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熊墨年

双月刊

1671-4040

jxnc5621@tom.com

0791-88525621/88528704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西医学术、贴近临床、注重实用、鼓励创新、中西并重为宗旨,及时反映中西医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力求办成特色鲜明的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人员所喜爱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双染检测在1250例宫颈异常患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田岩岩王佳佳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双染检测在 1 250 例宫颈异常患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宫颈异常人群 1 2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单染与双染检测,同时给予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分为宫颈癌组(150 例)和非宫颈癌组(1 100 例).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判断以上检测方法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 1 250 例患者中,病理检查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 级 600 例、CIN 2 级 320 例、CIN 3 级 180 例及宫颈癌 150例,其中宫颈癌占比 12.00%.宫颈癌组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单染阳性与P16、Ki-67 双染阳性分别为 98.00%、98.67%、97.33%,非宫颈癌组分别为 40.55%、49.27%、21.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1 250 例患者中,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单染阳性与P16、Ki-67 双染阳性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98.00%(147/150)、98.67%(148/150)、97.33%(146/150),诊断特异性分别为 59.45%(654/1 100)、50.73%(558/1 100)、79.00%(869/1 100).结论:宫颈异常患者中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高,其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双染多表现为阳性状况,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 双染检测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可在保持敏感性的基础上,提高诊断特异性.

    宫颈异常宫颈癌宫颈液基细胞P16Ki-67双染

    芦荟汁联合茶籽油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苏友娣郭玉贞邱敏伊芳华...
    75-7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芦荟汁联合茶籽油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7月至 2022 年 6 月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 66 例,且均诊断为快速型心律失常,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2 例)应用硫酸镁湿敷治疗,实验组(34 例)采用芦荟汁联合茶籽油进行湿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满意度、生活质量及静脉炎分级.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静脉炎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采用芦荟汁联合茶籽油湿敷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改善静脉炎分级,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疗效.

    静脉炎胺碘酮芦荟汁茶籽油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高跃民李云章王金山罗业严...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景元中医院诊治的 12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疼痛因子.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研究组桡骨短缩长度、生成骨痂时间及骨折线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骨钙素(BGP)水平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脑内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及缓激肽(B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代谢指标及调节疼痛因子水平.

    桡骨远端骨折骨代谢指标疼痛因子小夹板固定

    联合测定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

    林娇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测定凝血四项、D-二聚体(D-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95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另选取同期 95 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测定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并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根据疾病情况分为子痫前期组(55 例)与妊娠期高血压组(40 例),比较两组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分析联合测定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健康组,纤维蛋白原(FIB)、D-D、Hcy水平高于健康组;子痫前期组TT、PT、APTT短于妊娠期高血压组,FIB、D-D、Hcy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类型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凝血四项(TT、PT、FIB、APTT)、D-D水平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AUC分别为 0.772、0.831、0.855、0.814、0.839,均有一定诊断价值;Hcy、联合诊断的AUC为 0.934、0.958,诊断价值较高.TT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类型的AUC为 0.667,诊断价值较低;PT、FIB、APTT、D-D及Hcy水平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类型的AUC分别为 0.808、0.790、0.809、0.776、0.73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诊断的AUC为 0.937,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联合测定凝血四项、D-D及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及类型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四项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鉴别诊断未破裂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的临床意义

    赵丽丽魏海东杨晓芸康晓曼...
    86-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鉴别诊断未破裂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未破裂宫外孕患者和妊娠黄体囊肿患者,各 3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对比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单独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患者的超声血流参数[肿物大小、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结果:本研究 34 例未破裂宫外孕与 34 例妊娠黄体囊肿患者中,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宫外孕 26 例,妊娠黄体囊肿 22 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宫外孕 28 例,妊娠黄体囊肿 25 例;经两者联合检查诊断未破裂宫外孕 33例,妊娠黄体囊肿 33 例.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 97.06%(33/34)、特异度为 97.06%(33/34)、准确度为 97.06%(66/68),高于腹部超声的 76.47%(26/34)、64.71%(22/34)、70.59%(48/68)及阴道超声的 82.35%(28/34)、73.53%(25/34)、77.94%(53/68)(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漏诊率为 2.94%(1/34)、误诊率为 2.94%(1/34),低于腹部超声的23.53%(8/34)、35.29%(12/34)及阴道超声的 17.65%(6/34)、26.47%(9/34)(P<0.05).与妊娠黄体囊肿患者相比,未破裂宫外孕患者肿物较小,且PI、RI水平较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鉴别诊断未破裂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降低误诊及漏诊现象的发生,且两者联合能准确辨别不同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未破裂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的治疗价值

    张梦琳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诊治的 78 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 39 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9.74%,较对照组的 69.23%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7.69%,与对照组的 5.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临床安全性尚可.

    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观察

    陈涛
    93-9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接受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术式对患者炎症反应、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9 月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 60 例腹股沟嵌顿疝成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研究组(30 例,行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复发疝发生率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 d、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 1 周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手术损伤,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控制术后并发症.

    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疼痛程度

    三间隙挂线引流术联合黄柏液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评价

    王俊辉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间隙挂线引流术联合黄柏液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12 月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中医院收治的 112 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6 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三间隙挂线引流术治疗,两组术后均联合黄柏液坐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炎症指标、肛门功能、创面恢复情况、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Wexner量表、创面水肿评分、术后疼痛指数(NRS)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三间隙挂线引流术联合黄柏液坐浴治疗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肛周脓肿炎症反应,促进肛门功能和创面恢复,改善预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肛周脓肿三间隙挂线引流术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术黄柏液坐浴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价值研究

    陶涛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小儿支气管肺炎辅助治疗价值.方法:将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7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及心肌酶谱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常规、血生化及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对血常规、血生化及心肌酶谱指标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促进机体免疫力恢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安全性可靠.

    小儿支气管肺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

    双波长(420 nm+560 nm)强脉冲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

    陈辉陈晓芬巫晓芬张颖...
    105-10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波长(420 nm+560 nm)强脉冲光(IPL)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就诊于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共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波长(420 nm+560 nm)IP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2、5、8、11、14 周及不同随访时间段的皮损情况、面部红斑评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时皮肤科生活质量指数(DLQ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第 8、11、14 周及随访第 4 周的病变计数、GAG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病变减少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第 8、11、14 周及随访第 2 周面部红斑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DLQI评分及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420 nm+560 nm)IPL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起效快,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同时对痤疮红斑有明显改善.

    中重度痤疮双波长强脉冲光异维A酸痤疮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