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市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市政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石中柱

双月刊

1009-7767

szjszzs@vip.163.com

010-68457684 68451401

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士路17号

市政技术/Journ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宣传交流工程设计、科技研究、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为主,同时兼顾技术管理方面内容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场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前期规划设计研究

    刘燕花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机场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缺乏规范的设计流程和现有研究成果不能与工程实践有效结合等问题,对机场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前期规划设计流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适用于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机场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设计流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其次,提出了车道边理论长度计算公式,结合国内主要机场的布局形式对新建项目的车道边横向布局提出了建议;再次,基于一定的假设,在2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 3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最后,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为例,验证了上述设计流程和理论公式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机场航站楼出发层车道边前期规划设计设计流程理论长度通行能力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模型研究

    吴晓明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理预测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行状况,在交通量预测模型中加入路网可达性则有利于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简述了可达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网可达性评价模型,并将路网可达性引入传统四阶段模型,考虑了人口、经济和路网阻抗等因素;改进了传统四阶段模型的参数标定流程,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对交通分配、交通分布和交通发生吸引等阶段依次标定.为了验证模型的可实践性,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南通市域范围内的路网进行分析,按用地性质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7个交通中区,并串联路网结构,最后得出规划路网的远期交通量,为计划建设的城市道路提供了数据支撑.该模型考虑了诱增交通量,使得未来路网的运行状况更加明晰.该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道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道路快速路交通量预测模型可达性诱增交通量

    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技术

    余诚
    175-180,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方城市季节特征,研究了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摊铺施工技术,并结合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基于环境气温特征、沥青混合料材料特性等,对低温环境下路面施工各环节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低温环境下路面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内容包括:人员组织、材料准备、机械施工、检查井加固、路缘石质量控制、环境保护措施、温度监测和验收保障工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材料温度监测、施工完成后路面各项指标检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温度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进场温度、摊铺温度和压实温度,即使是在环境温度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也保障了施工温度;验收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保障了低温环境下路面的施工质量.该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路面施工,可以有效保障路面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沥青路面施工低温环境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路面温度质量控制

    聚氨酯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范钟亓单浩睿王子晗吕欣芃...
    181-18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混合料桥面铺装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路用性能,有望解决传统沥青类钢桥面铺装材料在钢桥严苛使用环境下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但目前对与之相匹配的防水粘结层材料的研究还很少.因此,针对2种防水粘结层材料(聚氨酯、环氧树脂)进行剪切疲劳试验,以分析温度和应力对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70 ℃的温度区间内,2种防水粘结层的剪切疲劳寿命均呈现缓慢—快速—缓慢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应力比和温度下,聚氨酯防水粘结层的剪切疲劳寿命是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的1.02~1.40倍,表明聚氨酯防水粘结层抗剪切破坏能力更强,更适宜作为聚氨酯钢桥面铺装结构的防水粘结层.在不同温度下,2种防水粘结层的剪切疲劳寿命均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而下降,且中温区(10~25℃)和高温区(50~70 ℃)剪切疲劳寿命对应力作用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低温区(-10~0℃).

    聚氨酯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寿命

    BIM技术在城市高架桥建设中的综合应用

    王利伟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淄博市城市快速路网建设一期项目——原山大道为例,探索了 BIM技术在城市高架桥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并在项目前期运用BIM技术辅助完成了施工场地部署与便道规划,施工过程中又在深化设计、碰撞检查、施工仿真预演等方面,有效解决了工程重点技术难题;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预制梁管理系统对预制梁制造、存储、吊装全过程开展了智慧化管控,达到了自动排产的目的,提高了预制梁的施工效率;另外,采用路桥数字化协同管理BIM平台,实现了质量、安全与进度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城市桥梁BIM技术智慧建造精细化管理

    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钢锚箱优化设计

    陈富强
    194-200,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杆拱桥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受力合理、用材经济、施工方便、造型优美等优点.其中,钢桁架系杆拱桥跨越能力大,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索梁锚固结构是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的关键部位.为研究钢锚箱结构的受力性能,以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大桥为工程背景,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包含锚箱结构的系梁节段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吊点隔板与锚箱底板连接处受力最不利.通过调整吊点隔板与锚箱底板连接处的构造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吊点隔板受力的最佳构造尺寸,据此优化了设计方案,相关研究和设计成果可为今后同类型钢锚箱的研究分析及设计提供借鉴.

    大跨度系杆拱桥钢锚箱有限元分析参数优化

    站城一体化工程内涝风险分析与防治策略

    王帅王兵席广朋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城一体化工程是城市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融合,其打造了紧密联系市民日常生活的高效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但在实现资源聚合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集中出现的频率与等级,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多发,导致了内涝灾害的频发,对于站城一体化空间以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运营造成了较大威胁和影响.因此,通过对内涝风险的分析,总结了站城一体化构成的风险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提出了内涝防治的工程技术措施,同时借助建立内涝预警和监控系统的智慧化手段,提高了站城一体化工程内涝防控的安全水平.

    站城一体化内涝风险模拟风险评估防治

    南昌市艾溪湖隧道消防及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杨开峰
    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各消防系统组合方案特点以及国内外已通车运营的水下隧道消防配置现状,结合城市交通隧道设计案例,得出城市二类水下隧道车行道区域内消防系统采用灭火器+消火栓系统+泡沫-水喷雾灭火系统方案,并阐述了南昌市艾溪湖隧道消防及排水系统设计参数.针对隧道消防及排水实际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城市二类水下隧道车行道区域内消防系统的推荐配置方案、消火栓箱设置间距确定以及隧道排水原则与要求,可为类似水下隧道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城市水下隧道消防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泡沫-水喷雾灭火系统

    基于多尺度滤波的隧道衬砌监测数据噪声滤除研究

    郝涵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隧道衬砌监测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同时还会存在各种类型的噪声,如环境噪声、传感器噪声或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噪声等,这些噪声会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滤波的隧道衬砌监测数据噪声滤除方法,即:利用数据迭代器得到离散化的雷达探测环境参数,建立噪声在衬砌状态图像中的密度函数,再结合密度函数设定隧道衬砌监测门限;然后在一定频域内采集隧道衬砌监测数据;结合K-sigma阈值与多尺度滤波算法,确定衬砌监测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最后设计自适应滤波过程,实现隧道衬砌监测数据的噪声滤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衬砌监测数据的信噪比提高到46 dB以上,更好地提升了衬砌监测数据噪声滤除的效果.

    隧道衬砌多尺度滤波噪声滤除监测门限K-sigma阈值

    基于逐层互信息对抗自编码器的城市供热管网故障检测

    刘自鹏李灵刘述李磊...
    220-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集体供热管网属于市政工程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与城市经济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供热管网进行准确实时的状态监测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状态监测领域,如对抗自编码器(adversarial auto-encoder,AAE).然而,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AAE模型训练过程中样本与特征表示之间的互信息存在衰减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该网络模型的故障检测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逐层互信息对抗自编码器(layer-by-layer mutual in-formation adversarial auto-encoder,LM-AAE)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显性引入低维特征空间与前面每一层神经网络的互信息,以最大化正常输入样本与特征表示之间的相关性,有效克服了 AAE模型训练过程中的互信息衰减问题.最后,将LM-AAE模型、VAE模型和传统AAE模型分别用于连续搅拌釜式加热器实验,结果表明LM-AAE模型在保证较小故障漏报率的同时具有最小的故障误报率.证明了引入逐层互信息策略可以使模型在故障检测任务中更具优越性.

    供热管网故障检测无监督学习对抗自编码器逐层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