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测与控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测与控制学报
探测与控制学报

张龙山

双月刊

1008-1194

tcykz@263.net

029-88156204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121信箱

探测与控制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etection &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原名《现代引信》,本刊更名后可以使引信专业的名称离开产品与技术联系起来,为国际领域内的科研、生产和教学服务,开展学术交流。重点刊载的技术范畴是:机、电接触探测和磁、无线电、毫米波、红外、激光的近程探测、信号处理、超小型电源、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测试仿真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环境对引信的挑战与对策

    李豪杰乔诗翔于航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类对临近空间和外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深入,航天大国围绕空间资源和主权的对抗逐步升级,随之空间对抗武器装备及其相关技术成为发展的重点.空间存在着各种极端且复杂的环境及其效应,其对空间武器装备的影响机理尚不明晰,为此,在分析空间环境效应对空间对抗弹药影响的基础上,从环境识别、安全性、可靠性、目标毁伤四方面提出了空间对抗弹药引信的设计约束,研判了未来发展中面临的空间环境特征识别与利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武器系统高效信息交联、高精度起爆控制以及空间环境效应地面模拟等技术挑战.针对空间环境下引信技术发展的挑战论证了需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应对策略.

    空间环境效应太空对抗引信多任务与多约束引信环境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进展

    杨诗曼孙艳丽韩孟孟刘宁波...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为目标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支持,在医学影像、军事作战、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辐射成像和反射成像的差异导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需要特定的配准策略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因此,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图像配准中的主要技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分别从传统图像配准方法和深度学习图像配准方法的角度展开分析与研究进展的总结,归纳图像配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图像配准特征深度学习

    引信弹道环境间隔纸靶法的间距优化

    霍卫超糜晨曦闻泉王雨时...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间隔纸靶法纸靶摆放间距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结合六自由度刚体外弹道模型,利用 Matlab 软件解算得到章动角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蒙特卡洛法对章动角值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摆放间距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提出间隔纸靶法间距改进方案:首先将纸靶间距按照 4~8 m进行布置,试验 1 发得到试验结果;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章动周期;再将摆放间距与计算得到的章动周期进行比较,若纸靶间距不在半周期的影响范围内,则认为该次试验结果可信;否则后续试验通过改变纸靶间距,使之不处于半周期前后 1 m 范围内来得出可信的试验结果.改进后的试验方案解决了因纸靶间距选择不合适而造成的试验结果误差偏大问题,可为章动角试验进行指导.

    引信环境外弹道学间隔纸靶数据拟合间距优化

    微光机电引信芯片光纤抗高过载设计方法

    张笑谢晋曹骏代俊...
    29-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光机电系统(MOEMS)芯片在中大口径榴弹炮引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 MOEMS封装方法.通过在光纤槽部分设计光纤定位结构,实现光纤的被动对准,光纤对准后在芯片外部使用环氧胶对光纤进行轴向的可靠固定.采用 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光纤定位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力锤试验与高速离心试验完成光纤光路的抗高过载能力测试.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封装后的光纤光路在勤务处理意外跌落环境与正常发射环境中均能实现光能的稳定传输,对于推动 MOEMS技术在中大口径榴弹炮引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微光机电系统引信光纤高过载封装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无线电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方法

    常仁朱玉鹏周辉刘金生...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方向不同弹药来袭场景下产生的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无线电引信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域混叠引信信号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低信噪比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采用DnCNN编码 解码结构对时频域混沌信号进行降噪,为低信噪比下多标签信号有效识别奠定基础;对于可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多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多标签分类模型,构建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识别模型;对于不匹配目标信号,建立增量式小样本学习方法,在不影响原有模型参数条件下,通过增加额外的增量学习结构,实现对新出现的不匹配引信信号的增量学习与在线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实现不同调制类型引信时域混叠信号的精确识别,-10 dB信噪比下平均识别率可达 90%.

    无线电引信多调制类型时域混叠信号深度残差神经网络不匹配目标信号

    多源遥测数据实时优选融合处理方法

    马方远陈松郭新楠杜江...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远程飞行试验,首区、航区、落区各遥测站遥测数据在指控大厅融合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不同飞行区域的遥测地面站,接近目标,干扰小的优势,设计基于帧计数、帧同步码、帧校验码、自定义指定位置填充字等可知信息接收质量评估的多路遥测数据帧实时优选拼接融合方法,将多站遥测数据实时优选拼接与融合处理相结合,可在不失全弹道遥测数据实时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全弹道遥测数据原码质量,改善试验态势显示效果.

    靶场试验遥测数据实时处理融合处理

    基于多策略红尾鹰算法的盲源分离研究

    李著成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盲源分离优化方法容易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对参数的设定也较为敏感,而且往往缺乏有效的自适应调整机制,难以应对问题的动态特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红尾鹰算法(MSRTH)的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将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应用在原始红尾鹰(RTH)算法红尾鹰个体位置的初始化上,提升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及收敛速度,同时引进高斯变异去打破当前解的局部结构,使得算法有机会跳出当前的局部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 RTH 算法、遗传算法(GA),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离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红尾鹰算法盲源分离优化算法拉丁超立方抽样高斯变异

    基于深度变换的三维位置测量方法

    郝现伟翟晋吴姝源王泽鹏...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弹药对军用车辆的弹目相对位置测量范围大,通过神经网络直接回归该参数时精度差、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变换的目标三维位置测量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的三维位置测量问题转化为目标几何中心点在图像中的位置估计和深度估计问题;以 YOLOv5 网络为算法框架,采用区间非线性映射和有序分类代替回归 2 种策略,解决直接回归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保证在不同距离下测量相对误差稳定;利用 Sig-moid函数将位置参数非线性映射到(0,1)区间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距离在 50~400 m范围内时,位置的相对测量误差小于 5%,满足测量需求.

    智能弹药位置测量深度变换

    改进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赵善飞张华强贾明玉芦男...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 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χ2 法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样本数据用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训练,利用深度信念网络提取数据的深层特征和故障分类.引入径向基函数作为模型的激活函数,提高深度信念网络面对复杂数据分布的适应能力;采用自适应矩估计算法代替传统梯度下降算法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故障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 98%,能有效地对 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类型做出诊断,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

    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深度信念网络径向基函数自适应矩估计算法

    激光引信探测"低小慢"无人机仿真系统

    许明君王婷韩杰宋承天...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空天技术和无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低小慢"无人机已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对于探测"低小慢"无人机的研究较少,因此设计了一款对空激光引信探测仿真系统,用于研究打击"低小慢"目标时激光引信主要参数的边界值.以典型"低小慢"无人机为拦截目标,基于"低小慢"无人机与炮弹的交会场景建立了激光引信探测模型,对激光引信探测"低小慢"无人机时主要参数边界值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为对空激光引信设计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激光引信"低小慢"无人机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