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徐建荣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66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EGs)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臂指数(ABI)和足趾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I和足趾皮肤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丹参前列地尔注射液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的预防调查分析

    李圣芝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管理,告知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及重要性.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制的量表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足部护理行为及足部症状进行评分,用“糖尿病足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定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3~9个月,统计两组糖尿病足发病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足部护理行为及足部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足部护理行为及足部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管理、足部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控制水平管理、足部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生糖尿病足2例,发生率为3.64%;对照组发生糖尿病足8例,发生率为14.55%.干预组糖尿病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水平,改善足部症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

    健康教育糖尿病足自我管理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高琳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的临床预防情况和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抽签法进行护理分组,即对照组(40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0例)予以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统计对比两组的糖尿病足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29.00%)明显低于对照组(49.25%),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9.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8.6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联合足部护理行为干预,其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概率,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足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足部护理临床效果

    探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雅文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方法,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Wagner分级变化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3.3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足护理可有效提升疗效,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糖尿病足护理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糖尿病足药灸足部护理护理效果

    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的护理效果

    王琳瑞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接受清创术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清创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清创术后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QO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更好地进行足部护理,值得推广.

    老年患者糖尿病足清创术延续护理

    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吴慧娟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中药组(n=30)、高压氧组(n=30)及联合组(n=30).中药组给予中药足浴治疗,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45 d.高压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联合组给予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法同以上两组.对比三组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肌电图评价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6%,高于中药组(73.33%)、高压氧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中药组、高压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高压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管内径、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流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血管内径、血流量较中药组、高压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流速较中药组、高压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高压氧组血管内径、血流量、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治疗,可有效改善双下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

    中药足浴高压氧糖尿病足

    66例下肢足部烧烫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与效果

    耿红艳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足部烧烫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其实施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治的下肢足部烧烫伤患者6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9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7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下肢足部烧烫伤患者来说,采用急诊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足部烧烫伤急诊护理措施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韩丽丽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所发挥的预防作用.方法 以88例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便利抽样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n=44)和参考组(n=44),为所有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和对比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例,总发生率为2.27%,参考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例,总发生率为15.91%,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减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临床护理路径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

    低浓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赵斌王平张世龙郭海燕...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浓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与单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的观察对象,对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一组为采取单纯硬膜外麻醉的参照组,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一组为采取低浓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联合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2-12月间),每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有效率、麻醉药总用量、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麻醉药总用量(9.97±0.16)mg少于参照组(15.13±2.55)mg,阻滞完善时间(6.37±3.12)分,以及麻醉起效时间(5.97±0.62)分均短于参照组[(17.91±5.45)分、(14.13±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采取低密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用量、所得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低密度腰麻硬膜外麻醉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效果

    精细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韩伟丽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筛选47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为对照组,筛选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47例为精细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精细组使用精细化护理进行干预.分析精细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精细组患儿的皮疹消失用时与体温恢复用时以及住院天数都少于对照组,且精细组患儿心肌炎、脑炎脑膜炎以及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小儿手足口病精细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