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文化与老年康养教育

    钟山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文化与老年康养教育的结合,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弘扬传统文化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开设陶瓷文化课程,组织陶瓷制作工作坊和文化交流活动,老年人不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激发兴趣爱好,还能增进社交互动,减少孤独感,提升幸福感.陶瓷文化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平台,有助于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老年人在陶瓷文化活动中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此类活动不仅促进了陶瓷产业的繁荣,也推动了文化旅游和教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经济效益.综上,陶瓷文化与老年康养教育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化水平,为构建和谐美好的老龄化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陶瓷文化艺术老年康养教育生活质量社会和谐

    高校缓解供需矛盾的前置性举措——以陶瓷产业为例

    袁晓梅冉亚周尹俊
    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在面临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时,如何通过实施前置性举措来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以陶瓷产业为例.通过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策略,以期为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民办本科院校供需矛盾前置性举措人才培养

    乡土文化与陶瓷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张鑫欣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彰显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其中的乡土文化也随之成为文化界、教育界探讨和关注的焦点.陶瓷作为传统工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地受到冲击,其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陶瓷教育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危机.本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以传播乡土文化为目标,分析乡土文化融入陶瓷教育的逻辑理路,探索将乡土文化内涵融入陶瓷教育的实践路径.

    乡土文化陶瓷教育传统文化

    陶瓷艺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与实践

    严欢邱鹏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思政教育本土化创新,探讨陶瓷艺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在本土深厚的陶瓷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背景下,研究分析了陶瓷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通过本地化导向与时代导向的结合,研究总结了陶瓷艺术教育在工匠精神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创新的融合培养路径.研究认为,将陶瓷艺术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

    陶瓷艺术教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域外文化接受

    郑先觉孙兰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悠久的陶瓷工业历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长沙窑对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将长沙窑置于唐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背景中,着重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探讨长沙窑彩瓷的文化构成,展现中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解读.为当代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保持文化核心和文化自信提供方法和思路.

    对外交流域外文化、长沙窑陶瓷

    枣庄陶瓷文化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王宜芹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枣庄陶瓷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对学校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枣庄陶瓷文化融入校园艺术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首先阐述了枣庄陶瓷的历史及其独特的艺术特性,继而说明了学校艺术教育在培育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性及当前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规划、教学方法以及社会实践与社区参与等多个维度探寻了将枣庄陶瓷文化融入其中的有效途径.采纳这些策略不仅拓宽了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感知和实践,亦加深了他们对枣庄陶瓷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枣庄陶瓷文化学校艺术教育路径与方法

    公共雕塑的艺术教育功能研究

    韩淑彤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公共雕塑在艺术教育中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公共雕塑的定义、分类以及艺术教育内涵的梳理,分析了公共雕塑在美学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创意与思维教育等方面的作用,突出研究的独特意义,对此研究最终的结果做初步计划.结果表明,公共雕塑提升了公众审美能力,同时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激发公众的创意和想象力.此外,公共雕塑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仍面临功能发挥不足、资源分配局限等挑战,本文提出了通过公共政策支持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等路径,优化公共雕塑的艺术教育功能,并总结了公共雕塑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公共雕塑在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和灵感.

    公共雕塑艺术教育城市建设

    红色文化在陶塑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路径探析

    葛芸菲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精神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特色,为陶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空间和灵感源泉.本文将从陶塑文创产品的概述出发,深入探讨红色文化在陶塑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构建设计思路,从实际出发探析设计策略.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红色文化陶塑文创产品

    西方后现代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谭子羿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发展中国陶艺,相较于西方已经成熟的陶艺发展体系,中国陶艺的发展史较短,因此,前期中国陶艺的发展基本都能窥探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子,为中国后续陶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中国现代陶艺的相关概述,分析中国现代陶艺出现的背景、多样化风格以及陶艺作品个性化的表现和精神展示.综合分析探究西方后现代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从前期的模仿模式逐渐转变为主动创造性、到民族文化价值的唤醒、到仪式化表达现代生活几个方面讨论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西方后现代艺术中国现代陶艺陶艺影响

    陶瓷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探析——以醴陵陶瓷文化为例

    高飞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陶瓷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然后叙述了陶瓷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陶瓷文化寓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丰富性、实效性.

    陶瓷文化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