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血宁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林敏慧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采用生血宁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7 月至 2023 年 7 月医院门诊收治的 100 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片治疗,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症状改善情况、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贫血相关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细胞平均体积(MCV)]、不良妊娠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改善时间、RBC改善时间、SF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t、Hb、RBC、MCV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联合生血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铁代谢指标,纠正贫血,改善妊娠结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生血宁片细胞平均体积血清铁蛋白

    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

    张飒飒蔡晓磊李瑞赵锰...
    75-7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医院治疗的 86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IDS组与PDS组,各 43 例.PDS组采用PDS治疗,IDS组采用IDS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减瘤满意度、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和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ID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D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DS组(P<0.05);IDS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PDS组(P<0.05);IDS组手术减瘤满意度高于PDS组(P<0.05);IDS 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人附睾分泌蛋白 4(HE4)及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均低于 PDS 组(P<0.05);IDS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PDS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PDS组(P<0.05).结论 IDS治疗晚期卵巢癌创伤小,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肿瘤控制率与手术减瘤满意度,降低CEA、HE4 及CA125 水平,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晚期卵巢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新辅助化疗CA125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李淑敏李梦蕾千贝贝
    78-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68 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ICG荧光导航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6 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每分钟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及 6MWT、生活质量简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ICG荧光导航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手术时间、段间平面出现时间短,可减轻肺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并未增加.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改良膨胀萎陷法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叶树柳周文华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收治的 423 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41 例)和观察组(182 例),将采用VATS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与预计值比值(FVC%)、第 1 秒用力呼气量与预计值比值(FEV1%)]、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淋巴结清扫数量、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引流量、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均较高,炎症介质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采用VATS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均能切除病灶,清除淋巴结,但前者出血量更少,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引起的炎症反应更轻,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平行穿刺与垂直穿刺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许国炜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平行穿刺与垂直穿刺髂筋膜间隙阻滞(FIB)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行THA治疗的 12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两组均行THA治疗并实施FIB麻醉,对照组采用平行穿刺,观察组采用垂直穿刺.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深度更深,穿刺注药时间更长,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更少,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疼痛评分均较低,术后不同时间段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较少(P<0.05).两组入室时与术毕时血流动力学、麻醉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血压水平、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高,切皮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 THA超声引导下垂直穿刺FIB镇痛效果优于平行穿刺,置管深度更深,可减少麻醉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PCIA有效按压次数.

    全髋关节置换术髂筋膜间隙阻滞超声引导下平行穿刺垂直穿刺

    不同复温时间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短中期效果

    刘丽鸣马树峰潘曙明冯敏...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复温时间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2023 年 2 月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 120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 10 h复温的亚低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 25 h复温的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神经测定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神经系统伤残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出生后第 14、28 天神经测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复温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出生后 3、6 个月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生后 3、6 个月的神经系统伤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电解质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 10 h复温相比,25 h复温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短期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神经行为功能,降低神经系统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复温时间亚低温治疗神经系统伤残动脉血气指标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孟京亚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就诊的青光眼患者 110 例分为复合组和常规组,各 55 例.常规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复合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两组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功能滤过泡形成率、生活质量、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前房深度、视力均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且复合组前房深度、视力高于常规组,眼压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功能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且复合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术前,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平均细胞面积均高于术前,且复合组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9.09%(5/55),低于常规组的 27.27%(1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更好地保持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完整性,改善患者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提高功能滤过泡形成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

    TREVO支架取栓联合rt-PA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江天丽马烈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TREVO支架取栓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医院治疗的 60 例CI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REVO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预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量(CBF)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和谷氨酸(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EVO支架取栓联合rt-PA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血流,降低NSE、S100β和Glu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TREVO支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血流量预后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黄杏琼刘纳新江金环黄艳...
    101-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FNC)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3 年 1~12 月于医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或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术治疗的 12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两组均行非插管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以HFNC通气,对照组予以常规鼻导管通气.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缺氧相关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亚临床呼吸抑制发生率、面罩通气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插管静脉麻醉中应用HFNC效果优于常规鼻导管通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呼吸抑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非插管静脉麻醉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呼吸抑制

    超声引导下液压扩张法联合可视化针刀及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周亲明王琳虹吴龙涛王伟...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将超声引导下液压扩张法与可视化针刀联合应用于冻结肩的治疗中,再结合手法松解治疗,并集中对该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赣州市赣县区中医院骨伤科2022年1月至2024年1 月收治的 84 例冻结肩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 42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参比组实施超声引导下液压扩张法与手法松解治疗,实验组在参比组基础上实施可视化针刀治疗,共治疗 4 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1、2、4 周,两组VAS、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呈阶梯式下降,实验组均低于参比组(P<0.05);而CMS评分呈阶梯式升高,实验组均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临床有效率 95.24%高于参比组 76.19%(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液压扩张法联合可视化针刀及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能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肩关节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冻结肩超声引导下液压扩张法可视化针刀手法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