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龙泉窑古代青瓷刻花装饰艺术初探

    王庆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泉窑刻花装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堆塑、划刻、雕刻、模印等装饰艺术初现;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龙泉窑的刻花装饰中,刻、划、削、雕、塑等皆用,常见莲瓣纹、水波纹、螺旋纹、缠枝纹、弦纹、条纹等刻花装饰纹样极具地域特征;龙泉窑南宋至元明时代的刻花装饰,构图简洁,刀法娴熟,创造出筋、堆贴、刻花、印模等特色工艺,图案装饰转变成简约、素雅、线条灵动等审美意蕴.

    龙泉窑古代青瓷刻花装饰刻花艺术

    探析写意笔墨的技法语言

    付佳宇刘传富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笔墨语言,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亘古不变,中国画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其种类和色彩丰富多样,而写意绘画也是其中一种,写意画作为中国画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独立且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对创作者能够熟练地运用和控制笔墨有着很高的要求.写意画之所以有独特的风格就在于它有独特的笔墨情趣和笔墨韵味,墨虽黑,却分五色,也能够产生千变万化的独特色彩.

    笔墨写意意境

    中国古代陶瓷在工艺美术上的审美追求初探

    杨盛侃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体现着外在的表现艺术形式美,也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追求.工艺美术的审美具有时代性,辉煌的古代,是怎样创造精美的陶瓷的呢?文章以古代制器的理念为突破口,探讨古代陶瓷在工艺美术上的审美追求,试以"制器尚象"和宋代龙泉窑青瓷的烧制理念为基点,结合历史时代中思想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探索工艺陶瓷制作思想理念的发展变化.

    古代陶瓷工艺美术龙泉窑青瓷审美追求

    陶瓷艺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融合: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樊林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陶瓷艺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融合的跨学科教育实践,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理解和跨学科思维.通过主题式课程设计、艺术作品分析、制陶工作坊、学术研究项目和艺术展览等多种方式,陶瓷艺术与英语教学能够有效地融合.同时,跨学科教学的实践需要综合考虑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学生反馈与成效评估.通过不断优化这些方面,我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研读经验,同时深化他们对陶瓷艺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陶瓷艺术大学英语课程跨学科教学综合素养

    陶瓷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

    王兵兵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针对陶瓷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探讨了陶瓷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其性能特点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陶瓷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变压器保护、输电线路保护和发电机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关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解决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维护和监测措施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陶瓷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应用与性能分析稳定性可靠性

    浅析黑陶艺术中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应用

    徐忠跃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受当代陶艺启示,黑陶艺术迎来了一段繁荣期,并在随后经历了盛衰循环,其造型随着时代演进而展现新颖面貌.艺术风貌的转变紧密反映了所处时期的文化水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黑陶艺术逐步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为了不断延续其生命力,紧跟当代文明的步伐并不断创新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黑陶艺术创新应用

    浅析纸与陶瓷在空间设计中的互动及应用研究

    冉国强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纸和陶瓷这两种传统材料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它们如何在设计中实现互补和互动.纸与陶瓷的互补性不仅体现在材料的物理属性上,还体现在其美学上以及功能上.而纸与陶瓷在空间设计中的互动性则体现在视觉、感官和功能层面上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空间设计陶瓷互补性

    热应力模型下的电路板陶瓷组件绿色拆解与再资源化研究

    孙梅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热应力模型的电路板与陶瓷组件的绿色拆解与协同再资源化技术.通过深入分析电路板与陶瓷组件的材料特性及热应力响应,构建了一种高效且环保的热应力拆解模型.该模型通过精确控制加热温度与速率,实现了电路板与陶瓷组件的高效分离,有效避免了传统拆解方法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研究还探索了拆解产物的协同再资源化途径,通过优化再资源化流程,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本研究不仅为电路板与陶瓷组件的绿色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热应力模型电路板陶瓷组件绿色拆解研究

    结构陶瓷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马盈昌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就结构陶瓷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首先介绍了结构陶瓷的基本特性和常见种类.随后详细阐述了结构陶瓷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活塞、气门、缸体、缸套等关键部件,并强调了其在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结构陶瓷应用的局限性,包括成本、加工难度、可靠性、可塑性和适用温度范围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结构陶瓷汽车发动机应用局限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陶瓷设计与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曲利红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陶瓷设计和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在陶瓷设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材料选择与优化、设计创新与自动生成,以及生产优化与质量控制等方式,提高了设计效率、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在计算机教育改革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学习、自动化评估、编程教育和教育资源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推动教育发展.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这些应用的不断改进和拓展,以更好地满足陶瓷设计和计算机教育的需求.

    人工智能陶瓷设计计算机教育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