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文化视角下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探讨

    高倩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陶瓷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陶瓷文化的独特内涵,提出了构建基于陶瓷文化的ESP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分析认为,将陶瓷文化融入高职英语ESP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其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陶瓷文化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

    AI驱动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优化研究

    姜博阳冯延明李光亮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人工智能(AI)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应用潜力,提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探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再通过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AI驱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优化的动力组成;最后结合实践法总结出人工智能驱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优化的三种路径选择.结果,通过AI技术实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助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AI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

    瓷的可能——浅谈建筑与陶瓷艺术的关联

    袁林辉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中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陶瓷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并且对于陶瓷艺术的特点有着更高的要求,如艺术性、环保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陶瓷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和未来,能够为整个建筑设计增色不少.陶瓷艺术与建筑的结合需要通过创作者对艺术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通过艺术的处理呈现出陶瓷艺术的特点与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让陶瓷艺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之美.

    建筑设计陶瓷艺术艺术创新

    青花瓷板画与儿童创想画的跨界融合

    裴坛峰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是更多地涌现出各种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其中,青花瓷板画与儿童创想画的结合,作为一种跨媒介艺术的新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结合不仅在艺术表达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儿童艺术创造力.本论文将深入探讨青花瓷板画与儿童创想画的结合,从历史渊源、创作手段、艺术效果以及社会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青花瓷板画儿童创想画跨媒介创作手段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青花瓷图像为例

    窦亚珍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单一的软件学习转换为灵活运用Photoshop软件完美呈现设计创意的能力.本文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命令与操作、临摹海报训练与创作实践等三个模块,三者层层递进,全面、深入地剖析Photoshop软件;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问题探究等教学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析,探究图像表现形式下工具的多途径用法.学生从Photoshop的零基础到能运用Photoshop完成设计作品,旨在打破学生在创作中无法有效运用软件的壁垒;也为进一步学习后期的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过程创作实践案例教学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陶艺人才培养路径初探

    钱人可蔡力武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新质生产力""陶艺新质人才""因地制宜"等关键概念展开,旨在探究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因地制宜培养新质陶艺人才,为推动陶艺行业持续向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陶艺新质人才的培养需注重人文、技能、艺术、数字和创新素养的综合提升.本文立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培养实践,依托陶都宜兴的区域特色,探索"陶文化+AI"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教学实践与典型案例研究,致力于实现陶艺人才"新质"与陶瓷产业"新能"的双重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陶艺人才培养路径

    龙泉青瓷之审美情趣初探

    徐健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泉青瓷经历1700多年的发展,审美理念不断提升.文章简述古代龙泉窑青瓷的审美情趣变化发展,并从瓷釉、造型等方面阐述当代青瓷审美情趣的表现.对龙泉青瓷的研究与青瓷创作有良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龙泉窑青瓷龙泉青瓷审美情趣审美理念

    龙泉上垟青瓷之成功恢复烧制浅析

    周易通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龙泉县上烊国营瓷厂汇集了最优秀的民间制瓷艺人以及多位著名工艺美术家参与烧制,他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为龙泉青瓷的恢复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上垟是现代龙泉青瓷最早大规模成功烧制的发祥地.文本整理相关史料,阐述现代青瓷在上垟成功烧制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国家重视、团队优秀、创新发展是现代上垟青瓷成功烧制之重要因素.

    龙泉窑上垟青瓷恢复烧制

    青花山水陶瓷的历史发展与传统特色

    项亚娟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元明清时期,青花山水陶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宋代时,青花陶瓷开始尝试山水题材的绘画,虽然并不十分普遍,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元代,青花山水陶瓷开始兴盛起来,作品中常见山水田园、花鸟虫鱼等题材,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受到广泛认可.明代时期,青花山水陶瓷进一步精致化,题材更加丰富多样,技艺也更加成熟,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展现出了中国陶瓷艺术在这一时期的辉煌成就.青花山水陶瓷在这几个时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并融合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艺,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宋元明清时期青花山水陶瓷发展

    三国两晋时期青瓷卧羊烛台设计特征研究

    李艳娇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瓷卧羊烛台主要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是此期青瓷造物艺术的重要成就之一.在将近两百年间,青瓷卧羊烛台的发展呈现出恒中有变的状态,这与青瓷工艺的进步、时代信仰和美学的变迁息息相关.本文以三国两晋时期青瓷卧羊烛台为主要对象,通过分析其造型、装饰特征及嬗变以及成因,旨在深入剖析青瓷卧羊烛台的设计,为青瓷动物器具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些许思路.

    卧羊烛台设计特征青瓷三国两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