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两组产妇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产后逐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不同时间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血流量(PB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 3 d、7 d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V高于对照组,RI、PI、PBF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采用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出血时间,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后逐瘀胶囊缩宫素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在儿童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向飒董杰李晓琰
    74-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治疗中采用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50 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外科导萌治疗)和观察组(n=25,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唇侧骨板厚度、附着龈厚度、附着龈宽度及痛感[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治疗总有效率及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美观度、牙齿日常能力、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 1个月、3 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唇侧骨板厚度、附着龈厚度、附着龈宽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联合应用外科萌导、正畸矫治进行治疗后的痛感较轻,有利于促进患牙自行萌出,在美观度、临床治疗效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矫治外科导萌唇侧骨板厚度

    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Holter下间歇性CLBBB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分析

    聂永军丁梦琴陈建辉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动态心电图(Holter)下间歇性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左心室肥厚患者 12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不同分为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 45 例(A组)、冠心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 35 例(B组)、主动脉瓣狭窄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 22 例(C组)、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 20 例(D组).所有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接受 24 h 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QTc间期、RV5 左室电压、平均心率,计算平均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及CLBBB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的LVEF、LVEDd、心率、QTc和RV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LBBB发生率为 35.56%,B组的CLBBB发生率为 34.29%,均高于C组的 9.09%、D组的 10.00%(P<0.05).A组的SDNN高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Holter下间歇性的CLBBB及心率变异性存在一定差异,CLBBB及心率变异性可为临床鉴别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提供参考.

    左心室肥厚动态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率变异性

    不同透析液钙浓度治疗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疗效观察

    马海军彭霞徐家云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对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不同分为标准浓度组和低浓度组.标准浓度组 40 例给予含钙 1.50 mmol/L的透析液治疗,低浓度组 40 例给予含钙 1.25 mmol/L的透析液治疗,比较两组矿物质、血清相关指标、骨代谢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 6 个月后血清钙、磷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浓度组低于标准浓度组(P<0.05).两组治疗 6个月后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低浓度组高于标准浓度组(P<0.05).两组治疗 6 个月后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低浓度组高于标准浓度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低浓度组肌肉痉挛发生率 5.00%(2/40)、头痛发生率 2.50%(1/40)、心律失常发生率 2.50%(1/40)与标准浓度组的 10.00%(4/40)、7.50%(3/40)、7.50%(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透析液钙浓度可调节老年维持性血透伴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矿物质及骨代谢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动力缺失性肾性骨病透析液钙浓度维持性血透骨代谢

    不同七氟醚MAC吸入对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李艳青韩文东
    85-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七氟醚最小肺泡浓度(MAC)吸入对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需进行肾脏手术的 126 例患者分为A组(42 例,术中连续吸入 0.5 MAC的七氟醚)、B组(42 例,术中连续吸入 1.0 MAC的七氟醚)和C组(42 例,术中连续吸入 1.5 MAC的七氟醚).比较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时间,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 5 min、插管后 10 min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建立气腹前、建立气腹 1 h、解除气腹、解除气腹 1 h的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和麻醉诱导合作量表(ICC)评分.结果:与A组比,B、C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缩短(P<0.05);与麻醉前比,诱导后、插管后 5 min、插管后 10 min三组HR、SpO2、MAP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HR、SpO2、MAP水平及麻醉时间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建立气腹前比,建立气腹 1 h、解除气腹、解除气腹 1 h三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但所有时间点三组间血清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B组、C组患者PAED、ICC评分均降低,且B组最低(P<0.05).结论:不同七氟醚MAC吸入不会对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与麻醉时间产生不良影响,中剂量 1.0 MAC的七氟醚对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脑部损伤小,苏醒时间更快,且可避免患者苏醒期躁动,提高患者配合度.

    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七氟醚吸入麻醉剂量

    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李智超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 2020年 8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70 例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翼点入路 35 例入B组,眶上外侧入路 35 例入A组.所有患者采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对照组采用翼点入路,研究组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脑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生存质量评分、预后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及骨窗范围均较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NSE及S100β水平均较低(P<0.05);研究组术后环境领域、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预后状况较好(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但选择眶上外侧入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有效减轻脑损伤,术后生存质量较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效果好.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眶上外侧入路翼点入路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李瑜胡莹邱永升
    92-9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1~12月收治的 100 例行单眼眼底检查的患儿,以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 2 μg/kg+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镇静处理,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 0.25 mg/kg联合右美托咪定 2 μg/kg进行镇静处理,比较两组滴鼻首次成功率、镇静起效时间、检查时间、镇静复苏时间以及过程中心率下降、眼球震颤、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儿苏醒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镇静首剂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的呼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 段心率下降幅度较大,起伏变化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则相对稳定.观察组心率下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00%,低于对照组的 26.00%(P<0.05).两组苏醒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单眼眼底检查中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有助于提高镇静成功率,缩短起效时间,保持镇静过程各项指标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小儿单眼眼底检查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预处理

    参麦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顺杰
    95-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88 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4 例.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CO、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K、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MI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用药安全性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参麦注射液替格瑞洛炎症介质心功能心肌损伤

    川芎茶调散加味联合针灸对慢性头痛患者的影响

    任群芳
    98-10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头痛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川芎茶调散加味+针灸)对其机体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慢性头痛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治疗组用中药川芎茶调散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选用西药(尼莫地平片)治疗.对两种不同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 3 个周期的治疗,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生理、心理、躯体和精神健康评分,头痛消退时间,头痛半年内复发次数以及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头痛中,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性,二者联合治疗可大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头痛症状,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慢性头痛川芎茶调散加味针灸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血塞通软胶囊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晨静武豪杰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脑损伤指标[脑钠肽(BNP)、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症介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偏身麻木、手足不温、头晕乏力、口舌歪斜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NP、NSE指标均降低,NGF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血塞通软胶囊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改善脑循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脑损伤修复,且安全性较高.

    脑卒中恢复期血塞通软胶囊血脂水平脑损伤炎症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