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标准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标准设计
铁道标准设计

刘家锋

月刊

1004-2954

tdbsb@263.net

010-51830168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铁道标准设计/Journal Railway Standard Desig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主管、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办的科技类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创办于1957年。主要报道铁道线路、路基、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站场、机务、车辆、电力、通信、信号、给排水、房屋建筑、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与专业的标准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铁路工程建设规范的制修订、说明、勘误、更正以及新规范的宣传贯彻,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读者对象:铁道、交通、建筑、水电、市政、煤炭等部门从事有关专业的设计、施工、制造、养护、科研究等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低温与极端雪荷载耦合作用下大跨高铁站房屋盖力学性能分析

    宋林琳魏明阳张学明高鹏远...
    16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站房钢屋盖对温度敏感且超静定次数较多,在寒区低温和积雪作用下容易造成垮塌.为探究高铁站房异形屋盖结构在低温及极端雪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以东北某地区高铁站房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屋盖模型,利用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设计温差对屋盖结构的影响,考虑场址处近年极端低温天气频现,分析极端温差下屋盖受力.基于不同设计雪荷载分布方式,开展屋盖结构的受力分析,进而考虑寒区极端雪荷载,并探究极端雪荷载与极端温差耦合下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屋盖两侧弧形边缘部分杆件不同温差下应力变化显著,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极端温差下需要重视此区域内杆件应力变化;站房屋盖设计时,对于存在天窗的屋盖结构,应重视因天窗与周围屋面高度差而产生的不均匀雪荷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极端雪荷载作用下,屋盖最大应力杆件接近屈服,最大竖向位移也接近规范容许值;考虑极端雪荷载与极端降温耦合相比设计雪荷载与设计温差耦合屋盖最大拉应力、最大下绕位移分别增大 47.1%、50.2%,且应力已经超过钢材设计强度,在寒区大跨高铁站房钢屋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二者耦合的影响.

    高铁站房屋盖温差作用雪荷载耦合作用力学性能

    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差异性研究及中国标准制修订建议

    刘诗慧马志远曲衍宁夏炎...
    177-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中国铁路"一带一路"等海外工程需要,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对比分析中欧铁路牵引供电设计标准,可为国际铁路工程项目提供参考.通过对中国标准和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等欧盟标准中技术方案、设计原则、评价标准等关键内容进行研究,确定了 13 项主要对比技术指标,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电压、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接触网几何形状、弓网相互作用仿真模拟等,对上述关键技术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提出适用性建议.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的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基本相同,但因地制宜的细部技术调整使部分标准不完全等效.我国设计规范给出明确推荐值,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欧盟规范注重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和仿真,灵活性较强.通过中欧铁路牵引供电标准差异性研究,提出我国牵引供电设计标准国际化制修订建议:裕量较大的标准进一步突出经济性与灵活性;对自然环境差异比较大的地区,在附录中进一步细化各地区指标;规范纳入统一变量定义和详细设计方法,便于进行参数移植和适应性修改;进一步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匹配性,并规定相关接口要求;总结常见或特定场景设计算法,便于具体工程应用参考;积极推进我国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等先进技术经验在国际标准中推广应用.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中欧标准国际化标准对比制修订建议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制动距离计算的优化研究

    徐效宁李辉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其中,制动距离计算是LKJ模式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对比LKJ不同版本技术规范对于制动距离计算的条文规定,梳理制动距离计算公式及参数的取值依据,分析现行规范下货物列车制动距离过长的原因.通过研究《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及条文说明,对换算摩擦系数、列车换算制动率和制动计算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提出LKJ制动距离计算的优化方案.最后,从制动距离和限速曲线两方面对方案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缩短了LKJ的制动距离,优化了限速曲线,能够提高普速铁路的运输效率.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制动距离换算摩擦系数列车换算制动率制动计算系数

    基于WPD-CNN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罗泽霖孟景辉刘金朝罗依梦...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挖掘动态检测数据中蕴含的补偿电容状态特征,针对ZPW-2000A型轨道电路,结合小波包分解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WPD-CNN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找出检测曲线中趋势项特征与补偿电容特征所在频带范围,然后利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提取其中特征频带内的小波包系数构造补偿电容特征矩阵.使用动态检测数据构造训练集与测试集,将不同故障类型的特征矩阵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WPD-CNN方法对单个信号的特征提取用时 5.9 ms,总体故障识别准确率为 98.4%,可有效识别不同位置的补偿电容故障问题,为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动态检测小波包分解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无人驾驶环境下的站台门与列车间安全全信息感知系统

    王珩廖先哲刘伟铭戴愿...
    198-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完全排除了司机和乘务人员,通过地面控制中心基于实时感知信息对列车和相关设施进行统一最优控制的自动运行系统.首先,对地铁全自动运行系统进行定义,并分析地铁站台门和轨行区侧的风险空间特点,提出在无人驾驶环境下对站台和轨行区侧进行安全信息感知的需求.其次,对现有信息感知技术进行评估,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顶装机器视觉的全时域全信息感知系统,能够实现列车进出站时客流量及异常行为的检测,站台门关闭后列车与站台门之间异物及异物种类的检测,以及列车不在站时站台门及轨行区异物的检测.该系统完全覆盖乘降作业监督区域,能够提供 1920×1080 分辨率或更高的实时图像,最小可检测的风险事件尺寸为 3 cm×3 cm.这些技术实现了站台门与列车间区域的全时空安全信息感知,避免了轨道交通系统功能碎片化,能够全面支撑未来智慧轨道交通信息发展的需求.

    无人驾驶地铁安全信息感知机器视觉客流量检测异常行为检测异物检测

    基于5G+BIM的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

    张俊尧郭鹏飞王志华智鹏...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共融联动,针对铁路基础设施运维阶段存在的海量监测设备连接难、设备状态实时感知难、生产要素资源调度难、维修作业过程监控难等问题,运用5G数字新基建赋能BIM技术,提出5G+BIM技术的数字化融合应用方法,形成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协同互馈的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围绕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多元化、综合性的应用需求,设计基于 5G+BIM的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和 5G应用模式.结合 5G通信广连接、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研发涵盖基础设施状态监测、关键区域视频监控、检修养作业过程管理、智能运维辅助决策、故障处置与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以及智能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了路局集团公司、站段、车间与工区四级部门日常运维生产全过程实时监控、定位跟踪、预警分析、移动通讯、应急处置、无人化值守等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将平台应用于某路局集团公司供电、房建专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过程中,成果可为运维管理单位提高 30%工作效率,降低 20%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随着智能高铁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平台建设将推动高铁智能化运维的发展,为未来实现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提供技术参考.

    铁路基础设施5GBIM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运维管理智能设备

    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外形参数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安乐武振锋朱陇辉
    214-219,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列车气动性能与头部形状关联紧密.为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动阻力,通过改变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窗高度和前窗曲面形状,设计 5 种不同头部形状的双拱型列车头型,建立高速列车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RNS方法对 5 种计算模型在明线匀速运行时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双拱型列车头部司机室高度和前窗曲面形状对列车明线稳定运行时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条件相同时,列车周围流场压力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司机室前窗过渡区域以及司机室上方,司机室外形参数对双拱型高速列车的气动阻力构成明显影响;随着头部司机室前窗设计高度增加,头车高压分布范围缩小,列车气动阻力系数呈递减趋势,最大相差 14.5%;列车司机室前窗设计倾斜程度减小,司机室前窗处最大压力降低,列车气动阻力系数下降 13.4%;当选用平面替代曲面作为列车司机室前窗过渡的承接面时,虽可减缓司机室前窗处的正压大小,但导致司机室上方负压加剧,列车气动阻力系数仅下降 3.0%;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应在合理范围内提升高度并减小前窗曲面倾斜程度,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阻效果.

    高速列车双拱头型司机室外形数值模拟气动阻力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列车振动现场实测及分析研究

    张高明王甫来申朝旭孙华东...
    220-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体系中日益崛起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振动影响和噪声污染,在有高铁或地铁从地下穿行通过的机场交通枢纽进行车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高铁列车通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时,航站楼中心区、GTC及E指廊的结构振动响应进行现场实测,根据各区域振动控制点的实测结果,对振动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的极值情况、时程分布、频谱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实测振动结果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现场实测振动量级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峰值相近,且分布规律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在数值上满足工程要求,车致振动响应的有限元模拟计算方法是适用的.对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高铁列车过站时的振动响应进行现场实测,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阶段车致振动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对其他机场枢纽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实测测点布置、工况选择、舒适度评价、数据处理以及对比分析等方面.

    机场综合枢纽现场振动测试振动加速度隔振支座

    《铁道标准设计》投稿须知

    《铁道标准设计》编辑部
    228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