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的降噪原理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程浩韩秉烨杨希轩张双焱...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减轻路面噪声带来的危害,并推动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其降噪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机理,明确了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的降噪原理.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凭借其优异的阻尼特性和高效的吸声减振能力,展现出显著的降噪效果.其次,分析了影响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降噪效果的多种因素,其中橡胶颗粒的粒径和掺量、聚氨酯用量以及混合料的空隙率及空隙尺寸是影响其综合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粒径和掺量、聚氨酯用量,以及增大空隙率和减小空隙尺寸可有效提升混合料的降噪效果.接着,对现有的路面噪声测试方法进行了归纳,为未来研发更加符合交通实际情况的噪声测试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总结了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的实际工程应用研究.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试验方面,缺乏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因此尽快将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应用于实际道路上尤为重要.

    道路工程降噪技术原理综述聚氨酯多孔弹性路面

    考虑跨江交通需求的绕城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研究

    王星宇成子龙朱全军郭湘...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众多城市跨江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而绕城高速利用不足的情况,以长沙为例,探讨了绕城高速免费对跨江交通出行的影响.首先,对长沙市内跨湘江通道进行交通调查,发现猴子石大桥和湘府路大桥早、晚高峰均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Greenberg模型对猴子石大桥和湘府路大桥的交通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构建了相应的交通流模型.接着,根据高速公路门架数据,发现晚高峰时段长沙绕城高速车辆中67.2%是市内出行,过境交通仅占0.8%,且以中小型客货车为主,实施免费通行政策的基础较好,而对早高峰的分析有类似发现.最后,假设实行绕城高速免费政策,针对猴子石大桥和湘府路大桥向绕城高速分别分流5%、10%和15%交通量的情况,分析发现猴子石大桥和湘府路大桥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而长沙绕城高速运行依然通畅.

    城市交通跨江交通绕城高速Greenberg模型免费通行政策

    基于低密度浮动车数据的在建工地园区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

    潘新昊刘轶鹏郭鑫铭王建柱...
    19-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统筹车辆路径规划方法与求解算法,对道路长度、由浮动车技术获得的车辆坐标等数据进行耦合分析,建立了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克服了需要依靠高密度浮动车技术才能进行有效计算的痛点问题,并针对经典车辆路径规划算法的缺陷,对Dijkstra算法的搜索方式和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信息素更新等环节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优化后的Dijkstra-ACO算法,依托模拟路网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依托实际在建工地园区路网实例验证了该车辆路径规划模型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车辆路径规划在建工地园区Dijkstra-ACO算法低密度浮动车数据

    公路建设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研究

    施庆利高艳艳王新乔敏...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搭建了公路建设期碳排放分析框架,提出了公路建设期各阶段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利用碳排放强度和敏感度系数识别和分析了重点碳排放及降碳阶段.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建设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大,占比达85.03%,而施工建造阶段和材料运输阶段占比分别为10.09%和4.88%;各阶段主要碳排放来自路基工程、交叉工程和桥梁涵洞工程;各阶段主要碳排放源分别为水泥、自卸汽车、土石方工程机械;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强度最大,且在碳排放强度减少20%后敏感度系数最高,为0.170,表明材料生产阶段对公路建设期碳排放影响最大,应着重加强材料生产阶段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通过结合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量化和重点碳排放阶段识别方法,为提升公路建设项目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方法支撑.

    公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强度敏感性分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赵霞高源赵莉唐嘉立...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高速公路交通流畅度对经济效率与民众生活至关重要,故在复杂多变的高速公路网中,快速精准预测交通流量成为实时交通管理的核心前提.然而,由于短时交通流具有非线性和随机变化的特点,交通流量的准确预测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构建了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旨在提高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该模型基于XGBoost算法的强大学习能力和优秀的泛化性能,通过对历史交通流量数据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捕捉交通流的复杂模式和规律.为了检验XGBoost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用江西永武高速公路某路段ETC门架数据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并将结果与传统的ARIMA、BP、GBDT、Prophet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预测模型,XGBoost模型在短时交通流量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这将为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帮助其优化交通流,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智能交通短时交通流量预测XGBoostETC卡口高速公路

    基于多种物探方法的公路下伏采空区病害识别与分析

    方志江龚文剑张仰鹏焦晓东...
    37-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巴马—凭祥高速公路途经众多矿区,煤矿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会导致道路出现裂缝或塌陷,因此精准探测采空区的位置是保证施工安全与行车安全的前提.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波散射法对某疑似采空区进行了综合探测,并采用钻孔法对物探异常点进行验证,以此比较3种物探方法的全面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测区内共发现4处物探异常点,但经钻孔法验证后发现只有3处病害,其中1处钻孔未发现病害,这可能是物探结果出现误差,也可能是"一孔之见"造成的不准确;单一的物探方法会造成探测缺陷,应综合使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波散射法进行探测分析,并采用钻孔法验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钻探结果,在该研究选择的特定仪器参数前提下,高密度电法与地震波散射法的探测准确性高于地质雷达法,可为后续相似工程的物探研究提供指导.

    采空区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地震波散射法

    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后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付利敏杨梦柔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事业的发展,有效落实青海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关要求,深入分析了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青海省地域特征,提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应用构建的公路路面养护后评估指标体系对青海省某国道养护工程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较高.青海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后评估体系对提升青海省公路养护和施工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为国内其他地区公路养护后评估体系研究提供借鉴.

    公路路面养护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城市道路机非分隔缓冲区设置方式研究

    肖书影郭明洋王景泽张渤昊...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北京市常见机非分隔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当机非分隔宽度较小时,宜采用缓冲区进行分隔,并对不同车道宽度、电动自行车占比等因素对速度、加速度、跟车距离以及延误等骑行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交通量一定时,速度、加速度、跟车距离、延误均随着非机动车道宽度的增加以一定规律变化,但在非机动车道宽度满足需求后逐渐趋于稳定.根据实例给出缓冲区标线的施划方式、结合隔离设施的设置要求,以及不同非机动车道剩余宽度的分隔方式建议,为实体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城市道路机非分隔方式缓冲区隔离设施

    模糊数学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

    陈江涛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模糊数学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通过引入模糊数学处理模糊信息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以提高方案比选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介绍了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指标体系的构建,详细阐述了模糊数学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糊数学方法的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决策者全面、客观地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此外,还总结了模糊数学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其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不断提升模糊数学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模糊数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因素评价权重

    湿热环境下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性能劣化试验研究

    罗宇晨刘宇航梁思明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为道床板和支撑层之间的界面,其在运营期间不可避免会受到湿热环境的劣化作用.准确评估层间界面的劣化规律,对保障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安全运营以及优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加速试验研究不同湿热环境下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层间界面的性能劣化情况,重点分析了劣化时间与温度对复合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剪切强度和层间界面劣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层间界面的劣化深度与劣化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温度越高,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层间界面的劣化速率越快;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的劣化时间越长,其劈裂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均越小;温度升高会加剧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劈裂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的衰减,且温度对劈裂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的劣化作用随着劣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的相对强度与层间界面劣化深度满足线性递减关系.

    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湿热环境劣化规律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