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
探索

苏伟

双月刊

1007-5194

023-68593010

400041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探索/Journal Prob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探索》杂志是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双月刊)。《探索》杂志主要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大胆研究、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求实、求新、求深,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探索》杂志始终坚持以理论学术质量为本,不断追求内容的高品质和外在形式的高品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继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国共产党类”、“政治理论类”、“经济理论类”中文核心期刊后,2004年又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政治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探索》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探索》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荣获“百种重点期刊奖”。《探索》还连续两届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十佳)期刊”。《探索》现任主编为苏伟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带头人),副主编为王骏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韧性城市建设:不确定性风险下"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转型方向

    杨嵘均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必要之举.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在住房、交通、垃圾处理、社会冲突、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乃至社会个体和群体心理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和危机.为此,"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需要进行适合人类时空变化发展的重构与转型,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方式来建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背景下韧性城市治理范式,其重中之重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融通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挖掘城市治理的内部韧性以发挥共治优势、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并动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措施,构建适应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新理念,形成"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在充分考虑和评估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然、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加快韧性城市建设.

    韧性城市建设"技治主义"治理范式不确定性复杂性脆弱性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城市社区设置的困境生成与优化路径

    彭庆军
    13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以基本单元调整回应社会治理复杂性,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重要路径.传统的大社区论、次社区论与"扩""缩"并进论囿于社区规模的"扩""缩"争论,忽视了社区优化调整所面临的法律限制、治理风险、结构压力、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困境.此类困境的产生,一是因为社区的本质属性是"社",先天具有规模上限,而社区作为"区",又有行政属性,必然具有规模下限;二是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社"的建设不仅慢于"区"的建设,且二者建设标准难统一,偏好不一致;三是源于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中社区自身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因此,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城市社区的合理设置需要以基层党组织规模为基础,将社区设置融入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之中,并尽量使新建社区与居民小区规模保持一致.通过政治单元、产权单元与治理单元相统一,实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社区社区设置基本单元社会治理现代化

    应用强度:技术治理效率悖论的一种新解释——基于B市"12345"热线的实践分析

    安永军
    14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一定能带来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既有的技术限度、技术缺陷、制度供给和应用边界的视角未能充分解释这一效率悖论问题,通过对B市"12345"热线的实践分析,提出应用强度的新解释视角.基层治理可以分为基层政府自主进行的"一阶治理"和上级政府转办基层政府进行的"二阶治理"两个层次,"12345"热线是"二阶治理"的一种实现形式.在常规应用强度下,"12345"热线主要回应"一阶治理"的溢出事务,在基层治理中发挥补充功能;而在高强度应用下,"12345"热线大幅提升了"二阶治理"的回应性,使其吸纳了大量的群众诉求,产生了对"一阶治理"的替代效应,进而导致基层治理的效率损耗,具体表现为高治理成本与事务细碎性的矛盾以及治理压力加大与治理重心上移的悖论.从技术治理应用强度的视角可以发现,通过技术治理增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进而强化基层政府回应性的治理路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行政管理与基层政府治理自主性之间建立平衡.

    基层治理技术治理治理效率"12345"热线政府回应性

    自媒体视阈下国家形象的个性化建构

    张爱军
    16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密不可分.目前存在着国家形象建构重整体轻部分、重宏观轻微观、重主流媒体轻自媒体的倾向,影响国家形象立体、多维、鲜活层面的塑造.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不同结构层次形塑了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国家形象.自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个性化方面尤为突出.自媒体大致可划分为政治类自媒体、经济类自媒体、社会类自媒体、娱乐类自媒体等,不同类型的自媒体从各异的视角建构着"他者"和"自我"的个性化国家形象.自媒体国家形象的建构以情感为核心动力,建构方式具有内环闭合特征,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既具有积极功能也具有消极功能.打破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时的内环闭合,要强化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设方面的积极功能,弱化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消极功能.为此,要依托自媒体擘画建构民主、开放、包容、亲民的国家形象战略图景,同时要通过加强对自媒体的法治建设、行政治理建设、媒介体系建设等路径逐步实现国家形象建构的战略图景.

    自媒体媒体类型国家形象形象建构建构特征

    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

    穆鹏程高福进
    17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英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英雄,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英雄观.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化阶段.新时代,赓续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地位,宣示党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彰显党开拓创新的政党品格,提升党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梳理和概括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推进关于英雄的工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英雄观革命英雄主义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