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志明

双月刊

1007-0893

szzxyjhzz@yahoo.com.cn

0755-83228956

518035

深圳市笋岗西路市二医院中研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影响

    张思甜杨进辉盘诗芮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静脉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4 月期间在广州市正骨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20 例,依据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两组均接受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与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以静脉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疼痛情况。结果:术中1 min(T1)、术毕1 min(T2)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9 h、12 h及 24 h,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利于稳定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能够减轻应激反应,镇痛效果佳。

    股骨粗隆骨折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激反应老年人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期治疗中药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庄树铨蔡志明陈学宙卓美云...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巩固期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18例儿童AML巩固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热的特点、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以及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暂停化疗。结果:18 例患儿共进行 72 个周期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共发生42次(58。33%)阿糖胞苷药物热。伴随症状主要包括腹痛(11。11%)、呕吐(15。28%)、皮疹(5。56%)、结膜充血(2。78%)、咳嗽(1。39%)。药物热持续时间平均(37。62±20。12)h;首剂阿糖胞苷开始静滴到出现药物热时间平均(37。97±16。78)h;热退距离该周期末剂阿糖胞苷结束时间平均(45。76±14。77)h;热峰平均(39。04±0。87)℃。血常规检查CRP中位数 11。05(5。74,20。1)mg·L-1;PCT中位数 0。28(0。14,0。52)ng·L-1。4 例PCT明显升高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患儿无化疗中断。结论:儿童AML巩固期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热常见,呈自限性经过,无需中断化疗。典型的药物热无需抗菌药物治疗,在CRP、PCT明显升高时可考虑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阿糖胞苷药物热儿童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于晖亚孙燕季兆亚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 12 月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8 例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h、12 h、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 5 min、术毕、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术毕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降低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应激反应与疼痛感。

    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

    小儿腺样体切除术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效果

    王露露康佳静贾英萍邱永升...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80 例采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躁动情绪和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5 min(T3)时,观察组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h、12 h,观察组患儿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而言,在术中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稳定其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可以减轻其躁动情绪和疼痛程度,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腺样体肥大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纳布啡丙泊酚血流动力学躁动

    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法对剖宫产初产妇瘢痕恢复的影响

    段佳妍郭明慧李国芸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在初产妇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 月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 80 例初产妇,均行剖宫产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初产妇为传统间断褥式缝合术,观察组初产妇为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两组初产妇手术指标、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切口美观度及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初产妇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缝合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 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d两组初产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两组初产妇VSS各维度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初产妇V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美观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间断褥式缝合术,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法可以有效缩短剖宫产初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其术后瘢痕情况,缓解疼痛,提高切口美观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剖宫产术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传统间断褥式缝合术初产妇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赵逸枫郭一博汤有为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人冠心病(CHD)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CHD患者 13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各 65 例。氯吡格雷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相关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4(RBP-4)、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较,替格瑞洛治疗老年CHD可更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RBP-4、GDF-15、Lp-PLA2生成,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冠心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老年人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中的应用

    卢琰张静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南阳陇海医院收治的 76 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 38 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PCOS不孕症治疗的效果明显,且能下调糖脂代谢指标及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妊娠率,安全性良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

    司维拉姆联合门冬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王春青王道理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司维拉姆联合门冬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厦门市海沧医院在 2023 年 4 月至 2023 年 6 月期间的DN血液透析患者 103 例,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1 例)和观察组(52 例)。对照组行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行司维拉姆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钙磷代谢指标、微炎症状态、肾功能损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磷水平、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5(VEGF16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维拉姆联合门冬胰岛素用于DN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控制血糖,调节钙磷代谢,改善微炎症状态,减轻肾功能损伤。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司维拉姆门冬胰岛素

    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李智蕊李萍李国芸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接受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应用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前状态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妇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CD4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临床治疗剖宫产产妇时对于遏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剖宫产术气压治疗低分子肝素深静脉血栓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

    王少光夏超男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予以医学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医学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2h P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营养状态[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及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标准差、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 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FPG、2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较干预前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2002 评分、血糖标准差及MAGE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RS2002评分、血糖标准差及MAGE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老年T2DM患者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糖脂水平,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降低血糖波动水平。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