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刘志红

双月刊

1006-298X

cndt2002@163.com

025-80860040

210016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期刊。以交流推广肾脏病学、透析及肾移植方面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推动我国肾脏病学的发展为己任。设有述评、论著、学术快讯、论著摘要、基础医学、医学继续教育、肾脏病基础与临床、血液净化、肾脏移植、肾活检、实验室方法、学术争鸣等栏目。本刊为科技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为各种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为信息源。为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重点阅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法分析两种透析质量指标持续达标评估体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董建华张明伟杨茜李川...
    30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法分析两种透析质量持续达标评估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 2016 年 1 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HD治疗,且每年完成至少 3 次透析质量评估的患者.随访截止至 2022 年 10 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指标达标时长比和指标达标波动值作为 9 种透析质量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前收缩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总二氧化碳、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单室尿素清除率)持续达标的评估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HD患者 1 年后存活或死亡的预测模型,并获得模型最佳概率阈值.结果:本队列研究共纳入 240 例HD患者,60 例(25.0%)患者死亡.采用K-近邻算法(KNN)、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极度随机树(ExtraTrees)、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自适应增强(AdaBoost)和决策树(DecisionTree)六种机器学习法,分别构建基于透析质量指标达标时长比和指标达标波动值的预测模型.基于指标达标时长比的ExtraTrees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 分数和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 0.92、0.86、0.96、0.91 和 0.93,同时证实 0.65 作为模型的最佳概率阈值.结论:基于透析质量指标达标时长比的机器学习模型对HD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血液透析透析质量机器学习预后

    依库珠单抗治疗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疗效

    张炎炎王蔚李贵森陈莎莎...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5例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患者短期使用依库珠单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规律治疗的 5 例aHUS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检查、基因检测结果,依库珠单抗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5 例aHUS患者中 4 例为女性,中位年龄 40(17~66)岁,其中 2 例为原发性aHUS,肾移植相关、恶性高血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各 1 例.临床均表现为急性肾损伤、蛋白尿、血尿、贫血、血小板减少,2 例补体C3 下降.3 例肾活检病理示内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3例接受透析,4 例患者使用激素治疗(2 例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肾移植受者接受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1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CD20 单抗治疗.从诊断aHUS到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0(2~37.5)d,依库珠单抗治疗 4~20 次,治疗后平均 7(4.5~8.5)d所有患者均达到血液学缓解,2 例患者获得肾脏缓解,1 例患者脱离透析.随访 8~24 周血清肌酐、乳酸脱氢酶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较治疗前上升(P<0.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HUS临床表现多样,进展快,预后差,一旦确诊立即启动依库珠单抗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肾功能,长期临床获益仍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依库珠单抗不良反应

    基于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卢凡袁颖颖靳晶晶程美娟...
    315-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 60 例LN患者(LN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人 60 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受检者粪便标本,采用 16S核糖体RNA(16S rRNA)分析两组受检者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LN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及空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的菌群结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门水平,LN组中桦菌门(WPS-2)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属水平,LN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包括木聚糖爱好性厌氧菌群[(Eubacterium)xylanophilum_group]、泰泽雷拉菌属 4(Tyzzerella_4)、红斑梭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霍尔曼氏菌(Holdemanella)、普氏菌(Prevotella)、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酸杆菌属(Acidibacter)、伯杰菌属(Bergeyella)和黄色土源菌属(Flavisolibacter)等.结论:LN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结构组成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微生物群落在LN的发生和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差异菌群可能为LN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有望为临床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狼疮性肾炎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16S核糖体RNA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非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朱梦远霍帅尤针针范晓光...
    3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非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华中阜外医院肾内科CKD 1~4 期合并高血压非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缬沙坦(n=30),治疗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n=30).在治疗前及治疗 6 月后检测心肾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评估肾功能恶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超过基线 2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 60 例患者,CKD 3~4 期占 76.7%,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数据无差异.(1)与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SCr)较基线上升,eGFR较基线下降(均P<0.05);治疗组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基线下降,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白蛋白较基线上升(均P<0.05);两组SCr、eGFR、NT-ProBNP及LVEF等指标治疗后变化比例有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炎症因子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2R等指标较基线下降(均P<0.05),两组IL-6 治疗后变化比例有统计学差异.(3)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3.3%vs 33.3%,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OR=0.013,95%CI 0.000~0.562)及基线24h尿蛋白定量(OR=2.268,95%CI 1.313~3.919)是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4)两组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vs 6.7%,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控制CKD 1~4 期合并高血压非心力衰竭患者血压,降低蛋白尿,减轻炎症状态,同时能改善其心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沙库巴曲缬沙坦炎症因子

    感染供者肾脏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感染的预后评估

    朱焓徐鸿赵法亮刘政道...
    327-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感染供者肾脏用于移植的安全性及受者术后感染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 2014 年 8月至 2021 年 4 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供者及其对应受者的临床数据.根据供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供者组(DI)和非感染供者组(DNI).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人/肾存活率以评估感染供者来源肾脏的安全性.再将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者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受者感染组(RI)和受者未感染组(RNI),并分析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 83 例供者数据,其中 32 例(38.55%)为感染供者.DI组与DNI组受者在术后并发症和 6 月的人/肾存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 受者中 18 例(13.33%)术后发生感染.RI组与RNI组在临床特征和6 月时的预后无明显差异,但RI组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增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术区切口愈合延迟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感染供者肾脏用于移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DI组和DNI组受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人/肾存活率相似.术后发生感染的受者,DGF 与术区切口不愈合概率明显升高,其对远期人/肾存活情况的影响仍有待长期随访.

    肾移植感染供者受者安全性预后

    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疗效初步探索

    黄益彪吴俊男陆明晰
    33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PCBA)在真实世界中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3 年 9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PCBA治疗并随访≥6 月的患者 81 例,统计其基线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初级通畅时间.结果:PCBA技术成功率 98.8%,临床成功率 98.8%.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靶病变长度 2.5(1.15,4.15)cm,扩张后靶病变内径明显改善(4.35±0.82 mm vs 1.65±0.51 mm);靶病变最大内膜厚度明显缩小(0.72±0.19 mm vs 1.73±0.51 mm);肱动脉流量明显增加[813(644,959)mL/min vs 362(267,513)mL/min].靶病变3 月、6 月、12 月、24 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 90.1%、83.9%、52.8%、36.7%.自体瘘瘘体静脉靶病变及支架内靶病变 3 月、6 月、12 月、24 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 89.7%、84.5%、59.5%、42.2%及 92.9%、85.7%、56.9%、38.4%.结论:PCBA可扩张内瘘狭窄部位内径,明显改善内瘘流量,对支架内狭窄的治疗疗效同样显著.

    动静脉内瘘狭窄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初级通畅时间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郝传明张敏
    339-340页

    慢性肾脏病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心血管事件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探讨

    徐钢
    341-342页

    慢性肾脏病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安全性有效性

    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临床工作体会

    毛慧娟段俗言
    343-344页

    慢性肾脏病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疾病基因检测专家指导意见概要

    金英刘志红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方法更加多元化,检测成本逐年减低.近期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工作组发表了一项专家共识,针对如何合理利用基因检测手段协助诊断及筛查肾脏疾病,为肾脏病领域专业人员提供了综合建议.

    基因检测肾脏疾病遗传咨询检测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