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顾强

季刊

2096-3270

xbgc@mail.usts.edu.cn

0512-68087489;68092989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园林、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以及相关的交叉学科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术技革成果报告、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张鹏端赵宝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是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柱脚破坏后易于替换修复.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模型,耗能柱脚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分析了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变形能力好.耗能柱脚依靠耗能剪切板孔间短柱进入塑性耗能,剪切板孔间短柱端部为薄弱部位,加载过程中最先发生断裂;耗能柱脚耗能板孔间短柱宽度越大,耗能柱脚剪切板宽度越小、结构的跨度越大,构件的耗能能力越好,分析了柱脚耗能摇摆钢支撑结构的典型屈服机制,基于小变形假定,推导了屈服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较好,能较好地为实际工程提供依据.

    耗能柱脚剪切板滞回性能摇摆钢支撑

    GFRP-轻木夹芯结构Ⅰ/Ⅱ混合型界面剥离试验研究

    严少聪史慧媛唐柏鉴夏志远...
    9-1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工程适用性轻木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界面粘结性能及剥离破坏机制,对不同跨高比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lsa轻木(GFRP-Balsa)夹芯结构进行了单臂弯曲试验(SLB),得到了此种界面的Ⅰ/Ⅱ混合型剥离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变化规律及裂纹扩展长度曲线,计算了界面裂纹应变能释放率,验证了界面裂纹线性扩展准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裂纹发展过程中会破坏玻璃纤维面层,界面剥离后芯材表面出现玻璃纤维的分层和断裂;试件跨高比越小,界面剥离裂纹萌生所需时间越长,裂纹扩展速率越小,且剥离极限荷载也越大;发生界面剥离后,随着裂纹的持续扩展,剥离荷载呈下降趋势;剥离界面应变能释放率随裂纹扩展呈上升趋势,且随跨高比的减小而显著增加.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界面剥离应变能释放率裂纹扩展准则

    基于热点应力法的钢箱梁横隔板焊接节点疲劳性能研究

    张鹏飞祝世纪田石柱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运营活载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破坏往往体现为各板件焊缝的疲劳破坏.尤其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的焊址是疲劳裂纹最容易萌生的部位.为了研究该焊接细节的疲劳性能,以苏通大桥为工程案例,建立钢箱梁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热点应力法对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焊缝周围的热点应力进行详尽的数值模拟,在全面分析单元类型与单元尺寸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采用热点应力法与名义应力法分别预测该焊接细节的疲劳寿命,并与纵肋与顶板焊接细节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热点应力法FAT90计算结果更准确,且该焊接细节相对于其他焊接细节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热点应力试验测试疲劳寿命

    基于子结构等效刚度修正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李双江马俊玲田石柱袁晓静...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试验子结构等效刚度对结构抗震混合试验结果的影响,以结构固有频率设计为基础,并根据振动台的尺寸和承载能力要求设计两榀三层三跨的钢框架模型做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根据结构的对称特性选取框架底层1/4及1/2结构为试验子结构并利用结构变形协调原理对试验子结构边界自由度进行缩减,设计了双通道作动器协同控制加载技术对试验子结构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最后对所设计的三层钢框架模型进行混合试验,混合试验结果与振动台试验吻合较好,这表明在结构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受限于台面尺寸和承重等因素时,基于子结构等效刚度的混合试验方法可为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振动台试验抗震混合试验试验子结构等效刚度自由度缩减

    GFRP-轻木断芯梁界面剥离静力及疲劳试验

    裴涛史慧媛唐柏鉴夏志远...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程适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轻木夹芯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含界面和芯材裂纹的"断芯梁"试件;通过三点弯静力及疲劳试验研究了 GFRP-轻木夹芯结构界面剥离破坏的规律,获得了不同跨高比、应力比及荷载等级下试件的a-N曲线,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界面疲劳剥离破坏的影响;基于帕里斯理论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断芯梁试件能够获得稳定的界面裂纹扩展;疲劳试验中,界面剥离破坏出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疲劳裂纹剥离速率分别随应力比减小、荷载等级增大呈现增加趋势;以应变能释放率变程为控制参量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界面剥离过程.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界面剥离疲劳a-N曲线

    基于动力荷载试验的梁式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陈钦禹刘晨光田石柱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桥梁动力检测试验的结构性能揭示能力,寻找更为高效实用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提出了以桥梁结构车致振动响应为源数据,以连续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处理,利用信号奇异性进行桥梁损伤识别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桥梁结构在不同损伤情况下的动力响应信号的小波系数值,利用小波系数模极大值迹线进行损伤定位,并计算李氏指数进行损伤程度识别.结果表明,虽然对裂缝间距大小有一定要求,但利用跑车激振试验数据的小波变换处理,能够在不掌握桥梁精确模型信息情况下,不依赖长期监测试验即可较为准确地识别桥梁结构损伤,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桥梁车致振动损伤识别连续小波变换Lipschitz指数(李氏指数)

    圣寿寺唐代砖塔地震响应和损伤分析

    侯涛韦俊吴晓琴卢俊龙...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圣寿寺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及损伤机制,对其进行抗震保护,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以分层建模方法建立塔体结构的数值模型,计算了其动力特性.并输入El-Centro波、Taft波和兰州人工波,通过计算塔体地震反应,得到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层间位移以及层间位移角,分析了结构的地震损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塔顶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最为显著,水平层间位移角值最大,结构上部较早发生塑性变形而开裂破坏.塔底地震损伤明显,首层是结构的薄弱部位,灰缝早于块体发生开裂并逐层向上延伸.塔檐先于塔体发生受拉破坏,破坏区域自塔檐中部向四角蔓延.研究结果为圣寿寺塔的抗震能力评估提供依据,为其抗震保护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砖石古塔提供参考.

    砖石古塔有限元动力特性地震反应损伤分析

    "双碳"下多因素影响垃圾发电布局分析

    田永静屈攀翟宏广孙甜甜...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趋势,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垃圾焚烧产业迅速发展,垃圾焚烧量与垃圾焚烧厂数量均大幅提高;随着各省不断加快"双碳"行动,垃圾焚烧事业面临发展机遇,同时,不同地区应根据其自身情况制定政策;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长江沿线地区及东北部分地区为最适宜发展地区.本研究是基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整体现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垃圾处置和控碳需求基础上的综合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垃圾焚烧产业发展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碳达峰碳中和生活垃圾焚烧产业发展适宜区域

    居民需求视角下苏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空间布局评价与优化策略

    石欣怡王雨村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是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农贸市场,需要关注居民对农贸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实证分析苏州市居民对农贸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并据此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州市农贸市场的现状空间布局的服务覆盖率、空间可达性、分布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苏州市城区中心级农贸市场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可达性不高、空间协调性较弱,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

    居民需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评价优化策略

    基于NeRF的树木数字化重建

    顾冷曦徐鹏飞张厚江杨志慧...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有数量巨大的古树和城市大树,如何合理构建树木数字化模型,是评估树木抗风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鉴于风向的多变性,需要基于该模型能够从任意角度获得树木树冠的各项数据.由于激光雷达价格高昂、专业性强,不便于大规模推广,采用便宜、简便的手机拍摄树木图像.鉴于传统的图像三维重建技术不适合树木这样结构复杂、高反射率、多孔的物体,采用NeRF(神经辐射场)技术,利用体素进行模型体渲染,对树木进行三维数字化重建,为从任意角度获得树木图像和树冠参数打下基础.同时,采用NeRF的instant-ngp加速算法,分析研究了背景、光照条件、图像数量等因素对建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NeRF的树木数字化重建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三维重建的空洞、变形等问题,是一种可行的树木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方法.

    树木数字化模型三维重建NeRF(神经辐射场)instant-ngp加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