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

    钦洁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唱能力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其最终表现力受到唱法、艺术性、专业性因素影响,存在优化空间和必要.本文以流行演唱和音乐剧唱法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论述流行演唱中音乐剧唱法的把握,给出加强对内涵的表达、强调专业角度的融合、重视演唱感情的倾注等内容,服务后续工作.

    流行演唱音乐剧唱法专业价值艺术价值

    现代舞和古典舞的形态关系分析与探索

    吴荟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现代舞、传统舞二者的形态特点加以介绍,并对二者关系展开分析,分别从训练融合、思想融合两方面阐述二者的融合路径.

    现代舞古典舞形态分析

    工匠精神是根雕艺术之魂

    吴筱阳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在十九大前出现的新名词之一.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精致化生产的要求,是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

    工匠工匠精神嵊州根雕传承

    浅谈天然水晶雕刻艺术品的创作感悟

    吴志游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水晶雕刻工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汉代,一直延续至今.精美绝伦,晶莹剔透的水晶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水晶雕刻者只有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修养的提高,做到因材施艺,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精品,上品.

    水晶雕刻艺术品文化价值

    消逝与重塑——论当代艺术的边界

    张伟婷
    62页

    浅谈汝瓷仿古瓷的艺术特征

    张亚格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汝瓷艺术品,以它独特的风格和气势,深深地吸引着当代人们对它的渴望和追求.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古陶瓷的艺术欣赏,也从一定的程度上来适应人们的崇古心理要求.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仿古汝瓷以它釉彩浑厚,光泽柔和的独特风格,再现了汝瓷艺术的风格和面貌,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仿古汝瓷的再现,使古陶瓷技术和艺术重放异彩,使人们进一步地了解历史,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以此满足一些对古陶瓷艺术爱好者的愿望,使仿古陶瓷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点缀着现代人的生活,使宋汝瓷重见天日,重放异彩.

    仿古瓷汝瓷艺术特征

    三峡移民语言问题的生态语言学视角

    钟任可郑珊珊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民数量不断增多,移民语言问题也逐渐显著,本文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对三峡移民语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三峡移民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并藉此希望为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及其他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启示.

    三峡移民语言生态语言学

    潮汕话与韩语发音相似点比较对唐代雅言发音的佐证探究

    洪鸿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汕话在语言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地位,是维系海内外潮商东南亚华桥的重要桥梁.现阶段研究推理认为潮汕话与中古汉语唐代雅言乃至追朔至上古汉语先秦语言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唐代雅言现今已不复存在,因历史时间跨度之大,全国各地方言发音复杂多变,无法对其传遗进行正面的研究确认.唐书《唐韵》原书佚失,通过宋代《广韵》的记载去模仿发音,无法把其作为方言存遗的充分依据,不具足够的说服力.为弥补唐代雅言发音的空白,寻找最贴切其发音的存遗方言,作者在不断深入学习韩语的过程中发现其与母语潮汕话同义词发音十分相似,这并非巧合.因而本文从潮汕话与韩语发展史,地域文化,探究唐代雅言对潮汕话与韩语的影响,再通过比照法探究其发音相似点,以及词义的交叉的相似性,加之地域跨度之大,语言之间却仍存在极大相似性.从而反过来证明潮汕话与韩语都受雅言影响之深远,且多年流传改变不大.进而佐证了潮汕话乃唐代雅言存遗的观点,为现阶段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证据,也为当今学者研究唐代雅言文化提供一种新思路,也提示着保护潮文化的重要性.

    潮汕话韩语雅言发音

    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柳笛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语言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语言体系,其不仅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汉语言文学的研究难度.针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汉语言文学应积极做出应对,不仅保护新生的语言体系,同时也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次研究以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影响的基础上,分了汉语言文学应对网络文学发展的路径.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语言环境

    《红楼梦》译本中"红"色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以杨戴译本、霍克斯译本为例

    李竺芫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彩的使用是《红楼梦》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而"红"可谓《红楼梦》的灵魂之色."红"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也在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着行文的准确度与风格.本文以杨宪益夫妇及霍克斯先生的英译本《红楼梦》为参照,试探讨"红"这一色彩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红楼梦》色彩词翻译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