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场道面冷拌环氧沥青研发及性能研究

    李朝飞胡皓琳彭智鑫李东海...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新材料的开发为提高机场道面使用性能提供了思路,其中环氧沥青近年来被逐步开发研究,其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目前环氧沥青混合料多采用高温拌和,难以满足机场道面工程的不停航施工和环保性要求,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从冷拌环氧沥青的制备原理出发,基于对固化时间、力学性能、变形能力和容留时间等影响因素的探究,确定了冷拌环氧沥青各组分的种类和配比,自主研发了一种拉伸强度为2.78 MPa、断裂伸长率为58.61%的新型冷拌环氧沥青材料,并对使用该冷拌环氧沥青制成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该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变形能力以及水稳定性都较好,均满足机场道面使用要求,可以在机场道面修补工程中推广应用.

    机场道面冷拌环氧沥青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闫博华潘慧敏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改变矿渣、粉煤灰的掺量和组合方式以及水胶比,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硬化浆体水化产物的化学组成分析探讨了矿物掺合料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和增大水胶比均会使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大,当单掺Ⅰ级粉煤灰掺量超过40%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长速度极快;在总掺量一致的前提下,复掺矿物掺合料组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要优于单掺粉煤灰组的混凝土;矿渣和粉煤灰的不同组合方式中,S105矿渣+Ⅰ级粉煤灰组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大;各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水胶比>单掺Ⅰ级粉煤灰掺量>复掺S95矿渣+Ⅰ级粉煤灰总量>矿物掺合料组合方式;XRD分析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Ca(OH)2的衍射峰高度逐渐降低,说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消耗了大量的Ca(OH)2,从而逐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抗碳化性能灰色关联影响程度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流态固化土的力学性能与固化机理

    孟宪鹍张帅许文若皮振宇...
    14-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浚工程产生的大量淤泥含水率高且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使用固化剂固化淤泥制备流态固化土是资源化利用淤泥的有效方法.目前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固化淤泥存在强度低、能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而矿渣硫铝酸盐水泥(Slag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G-CSA)是一种低碳高强的新型胶凝材料,在固化淤泥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采用G-CSA制备流态固化土并设置OPC流态固化土对照组,研究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igh Belite Sulfoaluminate Cement,HB-CSA)熟料对G-CSA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水化产物与孔结构表征,进而深入分析G-CSA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G-CSA流态固化土的强度随着HB-CSA熟料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掺量为10%时G-CSA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OPC流态固化土的2.35倍和2.06倍;G-CSA中的柱状AFt形成了骨架结构,C-S-H凝胶则将土颗粒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填充G-CSA流态固化土内部孔隙;适量的HB-CSA熟料能够减小G-CSA流态固化土的孔隙率,细化孔隙结构,进而提升其力学性能.

    矿渣硫铝酸盐水泥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水化产物与孔结构固化机理

    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对粉煤灰-矿渣地聚物性能的影响

    李新宇彭金财段立伟王武...
    21-2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聚物是一种有望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降低土木工程行业碳排放的新型绿色环保胶凝材料.然而,粉煤灰-矿渣地聚物存在流动性差、干燥收缩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复掺减水剂和溶胶型纳米SiO2对粉煤灰-矿渣地聚物工作性能、干燥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粉煤灰-矿渣质量比为7∶3的体系,与未掺加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的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相比,当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掺量分别为0.2%和1.0%时,粉煤灰-矿渣地聚物流动度从176 mm增大至198mm,27d干燥收缩降低了 31.2%,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52.2%、24.5%、32.3%;溶胶型纳米SiO2和减水剂复掺增加了参与反应的活性硅源,形成了更多的N-A-S-H和C-(A)-S-H凝胶产物,使得硬化后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该研究可为粉煤灰-矿渣地聚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地聚物纳米SiO2减水剂干燥收缩抗压强度

    基于中法标准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余春陈志荣
    27-3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比中、法两国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评价体系的异同,分别对2种体系下典型混合料(AC-13和BBSG-14)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采用FLEX 20改性沥青配制上述2种沥青混合料,并以中国标准体系下的马歇尔试件性能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法国标准体系下的复数模量试验、车辙变形率试验、多列士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FLEX 20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AC-13的动稳定度是BBSG-14的6倍;AC-13的弯曲强度仅为BBSG-14的66%;在水稳定性方面,2种沥青混合料相差较小,但中国的评价方法更加严格.中、法两国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相关性,试验结果对于推进中、法两国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FLEX20改性沥青车辙变形率多列士试验

    新型土体固化剂加固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桂林袁志刚张建鹏李德猛...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土体固化剂由水泥、矿渣、钢渣、石膏和外加剂等为原材料生产而成,通过室内配合比强度试验和现场取浆强度试验研究新型土体固化剂加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苏州市某在建地铁车站工程场地内典型土层为例,探讨了不同土质、新型土体固化剂掺量以及养护龄期对加固土强度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线性分析,得到了加固土强度与新型土体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成正相关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新型土体固化剂加固土的实际效果,在工程现场进行搅拌桩试桩并对桩体浆液取样试验,通过分析表明现场取浆强度试验结果与室内配合比强度试验结果较为一致.相关结论可为新型土体固化剂的使用提供借鉴.

    新型土体固化剂加固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配合比强度试验现场取浆强度试验

    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不同养护环境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研究

    陈圣甜梁文广闫宏锦张彦忠...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省宁德市连城路(疏港路—学院路段)道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养护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均相同时,试验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小于标养箱;在同一水泥掺量下,试验箱和标养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与养护龄期成正相关,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但其强度增长幅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养护龄期下,不同养护条件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长,且试验箱和标养箱中试样的强度差值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逐渐加快.

    水泥土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养护条件水泥掺量养护龄期

    基于改进YOLOv4的公路路面信息识别算法研究

    古丽妮尕尔·阿卜来提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路面信息的获取和识别是构建智慧公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的公路路面信息检测算法存在的耗时费力、识别精度差与端对端应用难以实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算法.为增强模型泛化能力,以IoU值度量边界框与先验框的距离,形成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路面遗撒与病害数据集进行锚框聚类;为提升网络特征描述能力,在特征增强网络PANNet的最后3个分支上分别添加兼具通道与空间注意力机制的轻量化CBAM模块,保证了模块在现有网络架构中做到即插即用;为节约参数与计算力,对稀疏训练后的模型进行通道剪枝,针对道路检测任务对于小目标物体的高识别精度要求进行模型剪枝率的迭代优化,进一步实现公路路面信息识别算法的端对端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4网络模型的mAP@0.5较原网络模型提升了 0.78%,mAP@0.75较原网络模型提升了 1.06%,FPS达到了 34.85帧/s,检测效果满足自动识别的性能要求;0.4的剪枝率得到的剪枝模型综合性能较好,在保证模型的mAP@0.5达到98.3%的条件下,储存空间较原模型降低了 47.6%,GFLOPs较原模型降低了 34.0%,参数总数较原模型降低了 51.4%,FPS较原模型提升了 6.3%,计算复杂度和占用内存都显著降低.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智慧公路的路网感知能力体系建设,实现对公路路面信息的高效精准采集.

    智慧公路公路路面信息YOLOv4k-means聚类算法注意力模块通道剪枝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中市政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研究及应用

    邓广辉陈海斌王杰聪林俊勇...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信息模型(CIM)的建立对于城市现代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作为项目建设的龙头,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市政交通行业数字化发展面临标准不一、软件支撑不足等诸多困难,大型枢纽机场配套市政交通工程相较于传统市政交通工程更为复杂,因其模型复杂性及模型工程量辅助计量的要求,任意BIM软件平台均无法独立实现正向设计.针对复杂的市政交通工程,研究提出了一种多专业软件协同的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并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陆侧市政交通系统工程中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实现了市政交通全专业模型一体化、轻量化交付及BIM模型工程量辅助计量应用.相关结论可为类似市政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智慧城市市政交通工程大型枢纽机场BIM正向设计

    注浆加固黄土冲沟虚填段路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贾静静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不良路基加固工程为例,在分析其路基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水泥-黄土浆液注浆加固与灰土挤密桩法进行了病害综合处理,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病害处理技术参数,分析了注浆加固后路基的变形及稳定性,并通过长期监测评价路基注浆加固后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土体的极限荷载为358kPa,变形模量为25.38 MPa;路基表面沉降最大值为84.6 mm,坡脚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13 mm,坡脚沉降最大值为12.56 mm,路基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为1.746;路基表面累计沉降最大值为65 mm,差异沉降最大值为12 mm,均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路基病害的预防与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路基注浆加固虚填段变形稳定性病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