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芬吗通预防稽留流产刮宫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

    董利敏侯思聪尚梦梦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芬吗通预防稽留流产刮宫术后宫腔粘连(IUA)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9 月至 2023 年 9 月行稽留流产刮宫术治疗的 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两组均采用稽留流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芬吗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IUA发生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炎症介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UA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月经量正常占比高于对照组,月经量减少>50%占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减少≤50%占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吗通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后预防IUA效果良好,可降低IUA发生率,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腹痛持续时间,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稽留流产刮宫术宫腔粘连芬吗通

    乳糜血样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影响

    敖景菲邹强志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糜血样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影响与消除评价.方法 选取 2023 年 1~12 月院内接受健康体检人员 70 例,随机分成三组,用血浆置换等量脂肪乳,其中A组(23 例)25 μL、B组(23 例)50 μL、C组(24 例)75 μL,观察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取B组乳糜血样用血浆置换法与公式矫正法处理,制备乳糜血前检测结果为对照组,观察消除处理前后测定值.结果 置换后血红蛋白(Hb)水平较高、红细胞比容(HCT)较低.A组置换后Hb高于其他两组,B组高于C组;A组HCT高于其他两组,B组高于C组(P<0.05);对照组与一次置换及二次置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公式矫正后测定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测定时,乳糜血样可导致测定值偏高,血浆置换法与公式矫正法均可消除其影响,获取可靠结果.

    乳糜血样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

    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对急诊粘连性肠梗阻的影响

    李东换王晨宇蔡景景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对急诊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9 月至 2023 年 9 月医院收治的急诊粘连性肠梗阻 6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 例.对照组行常规减压治疗,观察组行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胃肠道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少.

    急诊粘连性肠梗阻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胃肠功能生活质量预后

    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刘玺龙孙登环王施广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SDFU)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9 月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RFFU)碎石术治疗的 30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 月行SDFU碎石术治疗的 30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碎石情况、肾功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炎症介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失血量、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WBC、CRP、PCT、NGAL、SCr、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BC、CRP、PCT、NGAL、SCr、CysC均高于同组手术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RFFU碎石术相比,肾结石患者使用SDFU治疗效果更佳,二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相当,但后者操作时间更短,对肾功能的损伤及其炎症反应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

    肾结石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胸三角入路联合热气球技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黄俊杰陈建龙江晖李海平...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胸三角入路联合热气球技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22年 9月至2023 年 2 月收治的 56 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入路组和创新入路组,各 28 例.传统入路组开展肩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新入路组开展胸三角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热气球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 6 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结果 创新入路组手术耗时较传统入路组长(P<0.05),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传统入路组短(P<0.05).创新入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3.57%,低于传统入路组的 21.43%(P<0.05).创新入路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传统入路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肩外侧入路,胸三角入路联合热气球技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加快患者骨折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胸三角入路钢板内固定热气球技术肩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

    中医药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温玉婷许增华
    90-93,124页

    小儿积滞中医药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周文霞
    94-9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5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108 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4 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v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aO2)、最大氧耗量(VO2)、氧摄取率(ERO2)]、肺功能指标[肺总量(TLC)、最大呼气压(PEMAX)、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呼吸困难程度[改良呼吸困难问卷(mMRC)分级]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pH 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RR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vO2、C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VO2、ERO2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LC、PEMAX、DL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R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将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其血气与氧代谢指标,降低呼吸频率,提高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慢阻肺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纳洛酮

    脐针联合局部热敷对腰肌劳损患者恢复的影响

    靳昊傅卫燕冯发民高明...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脐针联合局部热敷对腰肌劳损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68 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脐针联合局部热敷治疗,共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肌耐力、背肌力、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学指标、表面肌电图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肌耐力、背肌力、平均功率频率(MPF)、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斜率(MF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脐针联合局部热敷治疗腰肌劳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腰肌劳损脐针局部热敷常规西药

    化瘀消肿止痛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陈晓雷
    102-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消肿止痛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兰考县中心医院收治的 7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消肿止痛汤.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骨代谢指标(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骨谷氨酸蛋白、骨碱性磷酸酶和总碱性磷酸酶)、炎症介质水平、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水平.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还原黏度、血栓形成系数、全血黏度、凝血因子Ⅰ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骨谷氨酸蛋白、骨碱性磷酸酶和总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瘀消肿止痛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股骨粗隆间骨折化瘀消肿止痛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高危儿的影响

    王淑芬曹俊俊弓婷艳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高危儿身体与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62 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 31 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Alberta运动量表(AIMS)评分、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婴儿感觉功能测试表(TSFI)评分及不良发育结局.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身长、体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 6、9、12 个月的AIM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交行为、语言、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MDI、TSF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发育结局发生率为 19.35%(6/31),低于常规组的 45.16%(14/31)(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有效改善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和大运动状况,促进患儿语言、社交适应性行为发育,加快患儿智力和感觉功能发育,降低不良发育结局发生率.

    高危儿小儿推拿任务导向性训练体格发育身长社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