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树中教授"四关三通"理论之脐部诊断学术经验撷要

    孙浩李文元宋帅周悦...
    2250-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树中教授认为脐为人体四关之一,是元气汇聚之所,脏腑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脐关不通则百病丛生,通过诊察脐形、脐位、脐色、脐温、压痛及动气等可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并提出五个脐周"高氏奇穴"("脐胃""脐心""脐肝""脐肺""脐肾")以通"脐关"而调脏腑,以期对针灸临床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高树中四关三通脐部诊断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医大师严世芸中医学理研究

    齐卓操朱华贺陈滢吴苏婉...
    2253-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挖掘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道""术"融合的学术理论传承,抽取严教授的临证诊治经验与哲学思想、中医学术理念、中医思维、思辨等信息资料,提炼严教授中医学理构成要素,为传承严教授的中医学理与临床辨治学术思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严教授及其弟子进行访谈而获得访谈资料,以该资料、相关文献及著作与严教授诊治心血管疾病的医案为研究样本,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对严教授的中医学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与分析,凝练学术精髓,挖掘理论构架与规律,获得学术传承要点。结果 对严教授访谈资料及文献、专著、医案资料进行分析,获得初始编码1152个,形成7个副范畴,归纳严教授的中医学理包括变易思想、中和思想、三才思想、意象思维4个范畴。其理论核心范畴以"中和思想"为中心,形成"敢于超越"意识主线,融入"坚守、责任、担当"内涵,建立中医临床经典学术自信。结论 从"道"与"术"两层次加以分析,就中医哲学思想而言,研究严教授中医学理构成要素,有利于更好地阐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充实了中医药文化哲学基础研究内容,以期为道术传承及中医临床提供指导。

    扎根理论道术结合中医学理中国传统哲学中医药文化

    国医大师周信有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探析

    牛媛媛汪龙德胥文娟李正菊...
    2257-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表现。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立足患者症状、体质、时令等方面,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关系密切,即"脾肾亏虚为本,火伤血络为标",创新性提出"治热、调气、祛瘀、补虚"等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诊疗思路,形成"育阴消斑饮、养正消斑饮"等验方以指导临床,获效良佳。基于此,该文旨在探讨国医大师周信有在论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的学术经验,以期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方法借鉴和新思路。

    国医大师周信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名医经验

    彭培初妙用角药治疗泌尿系统疾患经验探析

    徐新宇彭煜邵轶群刘治...
    2259-2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彭培初诊治泌尿系统疾病经验丰富,常能从非常之角度探知疾病病机,并妙施角药论治,形成了防风、防己、麻黄从"风"治疗输尿管结石,知母、黄柏、肉桂从"相火"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川乌、葫芦巴、荔枝核从"寒疝"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龙骨、牡蛎、白芍从"肝风内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以及附子、肉桂、大黄温肾散结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特色,收获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凸显了其宝贵的临证精粹。

    尿路结石前列腺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彭培初

    国医大师凃晋文从整体观辨治梅杰综合征的经验

    杨杰丁砚兵郑锦豪范哲怀...
    2262-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医大师涂晋文从整体观辨治梅杰综合征经验进行总结。凃教授认为梅杰综合征属于本虚标实证,病机以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外邪、饮食、情绪、虚劳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风邪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扶正祛邪是其主要治则,以健脾益气、平肝熄风、祛风活血、安神定志为主要治法,临床效果显著,以期为中医诊疗梅杰综合征提供参考。

    梅杰综合征国医大师凃晋文胞轮振跳筋惕肉瞤

    "双碳"目标背景下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困境及完善策略

    吴颖雄茅宁莹王大壮
    2265-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我国尚未构建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单项法律制度,在循环经济法律框架下,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亟待解决。因此,基于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在阐述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药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激励制度以及某些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准入等方面存在的法律困境,进而提出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单项法律制度属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中药生产者延伸责任主体、建全中药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优先考虑中药绿色产品以及建立中药废弃物用作饲料原料的准入机制等建议,以期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促进中药资源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碳达峰碳中和法律制度

    浅析《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贡献

    秦华珍陈卓尔蒙宏杰江芳静...
    2269-2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贡献,为加快广西道地药材体系建设进程、加速现代中药产业转型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本草纲目》收载的广西的"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其贡献。结果《本草纲目》共收载"桂十味"7种,广西区域特色药材23种。其贡献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对收载的广西特产药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2)分清了药材名称和品种;(3)阐明了药材的道地产区与品质优劣;(4)对药材进行了更合理的分类;(5)纠正了广西道地药材与特色药材的部分错误认识;(6)对药物的功用进行区别,有利于临床鉴别用药;(7)载方众多,极大的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8)详述药物作用机理,推动了临床中药学科的发展;(9)增加新药,丰富了中药学宝库;(10)内容丰富,反映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结论《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其开展研究,对传播《本草纲目》的精华和广西特产药材的研究与开发均有积极作用。

    本草纲目"桂十味"广西区域特色药材贡献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电针对脊髓横断损伤后脊髓修复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展立芬曾学究梁柔筠丁强盛...
    2273-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损伤区域神经功能及病理形态的影响,采用转录组学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观察电针发挥疗效与损伤脊髓修复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 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第十胸髓节段完全横断法制备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电针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和大椎",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12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区病理形态;RNA-Seq技术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免疫荧光、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的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膀胱功能下降、BMS评分降低(P<0。05);损伤脊髓组织HE染色示结构疏松,出现空洞,明显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伴有细胞核固缩现象;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组尿动力学检测指标均改善、BMS评分上升(P<0。05),HE染色示炎性细胞浸润表现改善,核固缩情况稍有好转;脊髓组织转录组学发现模型组与假手术间共筛选出差异基因1660个,其中上调基因1314个,下调基因346个;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共筛选出差异基因967个,其中上调基因171个,下调基因796个;利用Venn分析得到373个共表达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电针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基因类型主要为胶原激活过程、胶原代谢过程、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生物过程变化等,KEGG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富集差异基因数目较多和差异显著性较高的通路为细胞与细胞基质之间黏附聚集、PI3K-Akt信号通路等。Rho是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粘附重要物质之一,RhoA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II主要在神经系统中表达,接下来就RhoA、RockⅡ的表达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论 电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大鼠膀胱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和ROCKII基因的表达,抑制受损脊髓的进一步损伤,具有促进脊髓修复的趋势和作用。

    神经源性膀胱脊髓修复差异基因转录组学

    电针预处理对小鼠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铁死亡的影响

    张斌森张笑佳秦晓宇陈天任...
    2279-2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小鼠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及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组)、铁抑素-1组(Fer-1组)、电针组(EA组),每组24只。分组后使用Morris水迷宫系统对所有小鼠进行定位航行认知训练。采用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建立POCD模型。Fer-1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铁抑素-1 5mg/kg。EA组在进行右侧胫骨骨折手术前4d及术中选取小鼠"百会""大椎"进行电针刺激,疏密波2/15Hz,1mA,30min/次,1次/d,连续5d。术后3d、7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采用CCK-8法评估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转铁蛋白受体1(TFR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3d、7d小鼠组别与时间对小鼠术前认知功能训练逃避潜伏期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训练时间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显著(P时间<0。05),组别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不显著(P组间>0。05)。术后3d、7d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结果显示,Mod组逃避潜伏期高于Sham组、Fer-1组、EA组,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低于Sham组、Fer-1组、EA组(P<0。05),Fer-1组、EA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Sham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各组小鼠游泳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低于Sham组、Fer-1组、EA组(P<0。05),Fer-1组与EA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组海马ROS、Fe2+含量高于Sham组、Fer-1组、EA组(P<0。05),Fer-1组与EA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组海马GSH、GPX4低于Sham组、Fer-1组、EA组(P<0。05),Fer-1 组与 EA 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 组 TFR1、SLC7A11 低于 Sham 组、EA 组、Fer-1 组,Fer-1 组及 EA 组 TFR1、SLC7A11 低于 Sham 组;Mod 组 ACSL4 高于 Sham 组、Fer-1 组、EA 组,Fer-1 组及 EA 组 ACSL4 高于Sham组(P<0。05);Fer-1组与EA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元铁死亡可能是POCD发生的重要病因机制;电针能够改善POC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发挥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神经元细胞铁死亡途径有关。

    电针预处理认知功能障碍铁死亡百会大椎

    针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大鼠IL-17A、IL-6与Th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之间的影响

    周丹妮齐凤军姚川徐昌健...
    2283-2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大鼠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gammat,RORγt)之间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硒酵母组和针刺组,每组8只。建立HT模型,硒酵母和针刺干预4周后,进行血清TPOAb和TGAb浓度计算;称量并计算甲状腺脏器指数;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7A和IL-6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7/CD4+T细胞比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测定RORγt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硒酵母组及针刺组甲状腺脏器指数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高于空白组(P<0。05);硒酵母组及针刺组甲状腺脏器指数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硒酵母组及针刺组IL-17A、IL-6、Th17/CD4+T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硒酵母组及针刺组 IL-17A、IL-6、Th17/CD4+T 细胞比例和 RORγt mRNA 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 IL-17A、IL-6、Th17/CD4+T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低于硒酵母组(P<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下调血清IL-17A、IL-6、Th17细胞水平及抑制RORγt表达来有效改善HT大鼠甲状腺炎症浸润程度。

    针刺桥本氏甲状腺炎IL-6IL-17ATh17RORγ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