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Journal Railway Technical Standar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渝高速铁路路基上拱病害整治

    黄彩明杨小锋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多条既有高速铁路线路在隧道段和深路堑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软岩基底上拱现象,导致轨道不平顺,严重威胁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利用成渝高速铁路提质改造的有利契机,对成渝高速铁路2处典型路基病害分别采用了"暗挖基床"和"桩板结构重构无砟轨道"进行整治,整治效果良好;成渝高速铁路路基上拱病害整治的成功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果可为后续病害整治提供技术指导.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病害整治基底上拱基床暗挖桩板结构

    路堑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和防治研究

    李赛马文勇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吹雪灾害是一种寒冷山区交通线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现场调研发现路堑是风吹雪灾害最为严重的路基形式之一.本文针对路堑风吹雪灾害的形成和防治展开研究,基于Euler-Euler方法和Mixture模型模拟风雪两相流,同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研究典型路堑风吹雪灾害中风雪分布的演化过程,并比较分析不同形式路堑的风吹雪灾害特征,结果发现两侧边坡比小于1∶2的路堑风吹雪灾害最为严重.该类路堑严重的风雪灾害的形成原因是两侧边坡积雪的增加压缩了路面旋涡尺度,进而削弱了旋涡的回流加速作用.同时发现雪檐在推进到上风侧边坡中点前为安全储备期,此时上风侧边坡积雪量即为临界储雪量.

    交通线路风吹雪灾害积雪分布路堑

    川西北某拟建高速公路隧道口高位危岩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郭晨陶玉敬宋章杜宇本...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拟建高速公路隧道口位于川西北岷江河谷地带,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高位危岩极其发育,严重威胁拟建公路隧道口.本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及现场调查,采用Rockfall Analyst软件模拟落石三维运动特征.结果表明:①危岩区坡度较陡,岩性以砂质千枚岩为主,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变形破坏模式以滑移式、坠落式为主;②落石运动过程以自由飞落、碰撞弹跳以及贴坡运动为主,最大速率33 m/s,最大弹跳高度14.5 m,最大能量约3 100 kJ,在运动过程有大部分会落至隧道洞口上方,危险性高-极高;③建议清除隧道洞口上方孤石、危岩,设置锚索(杆)框格梁进行处治,隧道进口接长明洞,同时加强监测.本研究成果对川西北地区公路、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勘察设计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危岩落石无人机RockfallAnalyst运动特征危险性评价

    高地应力蚀变花岗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周航谢荣强宋章任金龙...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山区某蚀变花岗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不同程度地造成喷射混凝土剥落、钢架扭曲变形、钢拱架断裂、初支变形侵限以及隧道内坍塌等.为揭示蚀变花岗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孕育机理,通过岩石试验、监控量测、数值计算分析和地质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蚀变花岗岩隧道高地应力及大变形特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蚀变花岗岩隧道工程区受构造影响强烈,蚀变特征显著,岩体结构疏松,蚀变花岗岩地层为大变形提供充足的物源条件.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显示发生大变形的蚀变花岗岩区段与地下水紧密相关,蚀变花岗岩中的伊蒙混石、绿泥石等亲水性矿物成分含量较高,遇水极易崩解,使得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幅降低.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和地应力测试,反演分析了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发现蚀变花岗岩隧道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隧道沿线多处于高地应力状态,为大变形的发生提供内动力地质条件.根据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支护变形及监控量测分析,复杂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与支护结构的质量是引起围岩大变形的重要主观因素.

    蚀变花岗岩高地应力隧道西部山区大变形特征成因分析

    基于无人机和Rocfall的危岩落石特征分析与运动学模拟研究—以圆宝山隧道出口为例

    刘美琳邓睿李嘉雨丁浩江...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丽香铁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沿线山峦纵横,地形险峻,高山、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危岩落石发育.以丽江至香格里拉线的圆宝山隧道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岩现场地质调查、无人机航测获取影像数据,结合Rocfall软件模拟运动轨迹的技术方法,对潜在危岩体进行分析评价,较好地完成危岩体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以精确查明危岩体的几何特征、空间位置及失稳模式,实现危岩的快速识别,以及得出危岩落石能量、弹跳高度、影响范围等信息,从而对潜在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结论可以为危岩落石的灾害治理、防治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危岩落石无人机数值模拟Rocfall

    新建铁路施工对临近铁路变形影响研究

    吕立枫冀少峰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控制新建铁路对临近既有铁路造成的影响,对铁路沉降变形灾害进行防治,以某临近既有铁路的新建铁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新建铁路的地基开挖、路基填筑、列车运行过程临近的既有铁路路基和既有铁路桥梁的沉降变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线施工造成既有路基最大水平位移为3.7 mm,最大竖向位移为3.0 mm;造成既有桥梁最大水平位移为1.9 mm,最大竖向位移为0.8 mm;新建铁路对既有铁路路基和铁路桥梁造成的影响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对铁路施工运行过程中的沉降灾害进行防治.

    新建铁路既有铁路铁路施工沉降灾害防治位移

    国家铁路局发布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

    梁政Che Zhenying
    108-110页

    新年寄语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编辑部
    封2页

    刊首语

    卢喜房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