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志明

双月刊

1007-0893

szzxyjhzz@yahoo.com.cn

0755-83228956

518035

深圳市笋岗西路市二医院中研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析仲景将息法的临床意义

    沈志华左志琴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对方中药物的炮制、剂型、剂量、煎煮方法,以及药物的服法和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说明,被后世总结为仲景"将息法"。通过复习文献发现,仲景"将息法"是一种养息、修养、护理调理的方法,也是疾病治疗的开始和停止,以及因人因病个性化治疗、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仲景"将息法"内容包括药物制备、服药方法和养息调护等方面。临床运用"将息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作用、顾护胃气,并防治疾病传变。因此,仲景"将息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将息法临床意义疗效张仲景

    加味芪黄饮改善糖尿病肾病的PTEN/PI3K/Akt/mTOR通路机制研究

    吴立友毛凯凤谢丹丹王玉洁...
    4-8,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芪黄饮通过PTEN/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SD)大鼠利用高脂饲料饲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加味芪黄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氯沙坦组。各 10 只。根据临床用量换算,设定加味芪黄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生药含量:200、400、800 mg·kg-1·d-1],空白组及模型组予 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8 周后取材,检测DN大鼠 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水平(BUN),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PTEN、PI3K、Akt和mTOR等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4 h 尿蛋白、SCr、BUN水平显著升高(P<0。0001);加味芪黄饮干预后肾功能指标相比于模型组有所降低(P<0。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模型组PTEN表达降低,PI3K、Akt、mTOR表达升高(P<0。01);加味芪黄饮干预后,PTEN表达量上升,PI3K、Akt及mTOR表达量下降,相比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芪黄饮高剂量组与氯沙坦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PTEN/PI3K/Akt/mTOR通路延缓DN发展。

    糖尿病肾病加味芪黄饮PTEN/PI3K/Akt/mTOR

    精准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嘉嘉文永海钟潇羽庞金海...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中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玉林市中医医院 2023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轻度至中度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采用精准(PRP)联合中药烫熨治疗)与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联合中药烫熨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条件允许下,采取精准(PRP)联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膝骨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中药烫熨

    FeNO50+CaNO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激素治疗的应用价值

    刘茜张敏武莉莉
    13-18,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流速为 50 mL·s-1 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50)+肺泡呼出气一氧化氮(CaNO)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62例。根据入院时FeNO50、CaNO水平分为4组(Ⅰ组:FeNO50<25 ppb,CaNO≤5 ppb;Ⅱ组:FeNO50≥25 ppb,CaNO≤5 ppb;Ⅲ组:FeNO50<25 ppb,CaNO>5 ppb;Ⅳ组:FeNO50≥25 ppb,CaNO>5 ppb)。对所有患者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别记录入院时及出院时的FeNO50 水平、CaNO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FeNO50、CaNO三者关系,比较 4 组间FEV1、CAT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值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eNO50、CaNO、EOS对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及平素症状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提示入院时EOS与FeNO50 呈正相关(r=0。521,P<0。05);经过治疗,EOS改善值与FeNO50 改善值呈正相关(r=0。472,P<0。05)。经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 组间FEV1 改善值、CAT评分改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Ⅳ组患者较其他三组FEV1 改善值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Ⅳ组患者较其他两组CAT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未观察到EOS、FeNO50、CaNO对AECOPD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显著改善有明显预测价值。结论:FeNO50+CaNO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FeNO50 与CaNO均升高的患者经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更明显,而CANO升高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更明显,但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出气一氧化氮肺泡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TP患者应用IL-11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梁靓李变锋程苗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TP)患者应用白细胞介素(IL)-11 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 年 8 月至2023 年 8 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50 例TP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纳入 75 例。常规组给予应用IL-11 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比较血小板计数达标时间;治疗14 d,观察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治疗 3 d、7 d、14 d时,联合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109·L-1 时间、≥70×109·L-1 时间、≥100×109·L-1 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 14 d时,联合组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1 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素注射液治疗TP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达标时间,且联合方案安全性可靠。

    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芳香按摩联合脐针对焦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临床疗效观察

    王上上王欢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芳香按摩联合脐针对焦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8例焦虑性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有 3 例患者脱落,最终完成对照组43 例、观察组42 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艾司唑仑,观察组患者采用芳香按摩联合脐针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和中医证候积分作为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不良事件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DA与 5-HT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主症、次症和总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5。71%,高于对照组的 74。42%,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按摩联合脐针治疗焦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在临床应用上有效可靠,安全性和传统药物相当,能够改善睡眠状况和心理状态,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血清情绪相关神经递质有关。

    焦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芳香按摩八卦脐针

    流体测压法监测肠道压力在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杨春艳范晶丽冯英璞许健...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流体测压法监测肠道压力在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2 年6 月至 2023 年 5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神经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流体测压组,各 45 例。常规组采用测腹围,听肠鸣音的方式评估患者肠道功能,流体测压组采用流体测压法监测肠道压力及肠道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喂养达标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营养指标及疾病严重状态。结果:流体测压组患者调整肠内营养时间、肠内营养喂养达标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第 5 天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体测压组患者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低于干预前,且流体测压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APACHE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应用流体测压法监测肠道压力,可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有效降低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

    神经重症肠内营养流体测压法肠道压力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产前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黎文雅孙波赵卫华叶家秀...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036例孕妇,所有孕妇均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对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筛查阳性的孕妇进一步行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裂隙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技术结合膜反向斑点杂交(RBD)技术],同时对全部 1036 例孕妇进行NGS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了解地中海贫血基因在深圳地区孕妇群体中的携带情况,比较不同筛查模式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筛查效果及NGS的额外检出情况。结果:(1)所入组的孕妇群体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总体携带率为 8。98%,其中α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7。05%,β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 1。54%,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携带率为 0。39%。人群中共检出 15 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别,包括 1 例基因型为Hb Phnom Penh(HBA1:c。354_355insATC)的α地中海贫血和 2 例基因型为-50(G>A)的β地中海贫血。(2)不同血液学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模式中,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联合筛查的灵敏度最高,但仍存在至少12。50%的漏诊率,且同时产生大量假阳性。(3)在本研究人群中,NGS与传统三级筛查结果完全一致,并且相比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可额外检出 3 例非常见型别和 4 例意义不明的罕见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结论:NGS一次性筛查在产前阶段可显著降低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漏诊率,并可额外检出罕见型别和未知基因变异。

    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高通量测序孕妇

    固本清肺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李锦帅李敏芳曾梓苑王韬...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固本清肺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断为疫病(正气亏虚,湿热毒邪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试验研究,纳入 2023年1月20日至 2024年1月15日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 100 例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肺炎、中医诊断为疫病(正气亏虚,湿热毒邪证)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清肺方治疗5 d。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检验指标。结果:100例患者经固本清肺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后住院时间为8(7,11)d,未出现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痰量、呼吸困难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对于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肺炎且中医诊断为疫病(正气亏虚,湿热毒邪证)的患者,固本清肺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验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病毒性肺炎固本清肺方疫病湿热毒邪证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高春玲乔永红曹金凤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 96 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炎症指标、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高于对照组的 8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活性氧(ROS)中均低于治疗前,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OS低于对照组,T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AK、STAT3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AK、STAT3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麝香保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