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派瑞松联合碳酸氢钠耳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研究

    叶春生
    36-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派瑞松联合碳酸氢钠耳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对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2~5月于医院就诊的10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碳酸氢钠耳浴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派瑞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停药后复发率、治疗前后气骨导差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气导听阈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 1 周后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瘙痒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骨导差、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停药后 1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停药后 1、2、3 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派瑞松联合碳酸氢钠耳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起效快,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听力,且停药后近期复发率低,该药治疗期间存在耳痒、耳闷胀感,但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治疗效果.

    真菌性外耳道炎氟康唑派瑞松气骨导差气导听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盼盼袁甜静
    39-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收治的 64 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实施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AB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血清脑利尿钠肽(BNP)]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R、SpO2、RR、MAP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TnT、CK-MB、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PCI治疗AMI可提高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生命体征心功能

    不同抗病毒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王丽莉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 7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致炎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RNA)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V-R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10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高于对照组的 74.29%(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HBV-RNA、肝功能指标及致炎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HBV-RNA肝功能致炎因子

    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朱大艳刘延浩朱桂丽
    45-4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收治的 76 例NAFL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 ALT、AST、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NAFLD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脂,改善患者肝功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脂康胶囊水飞蓟宾胶囊血脂肝功能

    消栓肠溶胶囊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翟禄洁杨希成孙超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脑梗死(ACI)患者应用消栓肠溶胶囊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至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动脉硬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 41 例,基础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消栓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6 个月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基础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均高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清内皮素(ET)水平低于基础组(P<0.05),一氧化氮(NO)、人 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高于基础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24%,高于基础组的 73.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消栓肠溶胶囊应用于ACI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促进其血管内皮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消栓肠溶胶囊血管内皮功能

    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王丽娟李江坤司兆莉吴梦...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联合应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 88 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排尿日记、症状改善情况、尿动力学指标、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EMG)、功能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功能独立测量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UTS)评分、残余尿量及排尿中尿道外括约肌EMG振幅值(L)低于对照组,排尿前尿道外括约肌EMG振幅值(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尿流动力学指标及尿道括约肌协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显著.

    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低频电刺激间歇清洁导尿尿动力学

    头部选择性亚低温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的效果分析

    王岩崔亚丽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头部选择性亚低温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收治的 127 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 63 例和观察组 64 例,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基础干预、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部选择性亚低温干预,比较两组颅内压、组织氧合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输送量(DO2)、氧耗量(VO2)及氧摄取率(O2ER)]、神经相关因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 3、7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aO2、DO2、VO2 及O2ER水平高于对照组,sI-CAM-1、GFAP及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选择性亚低温可有效调节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脑血流,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氧代谢,降低神经元损害及并发症发生率.

    重症颅脑损伤早期肠外营养头部选择性亚低温氧输送量髓鞘碱性蛋白

    强骨合剂辅助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康茹李岩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强骨合剂辅助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医院 2022 年 1~10 月收治的 118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 59 例.两组均实施THA治疗,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组采用强骨合剂辅助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 18 个月,比较两组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水平[骨钙素(OST)、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Ⅰ型胶原C端β特殊序列(β-CTX)]、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联合组随访第 6、12、18 个月时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截至随访结束,联合组OST、OPG、BALP水平均高于手术组,β-CTX水平低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骨痂形成时间短于手术组,联合组术后次日、随访第 9、18 个月时疼痛评分均低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随访第 9、18 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手术组,关节活动度量表(ROM)评分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 强骨合剂辅助THA能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矿物质含量与骨密度水平,促进骨代谢,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强骨合剂骨代谢关节活动度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瘢痕整形的临床观察

    李然春
    63-6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瘢痕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 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扩张组和参考组,各 36 例,扩张组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参考组行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改善情况、瘢痕整体状态[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生活质量[术后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扩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扩张组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扩张组术后V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扩张组术后IL-8、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扩张组术后BSHS-B评分于参考组(P<0.05);扩张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瘢痕整形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缩短创面恢复时间,改善瘢痕整体状态,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

    烧伤瘢痕整形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瘢痕整体状态复合皮移植术

    氟哌啶醇针剂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周小平罗苏琴甘爱华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针剂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2023年 12月医院收治的 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8例.第 1 阶段(入院第 1~5 天)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哌啶醇针剂治疗;第 2 阶段(入院第 6~42 天)对照组依然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开始逐步降低氟哌啶醇针剂剂量,同时用利培酮进行等剂量替换.比较两组症状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PANSS兴奋因子评分]、临床疗效总量表疾病严重程度评分、Bames静坐不能量表评分、Simpson-Angus类帕金森综合征量表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与第 6、42 天PANSS评分总分降低情况与PANSS兴奋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 1、6、42 天临床疗效总量表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 6、42天Bames静坐不能量表评分与Simpson-Angus类帕金森综合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利培酮能够改善精神病症状和兴奋激越状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后再更换为利培酮口服,也可取得类似效果,临床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任意一种用药方案.

    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利培酮症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