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析疑

    吴佳琳王诗琪李鑫史惠媚...
    415-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曾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既言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为何治法有大异?所以,《温热论》所论述的营卫气血与《伤寒论》本就不同。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逐步完善的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温热论》的卫气营血是温热病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层次概念。《伤寒论》中的营卫是指外邪客表的病理变化,气血则是外邪入里的不同病理层次,六经病在传变过程中,营与卫、气与血的病理变化是不可分割的。《温热论》与《伤寒论》对营卫气血概念认识本就存在差异,因而才会出现辨证立法的不同。

    营卫气血伤寒温病

    《内经》"风入脏腑致失眠"病机理论考略

    马作峰周家满吴汉镇
    417-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风邪地位弱化、内风理论产生、中风概念的演变、风邪致病的表证化等因素的影响,《内经》"风入脏腑致失眠"病机理论,目前在学术界普遍被忽视。但两千多年来,该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的理论指导。古代贤哲在实践中创立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从风论治失眠的治法方药,如扶正疏风安神法、补益肝胆祛风法、辛温散寒疏风法,滋阴降火息风法等,表明该病机理论具有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恢复其应有的学术地位。

    《内经》风入脏腑,失眠病机

    基于经筋理论从推桥弓疗法论治甲状腺结节

    姚川齐凤军甘水咏左新河...
    419-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结节为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在治疗上多以理气、化痰、消瘀为治疗原则。颈部经筋分布广泛,通过探讨颈部经筋与甲状腺的生理解剖关系,发现颈部经筋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有着密切联系。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探讨应用推桥弓疗法干预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推桥弓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理论依据。

    甲状腺结节经筋理论推桥弓疗法

    黄龙汤的药用历史考证及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探讨

    郑依玲David G.Y.Wang马俊李皓翔...
    42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龙汤由人粪制作而成,古代多有应用。笔者通过查阅古今记载的本草医籍及文献,对黄龙汤的首载古籍、药用历史进行考证。结果显示,黄龙汤入药首载于《华佗神方》,为性味苦寒且无毒之物,入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清痰,消食积,降阴火的功效,其中尤善清热解毒,适用于中毒,湿热或热毒炽盛之证等,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推广使用。

    黄龙汤金汁药用历史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太赫兹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迟爽吕琴刘晓亭于游...
    425-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Tera Hertz,THz)波作为一种电磁波[1],频率介于0。1~10THz,波长为30μm~3mm,具有低能性、高敏感度、高穿透性等主要优势,可加深认识生命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本科学问题,不仅广泛应用于大气与环境监测、数据通讯与传输,还能实时进行生物信息提取以及医学诊断等。显然,这一技术亦能拓展到中医学领域,是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交叉前沿领域。因此,为了明确目前THz在中医学领域作用,全文主要从THz波的生物效应机理及其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来分析。总结:它可以鉴别中药质量,是探究中医基础理论以及经穴生物物理基础的有力工具。当然,这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科学问题,如太赫兹波的吸收率和折射系数对水极为敏感,且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等,若能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THz可能就会成为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对中医学发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太赫兹波中医学研究现状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

    仲思潼吕晓琳朱瑾怡杨成妍...
    429-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针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病及预防保健中,已经成为独特的治疗体系,然而,国际医学界对针灸疗效的认可度仍然存在争议,如何客观、科学探讨针灸治疗量化与标准化是近几年针灸领域中的研究焦点。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能显示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变化为中医针灸学提供清晰客观的临床信息和可视化依据,亦可反映针灸治疗与中枢系统之间的联系以证实针灸治疗学具有科学性,为推动针灸现代化研究进展作出巨大贡献。文章通过整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反映针灸治疗效应、针刺手法量学、针灸治病效应机制3个方面以总结其应用优势,探索出提高针灸疗效的新目标与新方法。

    针灸治疗磁共振成像技术预防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舌诊客观化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陈前任健张云桐王敏...
    43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是防治胃癌的关键阶段,寻找其简便、无创的早期诊断筛查方法尤为重要。中医舌诊在判断疾病性质、病程进展、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预后转归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舌象特征规律进行客观化、智能化归纳分析,同时探讨了计算机智能信息技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展望未来,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舌诊客观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智能诊断

    钙离子胁迫对菘蓝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吴依琳马洪娜何清扬檀龙颜...
    43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解析钙离子胁迫对菘蓝叶片生长的影响,以菘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钙离子胁迫对叶片的影响。方法 以蛭石为基质,在上口直径为7 cm的小花盆中培养菘蓝种子,浇施霍格兰德营养液,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3600μmol/(m2·s)、相对湿度为75%。当长出6片叶时,用含不同钙离子浓度(0、200、400 mmol/L)的霍格兰德营养液处理菘蓝植株,观察光合特性及其他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与对照相比,Ca2+处理下菘蓝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显著降低,含水量逐渐下降;总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甜菜碱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水分利用率(WUE)、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 表明钙离子胁迫能明显抑制菘蓝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对叶片产生渗透胁迫。菘蓝叶片可能通过合成渗透保护物质、调节渗透压,通过抗氧化酶系统清除活性氧。

    菘蓝叶片钙离子胁迫渗透胁迫

    土壤处理对连作党参土壤酶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邱黛玉宋世杰
    44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党参连作障碍的高效缓解措施。方法 克克宝和菌益多对连作党参土壤进行处理,测定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克克宝+菌益多联用处理的连作党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均为最高,并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克克宝+菌益多联用相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能更有效地缓解党参连作障碍。

    党参连作土壤处理土壤酶活性生长

    不同复配叶面肥对北柴胡品质的影响

    张迪顾旭鹏张韶珂程爱国...
    445-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提升北柴胡品质的叶面肥配方,探讨北柴胡中柴胡皂苷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分布规律,为北柴胡科学施肥及合理采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用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和黄腐酸钾三种肥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应用HPLC测定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Origin 2017、SPSS 25。0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当叶面肥配方为磷酸二氢钾50 g/亩+微量元素水溶肥15 g/亩+黄腐酸钾13 g/亩时,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出现大幅度提升;各处理组皂苷类成分基本上在10月15日达到峰值,因此北柴胡最佳采收期在10月15日前后;韧皮部中5种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远高于木质部,随着时间推移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干重占比逐渐趋向于1∶1。结论 不同复配叶面肥能够明显提升北柴胡品质及产量,喷施叶面肥是改善中药材品质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为北柴胡合理水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北柴胡叶面肥正交设计HPLC柴胡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