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影响

    张强强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6 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8 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研究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生活质量[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6 周后研究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OHRQOL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疼痛程度较轻,可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生活质量提升,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治疗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消化道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周雁苹卢淑玲郑镇波麦嘉丽...
    78-8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道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2024 年 3 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 280 例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 200 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组,80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临床特点,比较两组不同病理类型息肉患者脂质代谢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胃息肉患者Hp感染和脂质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200 例胃息肉患者多为胃底腺胃息肉,其中有 62 例发生Hp感染情况;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结直肠息肉TC、TG、HDL、L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p的胃息肉患者与未感染Hp患者TC、HDL、L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p的胃息肉患者TG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Hp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Hp感染与TG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与胃息肉脂质代谢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胃息肉患者Hp感染与否与脂质代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胃息肉结直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脂质代谢

    急性脑梗死患者TEG参数、凝血功能检测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张小利张会丽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医院就诊的 100 例ACI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将 50 例于医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TEG各参数、凝血指标水平展开比较,对比ACI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凝血指标、TEG参数变化情况,另分析凝血各指标及TEG参数与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低,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均较小,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高,血凝块最大强度(MA)、综合凝血指数(CI)、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均较大(P<0.05);ACI 不同病情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NIHSS评估结果将ACI患者分别纳入轻度组(39 例)、中度组(33 例)、重度组(28 例);重度组APTT、TT、PT均低于中度组与轻度组,R、K值均小于中度组与轻度组,FIB水平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MA、α角及CI均大于中度组与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APTT、TT、PT低于轻度组,R、K值均小于轻度组,FIB水平高于轻度组,MA、α角及CI均大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指标包括FIB、MA、CI及α角(P<0.05);APTT、TT、PT、R、K均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TEG参数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在ACI患者中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患者病情,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急性脑梗死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功能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亚太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系统在晚期肿瘤预测中的有效性分析

    沈洁杨小芝张磊张卫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亚太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系统(APCS)在晚期肿瘤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特定社区 2 407 例 45~74 岁无症状城市居民,通过结肠镜检查筛查结直肠癌,并应用APCS模型评估其进展期肿瘤风险.结果 晚期肿瘤检出率为 1.54%;男性的检出率(2.29%)显著高于女性(0.50%);有家族史者(2.79%)和吸烟者(2.59%)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1.26%)和不吸烟者(1.00%);APCS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 0.736,优于仅基于年龄的模型(0.592).结论 风险评估系统能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晚期肿瘤,高风险群体的检出率显著较高,这些结果支持APCS作为筛查工具的潜力.

    结直肠癌晚期肿瘤亚太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系统问卷调查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检验价值

    刘萍喻雕
    89-9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110 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5 例(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和对照组 55 例(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组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检出阳性 29 例,阴性 22 例;对照组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检测检出阳性 22 例,阴性17 例.观察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肿瘤的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甲状腺肿瘤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及临床意义

    沈佳坤郑林董慧娟颜静秀...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白细胞介素-37(IL-37)、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于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130 例疑似M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髓涂片检测分为MM组(n=75)和非MM组(n=55).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差异,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对MM患者的预测价值.基于Durie-Salmon(DS)分期的临床分期标准,将MM患者分为DSⅠ期、Ⅱ期及Ⅲ期 3 个亚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亚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差异;根据 3 年内患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经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对MM患者的预后效能.结果 入院时,MM组的血清IL-32、sIL-2R水平显著高于非MM组(P<0.05),而MM组的IL-37 水平显著低于非MM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三者单一指标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 0.905、0.922、0.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MM组不同DS分期患者的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M患者 3 年内生存情况,其中 12 例患者死亡,纳入死亡组,剩余病例自动纳入存活组;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IL-32、IL-37、sIL-2R水平三者单一指标检测的AUC值分别为 0.926、0.882、0.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IL-32、IL-37 及sIL-2R水平与MM的发展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可帮助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32白细胞介素-37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MRI T2WI、DWI序列联合肿瘤标志物在非典型子宫肌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王青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T2 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联合肿瘤标志物在非典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于河南省许昌中医院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 52 例非典型子宫肌瘤患者(非典型子宫肌瘤组)与 30 例子宫肉瘤患者(子宫肉瘤组)临床、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及MRI资料,术前均已接受MRI T2WI、DWI序列扫描,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 T2WI、DWI序列联合肿瘤标志物对非典型子宫肌瘤、子宫肉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与非典型子宫肌瘤组相比,子宫肉瘤组患者年龄更大(P<0.05),异常阴道流血发生率更高(P<0.05),T2WI 序列和DWI 序列高信号例数更多(P<0.05),mADC 值、血清CA125 和CA199 水平更高(P<0.05);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 T2WI、DWI序列、mADC值、血清CA125 和CA199 鉴别诊断子宫肉瘤、非典型子宫肌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10、0.844、0.773、0.621、0.637,诊断敏感度分别为 96.67%、90.00%、83.33%、73.33%、76.67%,特异度分别为 65.38%、78.85%、65.38%、51.92%、53.85%;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2、诊断敏感度为 96.67%、特异度为 73.08%,联合鉴别诊断具有更高诊断效能.结论 MRI T2WI、DWI序列联合肿瘤标志物可实现对非典型子宫肌瘤、子宫肉瘤的有效鉴别诊断.

    非典型子宫肌瘤子宫肉瘤磁共振成像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肿瘤标志物

    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效果

    李福秀袁丽真
    100-10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分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加快,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快(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各项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脑血流速度,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脑梗死偏瘫针灸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呼吸训练在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徐红芳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接受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呼吸训练对其呼吸功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7 月就诊于河南省荣军医院的 48 例卒中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24 例.对照组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中医证候总积分、症状自评总积分、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呼吸时间、肺活量占预测值的比值(VC%pred)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呼吸、脉搏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症状自评总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青龙汤加味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改善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功能与血气分析,同时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机体酸碱平衡状态,促进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脑卒中气管切开小青龙汤加味呼吸训练呼吸功能血气分析

    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价值

    李冬青蔡素琴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 双染配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核糖核酸(DNA)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于医院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的 9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前留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p16/Ki-67 双染检测.结果 纳入研究的 98 例患者病理检测阳性有 86 例,正常及慢性炎症 12 例.86 例阳性患者包括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 52 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CINⅠ)29 例及宫颈癌(SCC)患者 5 例;p16/Ki-67 双染色法的共检出 73 例阳性,高危型HPV-DNA共检出 70 例阳性,p16/Ki-67 双染色法联合HPV-DNA检测共检出 85 例阳性;p16/Ki-67 双染色法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P<0.05);Kappa检验显示:两种措施联合检查结果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771,P=0.000).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采用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 双染法配合高危型HPV-DNA检测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提高疾病筛查的准确度.

    宫颈癌免疫细胞化学p16/Ki-67双染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