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乔杰

月刊

2096-2916

randc_journal@163.com

021-64438169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140号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生委的第一本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内的基础及应用成果、研究动态和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同时展开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殖医学和计划生育科研、避孕药具研制、遗传优生和生殖生物学、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国内外科技、医务人员和广大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谭季春李蓉...
    1215-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变迁,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正面临日益增多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育龄人群防范不孕(育)症影响因素的临床实践指南.为推动我国育龄人群健康生育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发起,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疗卫生保健部门、开展不孕不育临床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医务工作者、教学和科研人员、社区卫生工作者、全科医生和育龄人群提供科学且实用的指导.本指南的应用将有助于改善育龄人群的生育能力、降低不孕不育的患病率,并为不孕不育的一级预防和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不孕不育育龄人群临床实践指南

    高尿酸血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

    章婷郝好英徐偲越贾楠...
    1235-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后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3 959例PCOS患者的资料.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尿酸值>357 μmol/L)组(1 126例)和正常尿酸(尿酸值≤357 μmol/L)组(2 8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影响临床结局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从而明确高尿酸血症对PCOS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年龄、不孕年限、基础睾酮、不孕类型及无可利用胚胎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组的体质量指数[(25.15±3.75)kg/m2]、空腹血糖[(4.99±0.80)mmol/L]和空腹胰岛素[17.19(11.78,25.30)mU/L]均高于正常尿酸组[(23.60±3.64)kg/m2,P<0.001;(4.88±0.81)mmol/L,P<0.001;12.40(8.59,17.86)mU/L,P<0.001],而其基础黄体生成素[7.62(4.68,11.18)U/L]、抗苗勒管激素[7.62(5.34,10.73)μg/L]均低于正常尿酸组[7.88(4.98,11.91)U/L,P=0.024;7.95(5.49,11.73)μg/L,P<0.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体质量指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可移植胚胎数是每移植周期活产率的影响因素(OR=1.02,95%CI:1.00~1.04,P=0.044;OR=0.95,95%CI:0.92~0.97,P<0.001;OR=0.97,95%CI:0.95~0.99,P=0.006);空腹血糖、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可移植胚胎数是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因素(OR=1.14,95%CI:1.01~1.29,P=0.036;OR=0.92,95%CI:0.87~0.97,P=0.002;OR=0.70,95%CI:0.66~0.75,P<0.001);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PCOS患者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和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没有显著降低(OR=0.93,95%CI:0.72~1.19,P=0.548;OR=1.18,95%CI:0.87~1.60,P=0.300).结论 高尿酸血症对PCOS患者IVF-ET助孕后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及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没有影响.

    尿酸受精,体外胚胎移植多囊卵巢综合征活产率累积活产率

    不改变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研究

    杨子萱王洋陈立雪杨硕...
    1242-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不改变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是否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助孕结局产生不利影响.方法 采用双向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RIF患者的首次FET周期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不改变宫腔形态的肌壁间肌瘤[2011年国际妇产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型的3~6型],分为病例组(肌瘤患者,n=457)和对照组(非肌瘤患者,n=1 693),同时,通过SPSS27.0对两组的年龄、内膜厚度、周期类型、移植胚胎发育天数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设定卡钳值为0.1,匹配后对照组共857例,比较匹配前后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率、早期流产率等助孕结局.此后,在病例组患者中根据肌瘤的个数、大小、位置等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研究肌瘤特征对FET助孕结局的影响.结果 在RIF患者FET周期中,病例组患者与匹配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hCG 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肌瘤患者中,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为≥2 cm,<4 cm与较低的临床妊娠率(OR=0.441,95%CI:0.218~0.891,调整OR=0.408,P=0.022)及hCG阳性率(OR=0.374,95%CI:0.185~0.757,调整OR=0.337,P=0.006)有关.结论 FIGO分型的3~6型肌壁间肌瘤不影响RIF患者的解冻移植结局,同时,肌瘤的个数和位置也对助孕结局无影响;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小的肌壁间肌瘤而言,直径在2~4 cm间的肌瘤可能对胚胎着床存在潜在不利影响.

    妊娠结局子宫肌瘤反复种植失败

    体脂率对不孕症女性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

    李文静管一春于爽苏卓伦...
    1250-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脂率对进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新鲜周期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就诊的20~45岁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体脂率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肥胖组(体脂率<35%)800例和肥胖组(体脂率≥35%)74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促排卵结局及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①肥胖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85(24.22,28.04)kg/m2]、基础睾酮[0.80(0.45,1.12)nmol/L]、甘油三酯[1.29(1.03,1.59)mmol/L]、血清总胆固醇[4.55(4.29,4.8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2.90,3.40)mmol/L]、空腹葡萄糖[5.40(5.10,5.75)mmol/L]、空腹胰岛素[12.99(9.01,18.31)mU/L]、胰岛素抵抗指数[3.09(2.14,4.50)]、窦卵泡计数[16.00(11.00,22.00)]、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占比[9.4%(70/742)]均高于非肥胖组[21.94(20.32,23.51)kg/m2,P<0.001;0.69(0.43,0.98)nmol/L,P<0.001;1.00(0.79,1.21)mmol/L,P<0.001;4.42(4.19,4.66)mmol/L,P<0.001;2.91(2.67,3.15)mmol/L,P<0.001;5.22(5.00,5.45)mmol/L,P<0.001;11.30(8.33,14.82)mU/L,P<0.001;2.61(1.86,3.48),P<0.001;14.00(10.00,20.00),P<0.001;4.8%(38/800),P<0.001];肥胖组基础卵泡刺激素[6.58(5.64,7.73)U/L]、基础雌二醇[133.01(102.35,171.56)pmol/L]、基础黄体生成素[4.80(3.62,6.53)U/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1.17,1.39)mmol/L]均低于非肥胖组[6.91(5.86,8.33)U/L,P<0.001;145.52(105.23,187.95)pmol/L,P=0.001;5.16(3.82,6.94)U/L,P=0.022;1.45(1.36,1.55)mmol/L,P<0.001].②肥胖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起始剂量[187.50(150.00,225.00)U]、Gn使用总量[2 481.25(1 856.25,3 225.00)U]均高于非肥胖组[225.00(175.00,250.00)U,P<0.001;2 925.00(2 250.00,3 675.00)U,P<0.00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血雌二醇水平[8 984.00(6 087.75,11 978.25)pmol/L]、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水平[1.23(0.87,1.79)U/L]、囊胚形成率[55.56%(33.33%,75.00%)]均低于非肥胖组[9 378.50(6 528.50,12 624.50)pmol/L,P=0.016;1.37(0.94,2.01)U/L,P=0.001;60.00%(37.86%,80.00%),P=0.014].③两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持续妊娠率[41.5%(308/742)]低于非肥胖组[47.6%(381/800),P=0.016].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脂率不是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⑤BMI和体脂率预测获得临床妊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509与0.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差值=0.009,95%CI:-0.010~0.028,P=0.376).BMI和体脂率预测获得活产的AUC分别为 0.501与 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差值=0.012,95%CI:-0.007~0.030,P=0.221).结论 高体脂率可增加Gn使用总量,降低囊胚形成率及持续妊娠率.

    胚胎移植不孕症体脂率助孕结局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芳乐舒?)6.5年的三期随访研究

    卜志勤胡琳莉张松英吕杰强...
    1258-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芳乐舒®)三期临床研究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指标.方法 对芳乐舒®中国三期临床研究(NCT03506243/CTR20150341,2015年5月15日至2016年6月27日)进行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本研究分为芳乐舒®组和果纳芬®组,按照年龄分为20~30岁、31~35岁和36~39岁三个亚组.对患者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移植胚胎数、每获胚活产数、每获卵活产数、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的活产率、新生儿表征(双胎妊娠率、体质量、性别、出生缺陷率)等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共44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芳乐舒®组336例,果纳芬®组110例,随访时间为6.5年.芳乐舒®组和果纳芬®组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亚组两组间累积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6~39岁亚组中芳乐舒®组累积妊娠率[60.0%(12/20)]、累积活产率[55.0%(11/20)]相比于果纳芬®组[28.6%(2/7),14.3%(1/7)]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芳乐舒®组和果纳芬®组的双胎妊娠率、每获胚活产数、每获卵活产数、新生儿性别、新生儿体质量、出生缺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芳乐舒®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果纳芬®相似.相比于果纳芬®,芳乐舒®在高龄人群中的累积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控制性超促排卵累积活产率重组人促卵泡激素高龄

    氯化锂对雄性小鼠睾酮生成障碍的影响及槲皮素保护作用的体内外研究

    王立宏万梅凌曦曹佳...
    1265-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作用,探讨槲皮素对睾酮生成障碍保护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25只4~5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5组,分别为对照组、LiCl染毒组[38.4 mg/(kg·d)LiCl+玉米油,记为 LiCl 组]、槲皮素对照组[50 mg/(kg·d)槲皮素,记为 High-Quer 组]、低剂量槲皮素联合LiCl染毒组[38.4 mg/(kg·d)LiCl+10 mg/(kg·d)槲皮素,记为Low-Quer+LiCl组]和高剂量槲皮素联合LiCl染毒组[38.4 mg/(kg·d)LiCl+50 mg/(kg·d)槲皮素,记为 High-Quer+LiCl 组].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结构,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检测精液参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超微结构.采用0 mmol/L、5 mmol/L、10 mmol/L、20 mmol/L的LiCl染毒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细胞24 h后,测定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TMRE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Image-iTTM脂质过氧化探针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分别使用Fe2+含量检测试剂盒和FerroOrange探针检测细胞内Fe2+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睾酮、孕酮和雌二醇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睾酮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iCl组小鼠精子总数[(36.78±1.81)×106]、精子浓度[(18.39±0.90)×106/mL]、精子活力[(25.70±3.32)%]和血清睾酮水平[(7.26±0.29)μg/L]均比对照组[(51.60±4.96)×106、(25.80±2.48)×106/mL、(41.47±2.83)%、(7.87±0.29)μg/L]低(P=0.002、P=0.002、P=0.001、P=0.013);LiCl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化、肿胀,睾丸组织睾酮合成关键酶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Cyp11a1)、类固醇生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StAR)和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17α-hydroxylase,Cyp17a1)、睾丸间质细胞生物标志物(3β-HSD1和17β-HSD3)和铁死亡调控蛋白(GPX4、SLC7A11和Nrf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均P<0.001),而低剂量槲皮素干预可显著改善LiCl诱导的上述损伤(精子总数:P<0.001,精子浓度:P<0.001,精子活力:P=0.015,血清睾酮:P=0.026,Cyp11a1、StAR、Cyp17a1、3β-HSD1、17β-HSD3、GPX4、SLC7A11 和 Nrf2:均 P<0.001).20 mmol/L LiCl 组 TM3 细 胞 睾 酮 水 平[(7.28±0.24)μg/L]比0 mmol/L LiCl组[(12.50±0.38)μg/L]低(P<0.001),睾酮合成关键酶Cyp11a1、StAR和Cyp17a1蛋白水平均较0 mmol/L LiCl组显著下调(均P<0.001),SOD[(2.42±0.11)U/mg]、GSH-Px活性[(1.29±0.03)mU/mg]和MMP[(57.24±1.69)%]均比0 mmol/L LiCl组[(3.11±0.09)U/mg、(1.54±0.01)mU/mg、(100.00±0)%]低(均P<0.001),脂质过氧化水平[(211.18±3.60)%]和Fe2+含量[(26.44±0.94)μmol/L]均比 0 mmol/L LiCl组[(100.00±0)%、(7.12±0.29)μmol/L]高(均P<0.001),GPX4、SLC7A1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0 mmol/L LiCl组显著下调(均P<0.001).与20 mmol/L LiCl染毒组[脂质过氧化:(194.46±3.16)%、(194.70±3.93)%;MMP:(78.74±0.52)%、(75.32±1.29)%]比较,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槲皮素均显著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181.71±3.80)%,P=0.004;(166.88±3.22)%,P<0.001],提高细胞MMP[(86.26±0.79)%,P=0.040;(81.09±1.32)%,P=0.001],并显著上调睾酮合成关键酶以及铁死亡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铁死亡保护LiCl诱导的睾丸间质细胞损伤和睾酮生成障碍.

    氯化锂槲皮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铁死亡

    不孕女性亚临床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岳英黄婷婷赵国连马婷婷...
    1277-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亚临床结核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因结核免疫学阳性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妇儿结核科进行结核活动性排查的不孕女性2 129例,对其中亚临床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亚临床结核病的不孕女性69例,占总体排查女性的3.2%.发病年龄为(31.16±4.68)岁,不孕年限为(3.81±2.58)年,94.2%(65/69)为原发性不孕.部分患者有不良孕产史,如异位妊娠、反复助孕失败、稽留流产、先兆流产.胸部CT多表现为纤维条索硬结灶、结节及结节钙化灶、胸膜粘连或少量胸腔积液、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钙化、斑片状合并条索状增殖灶.宫腔镜表现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输卵管造影多为双侧输卵管不通、梗阻、积水;结核病原学结果提示分子生物学阳性占多数,提示较低的结核菌载量.结论 不孕女性亚临床结核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胸部CT肺部病灶隐匿,常被忽视.

    不孕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亚临床结核病评估

    胚胎移植术前发现重复右肾、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1例

    田烨李芳张静夏辉...
    1281-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分析1例胚胎移植术前发现重复右肾、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拟行第3次胚胎移植,移植术前因"右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1周余开始出现阴道持续分泌物增多伴异味50 d余,门诊反复抗炎治疗无效.阴道超声检测见右附件区囊肿,后经多次妇科检查、阴道超声、泌尿系超声、全腹CT、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等检查诊断为右肾、输尿管畸形伴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复读患者输卵管切除术前影像,发现扩张的右重复输尿管被误诊为右输卵管积水.女性附件区囊肿伴持续阴道流液需考虑有无重复输尿管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可能,应注意与输卵管积水鉴别.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输尿管疾病输卵管疾病鉴别诊断

    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2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袁明圆宋宴鹏靳成娟
    1285-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异位妊娠.本文报道了2015年、2023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例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了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病例特点、临床诊疗方法,以期为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的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超声检查发病率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单侧输卵管双胎妊娠

    减重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生育力和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

    王璐瑶褚轶凡谢佳新陈佳韵...
    1292-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重和肥胖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医学社会问题.育龄期超重或肥胖女性生育力广受影响,围产期各种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减重干预被认为是改善这部分不孕女性生育结局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关于减重干预是否能有效改善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生育结局等仍在探讨中.本文拟从减重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不孕女性生育力、辅助生殖结局和围产期结局影响等多个角度探讨减重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女性的作用,旨在为减重干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减重超重肥胖生育力辅助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