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
探索

苏伟

双月刊

1007-5194

023-68593010

400041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探索/Journal Prob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探索》杂志是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双月刊)。《探索》杂志主要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大胆研究、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求实、求新、求深,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探索》杂志始终坚持以理论学术质量为本,不断追求内容的高品质和外在形式的高品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继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国共产党类”、“政治理论类”、“经济理论类”中文核心期刊后,2004年又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政治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探索》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探索》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荣获“百种重点期刊奖”。《探索》还连续两届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十佳)期刊”。《探索》现任主编为苏伟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带头人),副主编为王骏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

    张永刚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因循结构性矛盾与世界历史交往的双重动力逻辑,呈现为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发展、地域文明与民族文明向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双重必然趋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是在"两个大局"交叠的历史关键期,开启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空间与实践样态,生成了一条独特的文明跃迁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定向,发展"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观;立足传统文化发展路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于世界历史的文明趋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路径,有利于增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主动,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赓续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质与中国叙事

    吴凯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内涵特质中国叙事国际传播

    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然":基于"历史—理论—现实"的解释

    亓光刘娇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主是包括价值、制度、行为于一体的国家建设方案,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是一种可称为实现了范式跃迁的国家建设方案.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然",需要系统阐释民主范式跃迁何以必然的基本结构.在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民主本质、塑造了真实民主、重构了民主建设,是民主之"整全性"的历史必然;在民主理论的结构变革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了民主理论的科学系统性、充分包容性和批判完备性,是科学民主思想实现时代自觉的理论必然;在民主建设的实践演进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面向善治的民主建设实现政治文明创新变革,是民主全过程性建设的现实必然.由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达成了由应然性到必然性的确证,为世界范围内民主的"东升西降"现象提供了变革性解释的基础理论架构.

    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范式必然性政治文明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破解基层腐败防治难题的有效路径

    付宇程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一些地方基层腐败发案率仍然偏高.纪检监察系统"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方式在基层往往会遇到"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动力不足"的双重难题.而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监督方式,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建立在利益关心和知情基础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权力监督信息不对称和监督动力不足的难题.基层腐败暴露的是一些地方基层政治生态中民主运行链条的不完整,未能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基层民主发展历程为选举先行,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跟进程度相对来说还不够,且由于其他三个环节运行不畅,选举环节也容易走形,从而导致基层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从根本来说,可以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使"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与"自上而下"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形成有效互补,进而提高基层反腐实效.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腐败权力监督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核与治理优势

    孙莹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需要融合价值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即在价值溯源的基础上归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特征,进而分析其治理优势.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坚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人民民主对"人民"科学、现实的理解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民至上价值的具体内涵.作为根本的价值规范,人民至上理念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具体的制度形态实现民主与善治的统一:通过打造多渠道延展、多环节衔接的制度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致力于塑造治理共同体,实现治理的"多数决";在构建全领域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民主权利全覆盖,以整体治理的方式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结合起来,为高效治理提供有力保证;通过法治化的方式夯实有序民主,为治理造就良法,最终为世界提供一种更为优质的民主治理方案.

    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内核治理优势

    "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与破解之道

    刘雪华贺晶晶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廉政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如何.以零容忍为导向的廉政文化,就是要让腐败零容忍成为一种精神自觉、行为导向和社会风尚."零容忍"廉政文化是党和政府零容忍惩治贪腐的决心和信念,也是社会成员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观念和态度.从结构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可以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个层次;从内涵上看,"零容忍"廉政文化是以零容忍廉政理念为核心、以零容忍廉政规范为保障、以零容忍廉洁形象为载体的文化体系.目前来看,"零容忍"廉政文化建设还受到个体主观认知偏差、消极传统文化观念尚存、零容忍廉政规范缺失、文化传播环境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以认知纠偏为基础培育腐败零容忍的精神文化、以机会控制为要点强化腐败零容忍的制度文化和以强力扩散为关键打造腐败零容忍的环境文化三个破解之道.

    腐败零容忍廉政文化腐败容忍度

    容错机制话语的演进过程、内涵意蕴与实践景观

    陈朋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错机制承载着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使命.容错机制开始是以政策话语的形式呈现,并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继而带动形成新的学术议题.从话语的演进过程来看,容错机制经历了从"宽容失误"到"容错纠错"的话语更替过程.隐藏于这些话语表达背后的目的,是试图寻求问责与激励的合理均衡,为干部创造"既要干净干事又要担当作为"的制度环境.在容错机制话语不断累进的过程中,人们对其实践应用给予了关注,期待容错机制发挥应有的效能.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要素缺失、结构失衡、程序不足、有意避责等问题,使其实践应用遭受掣肘.解决这些问题,要对容错机制政策文本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从学理分析层面提供支撑.

    容错机制廉政建设话语表达激励

    "五治统合":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应急治理的体系建构

    汪超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突发事件展示了基层党组织面对风险冲击时能引领社区在常态化治理与非常态化应急治理之间进行适应性变迁.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考查,发现可以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础上引入"政治"与"智治",从而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引领的"五治统合"框架.在此框架中,基层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凝聚社区应急治理合力、法治保障增强社区应急治理定力、德治教化促进社区应急治理内力、自治强基激发社区应急治理活力、智治支撑打造社区应急治理动力,有效统合了"五治"与"五力",塑造出具有韧性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五治统合"的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范式的有效性,展现了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范式从脆弱性向韧性变迁的过程,揭示出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过程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基层党组织社区应急治理统合治理五治统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逻辑理路——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考察

    杨蕾歆
    9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分析历史,辩证处理理论与实践、主流与支流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三个历史决议是光辉典范,彰显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包括根本动因、核心内容、鲜明特征等主要内容,凸显了为什么要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哪些方面的历史经验、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并升华成为一般规律从而回到现实指导实践的逻辑理路.三个历史决议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就共同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都在关键历史时期研判了党情、国情和世情,体现统一全党思想、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对话外部世界等价值取向.就继承性而言,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纠正了错误倾向、确立与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四个方面一以贯之于决议稿中,形成历时性、共时性、规律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党百年来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在于:以自我革命精神审慎对待党的历史、立足人民立场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创未来、着眼国际格局总结历史经验、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历史经验逻辑理路

    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

    魏艳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生命力都在于执行.实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通过执行将静态的制度体系转化为动态的社会关系,在党规国法衔接基础上发挥两者相互联动、相互保障的功能,从而将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形成法治合力,共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格局.从对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执行主体的调查与访谈来看,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执规执法主体职能联动是其前提条件,应明确执规执法主体职能联动的方式、优化职能联动制度;执规执法主体程序联动是其重要环节,应弥合程序缝隙,构建双向介入机制;执规执法主体信息联动是其重要内容,应建立信息互认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执规执法主体责任联动是其重要保障,应建构执规执法主体责任均衡互动与损害救济赔偿互抵机制.通过这四个主要方面的有效联动,从而在实践上推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进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国家法律党内法规相辅相成执行主体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