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吕美立

季刊

1672-3848

szgymyxb@126.com

0512-66503163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大道苏州国际教育园致能大道189号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Art &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州传统工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朱琴金晏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常州传统工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以"体系完善、活态传承、资源转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建设理念为引领,通过实施全方位一体化平台建设规划及机制、构建平台发展生态体系、活态传承教育体系构建与育人质量提升、数字化赋能平台资源活化、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提升、实施高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拓宽传播推广渠道等实践路径,形成了平台建设的特色示范效应和可推广模式.

    职业教育常州传统工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路径

    AIGC技术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和挑战

    赵慧蓉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AIGC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自动化生成,极大地丰富了设计创作的多样性和效率.在平面设计、三维建模与渲染、动画与视频生成等多个艺术设计领域,AIGC技术已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还促进了设计手法的创新.然而,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传统设计理念、设计师的专业认知及人机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AIGC技术对艺术设计行业未来趋势的影响,指出其将加速设计流程、拓宽设计边界.文章还讨论了AIGC技术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机遇,强调了跨学科融合、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AIGC艺术设计设计创新机遇和挑战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证融通现状及对策

    邱春来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推行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自2019年运行开始至今已有五年有余,"1+X"证书制度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业输送适合人才的效率明显提升,然而在实施期间一些问题也日积月累浮出水面,例如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1+X"证书制度已经跟不上企业用人需求的迭代速度,原本课程和"1+X"证书的内容匹配度也存在细节上的差异,虽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突破50%,师资队伍与课证融通要求的不匹配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将从上述三个角度展开讨论,通过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1+X"证书实施过程的观察和积累,探讨"1+X"证书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为"1+X"证书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X"证书制度艺术设计专业课证融通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耿蕊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X"产品创意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特点,结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证书制度下高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应考虑产品艺术专业特色,将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相结合,完善课程群建设,制定岗位技能课程包.融入证书知识点,引入行业最新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同时,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学徒制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并完善评价体系,以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产品艺术设计人才.

    "1+X"证书产品艺术设计课程建设

    中国版画艺术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宗立成王娜娜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版画和近百年历史的新兴版画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梳理中国版画研究现状,采用知识图谱的形式对国内版画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知网数据库数据为样本,应用CiteSpace构建和分析国内版画研究知识图谱,对国内版画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近年来,学界围绕版画研究成果显著,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版画及版画艺术内涵、版画研究范式与创作方法、中国版画语境建设等方面,中国版画的语境建设是中国版画发展的基本态势.

    版画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中国版画

    性别观念与镜像叙事——以亨特《觉醒的良知》为例

    徐伟烽张琳娜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在其为数不多的现代道德题材作品《觉醒的良知》中,塑造了一位受到启示走向精神皈依、得到道德救赎的堕落女性.在这个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与艺术都热衷的主题中,亨特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别意识形态,并将其与凡·艾克的叙事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系列现代视觉符号,通过听觉到视觉的感官转换,女子挣脱枷锁实现了自我救赎走向精神觉醒.同时,镜子这一现代性的物质实体,补充了画面叙事,更是作为通往作品内在性的入口,成为沟通物质与精神的媒介,使观者直观地见识了皈依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出独特的现代镜像叙事意象.

    威廉·霍尔曼·亨特性别观念维多利亚时代镜像叙事镜子

    "权利"亦是"束缚"——明宣宗《石荔鼠图》考释

    刘海潭王也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宣宗朱瞻基曾作《石荔鼠图》赐予太监吴诚.鼠在中国古代有多子多孙之意,赐给太监的画里却有鼠存在,有悖常理.且此画中鼠还被束以金索,鼠所啃食的荔枝也被极度夸张,这是否是明宣宗有意而为之?通过分析明宣宗现存的画作风格,探究古籍中有关太监吴诚记载的真伪,以及对画面中鼠、金索、鼠与荔枝的意象的组合解析,来探讨此图与宋代毛益《鼠》图及宋徽宗《写生小幅》之间的关联.从解读中可以发现,被夸大化的荔枝形象彰显了鼠身份的珍贵,金索锁鼠象征着权利的赋予亦是权利的束缚.宣宗赐吴诚此画,说明了恩赐艺术品是帝王笼络臣子的政治手段,这既是对臣子的一种奖赏也是一种鞭策.

    明宣宗吴诚金索荔枝

    "移情论"视角下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中的"自我"表现

    冯利源高精苑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泛神论思想和人与自然统一思想观念的影响,"移情论"产生并发展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并形成以"自我观"和"心理学"为基础的美学理论.象征是移情发展的起点,"以物类人"是移情发生的关键,而风景画既是自然的投射,又是创作者自我的投射.依据移情论中的"自我观",再结合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和朗格作品中象征"自我"的自然之物,对画家们的"自我"精神寓意进行分析,以此尝试论证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中关于"自我"的表现.

    移情论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自我象征

    中国古代人偶的"入神孔"

    吴莹莹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人偶通过"入神孔"被注入灵力.入神孔可以追溯至唐前,在两宋时期通过佛教流传至日本、高丽,并对本土民间宗教人偶的制作和崇拜产生影响.同时,佛像的装脏艺术也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因素,"绢制五脏"便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入神孔多见于金属和木雕神像,形状和大小各异,其中以方形居多;位置分布多样,主要在偶像背部,亦见于头部和底座,有兼顾艺术美感的考虑;数量多为1-3个,既有功能性的真实空间,也有象征性的虚拟表达;装脏区域不固定,头、颈、胸、腹、腿部皆有可能;装脏物品大同小异,基本观念均出自中国传统哲学和佛教神学,亦带有供养人祈福色彩.

    人偶入神孔意旨绢制五脏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刍议

    张适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无数手工艺人的智慧结晶,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厘清传统工艺美术实用性、工艺性、传承性、创新性、象征性的特征,分析其传承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及原因,探究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对策,不仅对工艺美术本身,对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转化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