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乔杰

月刊

2096-2916

randc_journal@163.com

021-64438169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140号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生委的第一本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内的基础及应用成果、研究动态和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同时展开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殖医学和计划生育科研、避孕药具研制、遗传优生和生殖生物学、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国内外科技、医务人员和广大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对IVF/ICSI助孕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影响

    李梦娜郑威杨宸任炳楠...
    628-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包括囊胚发育天数(第5天和第6天)、囊胚扩张程度(4、5、6)、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分级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绒毛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CNVs检测结果将数据分为两组: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39)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8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对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影响,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男方年龄、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女方年龄混杂因素.结果 基线数据中,异常染色体核型组男方年龄[(34.12±6.49)岁]、精子正常形态率[5.00(4.00,6.00)%]和女方年龄[33.00(30.00,37.00)岁]高于正常染色体核型组[(32.38±4.69)岁、4.00(2.00,5.00)%和31.50(29.00,34.00)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20、P=0.00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囊胚发育天数、扩张程度、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等级均没有增加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风险(均P>0.05).结论 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与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无明显相关性.

    单囊胚胚胎形态学参数内细胞团滋养外胚层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

    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性脑膜炎3例并文献复习

    杨易天张扬王磊
    635-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的3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为原发性不孕,均有输卵管阻塞病史,首发临床症状均不典型,均存在诊疗延迟,均终止妊娠.结论 对存在输卵管因素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应重视IVF-ET助孕前结核病的筛查,并建议以γ干扰素试验及胸CT作为主要筛查手段.

    受精,体外胚胎移植妊娠结核γ干扰素试验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638页

    第三代测序技术在ATR-X综合征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

    黄玲玲陈佳许定飞黄嘉膂...
    639-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第三代测序技术在染色体微重复相关ATR-X综合征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的1例生育过疑似ATR-X综合征患儿的家系为研究对象.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女方携带Xq21.1区域550 kb临床意义不明确的杂合微重复,该重复累及ATRX基因部分序列.采用第三代长读长测序技术对女方基因组序列进行检测,确定上述重复插入基因组的物理位置,明确该重复的致病性,并获得与上述微重复连锁遗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单倍型.夫妻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助孕.挑选1枚不携带致病性微重复的整倍体胚胎移植,于孕中期羊水穿刺后进行产前诊断,验证是否与PGT结果一致,跟踪随访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 第三代长读长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女方携带的Xq21.1微重复插入至基因组chrX:76804463-76804464(GRCh37/hg19),为ATRX基因内串联重复,预测可能导致ATRX蛋白正常功能受损.该家系经PGT治疗,获得27枚卵子,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后成功养成13枚囊胚.囊胚活检细胞经遗传学检测显示,2枚胚胎为不携带上述致病微重复的整倍体胚胎.冻融胚胎移植1枚正常胚胎,成功妊娠,孕17周羊水穿刺检测结果未见异常,2023年11月孕39+5周顺产娩一女活婴,体健.结论 第三代测序技术凭借其长读长的特点,对临床意义不明确微重复进行PGT检测时有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明确微重复插入基因组的位置,判断其致病性,还能够获得与目标变异连锁遗传的SNP单倍型,为后续胚胎检测做准备.

    ATR-X综合征第三代测序技术微重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于《阿托西班在试管婴儿新鲜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的更正声明

    645页

    抗苗勒管激素在IVF/ICSI女性中预测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徐诗榕王颖
    646-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员,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女性卵巢储备及卵巢反应性评估、选择合适促排卵方案以及提高临床累积活产率有着重要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总结AMH影响卵母细胞发育及卵泡闭锁的可能机制,探讨AMH在卵巢中发挥的生理作用及可能影响AMH在血清及卵泡液中浓度的因素,从而阐明AMH用于预测及改善IVF结局潜在的临床价值,重新全面评估AMH尤其是超生理剂量的AMH在女性生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及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了 AMH在女性生殖中的临床治疗作用.

    抗苗勒管激素受精,体外卵母细胞妊娠结局卵巢生理

    富血小板血浆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刘佳佳李虹维高明霞
    65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是辅助生殖领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在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分化和增殖、卵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POR患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文就PRP的来源及制备、对POR患者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PRP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在POR患者治疗过程中PRP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关注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富血小板血浆生殖技术,辅助卵巢低反应

    应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在争议与困境中前行

    徐子宁王瑶婷孙娟陈双喜...
    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我国,多数输卵管性不孕女性为了尽可能保留输卵管,会优先考虑接受保守治疗或者输卵管重建手术.为了满足这类患者的生育需求,生殖领域的临床医生就需要综合评价各种不孕危险因素,权衡利弊,探求更符合患者利益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对于输卵管的影像学评估水准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HyCoSy)作为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一线影像学技术,其价值已得到大量临床实践的肯定,但仍面临着众多争议与困境.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经验总结,为HyCoSy这项技术的前行提供观点.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输卵管通畅性输卵管性不孕

    左旋肉碱在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生物学作用

    孙理兰孙平平赵文杰马华刚...
    66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母细胞质量差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调节剂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左旋肉碱在调节女性生殖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左旋肉碱在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包括活化脂肪酸进行β-氧化来调节能量代谢、抗氧化防止氧化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等,及左旋肉碱在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左旋肉碱卵母细胞脂质代谢抗氧化凋亡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