基因数据集,筛选与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剪接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Hallmark富集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乳腺癌国际联盟分子分类数据库(Molecular taxonomy of breast cancer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METABRIC)中的乳腺癌数据,比较差异基因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肿瘤分期、分级之间的差异.探索差异基因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及其可变剪接情况以及免疫浸润情况.结果 GEO数据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乳腺癌治疗反应相关通路和免疫相关通路,差异剪接基因主要富集在乳腺癌治疗反应相关通路.同时发生差异表达和差异剪接的基因有CAMK2B、EVL、MZB1 和PTPRG.其中,MZB1 表达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的OS以及免疫细胞浸润均相关,且在耐药细胞中MZB1 的前体mRNA发生更多的可变 3'端剪接.结论 MZB1 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发生可变剪接引起免疫相关功能的改变.MZB1 可作为内分泌治疗改善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变剪接免疫浸润

    IL-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杨闽叶鲜童丞刘景建别俊...
    323-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确诊的 100 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两组组织中IL-23 蛋白及mRNA表达,比较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L-23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IL-23 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L-23蛋白主要在乳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中表达.乳腺癌组织中IL-2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分期、临床分期及Ki-67均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与乳腺癌神经脉管浸润、年龄、HER-2表达无关(P>0.05).结论 IL-23 可能参与乳腺癌的进展过程,其表达和ER、PR、Ki-67 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提示其表达可能和预后有关,但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白介素-23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IFN-γ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何佳颖朱津丽贾凯旋杨佩颖...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主要通过解除肿瘤免疫抑制作用促进抗肿瘤免疫.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增加肿瘤抗原提呈、诱导免疫细胞浸润和直接促进肿瘤凋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IFN-γ的信号通路异常及自身的促肿瘤作用是引发ICIs治疗耐药的关键机制.免疫治疗通过与IFN-γ或IFN-γ诱导剂联用,能够有效恢复MHC-I的呈递能力、增加免疫细胞浸润,进而提高免疫治疗效果.此外,国内外学者通过使IFN-γ信号通路正常化、将ICIs与JAKi联用等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本综述主要介绍了IFN-γ在肿瘤ICIs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为逆转ICIs耐药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方向,进一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IFN-γ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