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充电概率的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

    叶湘罗瑛李洁
    68-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战略的引导下,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给区域内电网的配置以及充电站的运营带来了挑战.为更准确地预测区域内电动汽车在不同时刻的充电负荷,提高现有研究的精细度,首先分析了上海市某一区域内电动汽车用户的出行行为和充电行为数据,考虑用户在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充电概率,然后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区域的电动汽车日均行驶里程高出私人乘用车37.5 km;不同电池型号的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量差异较大;该区域内充电负荷存在明显的"三峰"现象,分别出现在7:00、14:00和22:00.最后,针对区域内公共充电站的供需情况,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目标,提出了优化区域电网配置、提高充电站利用率的针对性建议.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能丰富区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研究结果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

    电动汽车出行行为充电行为充电负荷蒙特卡洛方法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马悦帆高俊锋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道路工程养护材料,因其优异的粘结性和路用性能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针对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开发及其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已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基于此,梳理对比了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及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研究现状及其制备方法,阐述分析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调查总结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奠定了基础.

    水性环氧树脂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乳化沥青混合料道路养护工程

    城市隧道照明灯具优化布置研究

    彭建军
    81-8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城市隧道照明设计为例,采用DIALux软件建立了隧道中间段照明模型,分析比较了 LED陶瓷隧道照明灯具和LED反射式隧道照明灯具在不同安装角度时城市隧道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总功率和安装高度相同的条件下,LED陶瓷隧道照明灯具的路面平均亮度高于LED反射式隧道照明灯具;LED陶瓷隧道照明灯具的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在安装角度5~60 °范围内低于LED反射式隧道照明灯具;LED陶瓷隧道照明灯具的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在安装角度大于5 °时高于LED反射式隧道照明灯具;LED陶瓷隧道照明灯具最佳安装角度为20 °,LED反射式隧道照明灯具最佳安装角度为0 °.相关结论可为类似城市隧道照明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隧道照明灯具优化布置安装角度

    隧道洞内外智能交通协同管控应用探究

    李白玉
    87-9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北京市石门路节点处发生严重交通拥堵时,路口排队车辆会蔓延至隧道洞口,大大增加隧道洞内外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因此,以交通流量采集作为检测手段,以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作为控制策略,信息通过传输、分析、反馈,利用信号控制机实现隧道外洞口交通信号灯合理配时,同时在隧道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屏上及时显示并预警路况等信息.最终实现交通流的有效诱导以及隧道洞内外的智能交通协同管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实践路径.

    隧道洞内外智能交通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协同管控

    装配式桥梁预制梁生产与安装智能规划系统研究与应用

    叶锦华赵欣王利伟
    93-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装配式桥梁预制梁的生产与安装规划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人工编制的规划容易出错,从而影响工期,且行业内尚无成熟工具支持.因此,通过对装配式桥梁预制梁生产与安装进度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供求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并将人工经验用逻辑的方式进行表达,为预制梁生产与安装规划建立算法,开发成预制梁生产与安装智能规划系统.该系统可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快速进行预制梁生产和安装规划,并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实现预制梁在生产、存储和安装过程中的智能化管控.

    装配式桥梁智能化智能规划预制梁场智能建造

    桥梁拱肋钢-混过渡段拉杆张拉顺序对局部力学状态影响研究

    王锋蒲广宁袁阳光谢陶冶...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桥梁拱肋钢-混过渡段拉杆张拉顺序对局部力学状态的影响,进而获取最优的拉杆张拉顺序,以某飞燕式钢箱系杆拱桥钢-混过渡段为依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长短杆、长短边、内外圈张拉顺序对钢-混过渡段拉杆轴力、混凝土预压效果和承压板等效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短杆后长杆、先长边后短边、先内圈后外圈的总体张拉顺序,可以改善拉杆轴力的均匀性以及提升钢-混过渡段混凝土的预压效果.相关结论可为类似拉杆张拉顺序研究提供参考.

    桥梁钢-混过渡段拉杆张拉顺序局部力学状态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

    秦晓辉徐超华韦家刚乐巧丽...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土石混合体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导致土石混合体斜坡的稳定性难以预测.为此,基于49个土石混合体斜坡实例样本,选择含石率、基覆面倾角、坡高和坡角4个数据特征作为输入参数,将斜坡稳定性系数作为预测对象,采用Boosting、Bagging、Stacking 3种集成学习算法将各个基学习器的预测结果合并后输入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了斜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且对比分析了 3种算法模型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在3种算法模型中,Boosting算法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最高;在通过果蝇优化算法优化后,3种算法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得到显著提升,而Boosting算法模型仍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FOA-Boosting的R2值接近1.

    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集成学习算法预测模型预测精度

    暗挖隧道穿越杂填土地层数值模拟研究

    武玉波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安市地铁8号线某标段暗挖隧道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暗挖隧道穿越杂填土地层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围岩应力和变形、衬砌结构应力和变形以及地表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应力呈层状分布,埋深越大应力越大,在隧道洞径约1倍范围内区域为隧道开挖扰动区;暗挖隧道开挖时,围岩影响范围和变形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衬砌结构两侧壁以及拱顶有应力集中和扩散现象,表现为压应力和拉应力.隧道侧壁水平变形最大,竖向变形拱顶表现为沉降,拱底表现为隆起;隧道中轴线处地表水平变形为零,呈中心对称分布;隧道中轴线处地表竖向变形最大,呈轴对称分布.相关结论可为类似暗挖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暗挖隧道杂填土地层数值模拟应力变形

    单双股水射流冲击破除混凝土效果对比研究

    李响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股水射流联合破碎技术是工程中有效提高水力破除混凝土效率的主要形式,然而目前关于水射流破碎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单股水射流.该研究基于光滑颗粒SPH流体力学和FEM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单双股水射流冲击混凝土的数值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单双股水射流的破坏过程以及破坏坑深度、宽度、面积和应力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单股水射流能量集中适用于单点深度破坏,相比之下双股水射流能量较为分散,适用于大面积浅深度的表层破坏;在相同能量下,单股水射流的能量密度比双股水射流集中,单股水射流的冲击深度效率比双股水射流提升了 20.99%,双股水射流的冲击宽度效率比单股水射流提升了 32.2%;从面积方面来看,双股水射流的冲击破坏效率比单股水射流提升了 11.1%;应力分析显示,双股水射流应力可以叠加增幅,其比单股水射流冲击混凝土产生额外的损伤破坏.该研究为水射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双股水射流混凝土SPH-FEM方法破坏效率损伤

    大型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优化与应用研究

    韩帅胡科方燃
    127-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优化多偏重于缩减构件尺寸和数量等直接成本,而忽视缩短工期带来的间接效益.以湖北省武汉市黄孝河CSO调蓄及强化处理设施深基坑项目为背景,详细阐明了从结构平面、支护体系、支撑体系和降排水等方面的优化思路,打破了传统"流程式"的设计思路,为深基坑支护创造敞开式作业条件,以便各专业施工作业,可从多维度节省工期,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市政工程深基坑设计优化节省工期桩撑支护桩锚支护降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