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陶瓷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梁振海

月刊

1002-2872

tczzs@vip.163.com

029-33575729

712000

咸阳市渭阳西路35号

陶瓷/Journal Ceram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卫生陶瓷专业技术期刊。本刊也是全国建材优化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紫砂提梁造型与花器的创作——"荷塘月色"的制作感悟

    储叶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紫砂壶艺发展迅速,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承续了紫砂陶艺千姿万态的传统后,总不免出现同质化的竞争.常见的紫砂提梁壶多以光器的面貌出现,相对于过去软提梁时代偏向于实用性的提梁壶,在当代选择了以硬提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这也意味着提梁壶从实用性转向更多观赏性的侧重变化,笔者就通过紫砂"荷塘月色"壶的制作来谈一谈紫砂提梁造型与花器的创作.

    紫砂提梁花器荷塘月色

    浅析瓷柱路灯在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

    丁孟于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灯作为城市的公共照明设施,日常生活中都司空见惯,却传递给人们最直观的信息.城市形象的对外窗口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路灯也成为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元素.景德镇的瓷柱路灯以独特的陶瓷文化为媒介,将文化信息传递到这座城市.笔者将探究景德镇瓷柱路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从瓷柱路灯造型、装饰和意义几方面分析其材质的优点和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新可能.

    瓷柱路灯公共艺术城市形象

    浅析紫砂"新利他壶"的创作

    范君浩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分为光货和花货,其中花货的创作最为多变,在传统的印象中,紫砂壶的花货多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瓜果,在模仿这些事物的外形之中,花货紫砂壶逐渐衍生出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内容表达系统,这套系统遵循着紫砂工艺、文化的逻辑产生,笔者就从"新利他壶"的创作来谈一谈当代紫砂花货的创作.

    紫砂花货新利他壶梨形

    周国桢陶艺雕塑的时代性语言在技术与材料上的体现

    方弘胤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国桢教授的陶艺创作生涯长达 70 余年之久,他被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他创作的陶艺雕塑不计其数,尤其是他在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奇思妙想,这使得当时他的陶艺雕塑在当时白瓷加彩的景德镇陶艺装饰环境里分外鲜明.研究周国桢的艺术生涯,已然可让我们了解新中国 70 年来景德镇的陶艺雕塑发展史,对学习和传承中国陶瓷艺术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笔者将从技术与材料在其作品上的体现逐步分析介绍.

    周国桢技术材料陶艺雕塑

    浅析景德镇元青花纹饰特点——以"鬼谷子下山"图罐为例

    龚星宇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德镇元青花陶瓷的装饰艺术显著突破了传统瓷器内敛、含蓄的装饰风格,展现出独特且强烈的视觉效果,为观者带来了一种简约明快而又深刻的感官体验.景德镇元代青花瓷以其雄壮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精神,把青花瓷艺术推向了顶峰,建立了后世的繁荣和昌盛.笔者意图通过个别窥见一般,通过个性发现共性,以景德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为例,对景德镇元青花纹饰进行研讨,揭示景德镇元青花纹饰的总体特点.

    元青花纹饰影响

    山石印象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体现

    韩蕊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历史,山石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元素一直被运用在不同领域,如古诗、山水画、现代装置艺术等.笔者旨在探讨山石印象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体现,通过深入分析山体岩石的形态、质感、肌理、色彩等,将这些元素运用于当代陶艺创作中,探索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其他艺术家运用山石元素进行创作的方法总结出一些独特新奇的有关山石印象的陶艺创作方向.

    山石印象陶艺创作肌理意境艺术表现

    珐华彩工艺的语言与综合材料的结合

    郝丰男
    127-12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装饰的语言,不是局限于其表面的粉装彩饰,而是通过造型与装饰的协调统一来改变或者美化陶瓷作品.装饰包括造型及装饰结构和构图,与陶艺的材料、工艺以及烧成等有机结合可以称作为陶艺的装饰艺术;与陶绘的青花、粉彩、颜色釉等表现出来的装饰形式可以称作为陶绘的装饰手法.两者截然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确实是一样的——美化作品.关于陶瓷方面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对于陶瓷制作的进程等各方面也有翔实的记载.然而,细心的人们却发现,出现于元代,在明代比较兴盛,进入清朝后便开始衰弱的"珐华彩"技艺却鲜有记录.

    陶瓷装饰珐华彩

    传统建筑与陶瓷雕塑的关系及对创作的启发

    贺留洋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产生于实际需要,雕塑满足于精神生活,两者均产生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既可以相互借鉴,又可以相互影响.笔者通过解读传统建筑的自然美、结构美,从中汲取灵感,以丰富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

    传统建筑陶瓷陶瓷雕塑

    浅论现代陶艺中以"道"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胡文怡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美学思想丰富深远,审美风貌高旷飘逸,美学精神悠远玄妙.笔者主要对现代陶艺中以"道"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梳理现代陶艺作品中这一美学思想的表现,阐释现代陶艺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的价值及意义.

    道家美学思想现代陶艺创作表现价值

    女性思维在现代陶艺中的体现

    黄彦如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显现,女性的地位在陶瓷领域中也有所提高,在陶艺中女性的创作思维与男性不同,女性思维看待世界的角度更为细腻和感性.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肌理语言和色彩搭配上都加入了自己的审美特征.通过女性的视角去看待陶瓷作品,能感受到更多的细节和浪漫,使现代陶艺发展更为多元化.

    女性思维现代陶艺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