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
铁道建筑

叶阳升

月刊

1003-1995

tdjz@rails.com.cn tdjzbjb@126.com

010-51849235;5189355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建筑/Journal Rail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铁路工程、工务各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科技信息,涉及轨道线路、桥梁、隧道、路基土工、地基基础、水文水工、工程材料、结构、制品、爆破、抗震、养护机械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铁路千米长联桥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控制

    孙洪斌王品皓渠述锋郭玉鹏...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米级长联大跨桥的桥面线形在塔-梁-索温度变化、桥上荷载变动作用下易产生较明显的竖向变化.本文结合新建郑州—济南铁路长清黄河大桥工程,建立轨道-桥梁系统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温度及桥上压重荷载对模型进行实时修正,提出线形控制技术优化方案,以实现千米级长联大跨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的高精度施工.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后的相对高差控制底座板放样施工,可将全桥底座板偏差控制在-10~10 mm内,计算相对高差时要考虑二期恒载的影响及实际施工温度与设计温度的偏差;利用修正后的绝对高程来控制轨道板精调,可使最终实测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偏差控制在-2.0~1.6 mm内,每跨施工作业周期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对精调后的轨面线形进行复核,测得最大弦测值为2.67 mm,满足规范要求.

    铁路桥梁施工控制有限元模型长联斜拉桥无砟轨道相对高差中点弦测法

    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令行蒋金洲刘晓丹张志鹏...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检查维护方法无法及时获取其服役状态.本文采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视频位移监测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一体化设备的监测系统,实现梁端区域梁缝,钢轨伸缩调节器、梁端伸缩装置关键位置,以及部件伸缩变形的实时监测.该监测系统运营期间总体运行稳定,监测数据能够合理反映梁端区域轨道结构的变形特性,为梁缝处活动钢枕歪斜等病害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工务部门后期开展养护维修提供依据.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数据分析钢轨伸缩调节器梁端伸缩装置监测系统

    重载铁路隧道内铺设Ⅲa型轨枕及宽枕条件下隧底动力特性

    高亚明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座铁路隧道基底结构出现翻浆冒泥病害,建立了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C80货车以时速100 km通过分别铺设Ⅲ a型轨枕、宽枕的隧道时,隧底有无病害工况下的结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填充层上表面最大动压应力,Ⅲ a型轨枕隧底无病害工况>Ⅲ a型轨枕隧底有病害工况>宽枕隧底无病害工况>宽枕隧底有病害工况;隧底有病害工况,无论铺设Ⅲ a型轨枕还是宽枕,仰拱底面动拉应力均较无病害工况大50%左右,填充层上表面及仰拱底面的动变形均较无病害工况大40%左右;有病害工况填充层上表面、仰拱底面最大振动加速度较无病害工况分别大约78.6%~82.9%、27.7%~36.5%.总体而言,C80货车通过铺设宽枕隧道时,隧底结构的动力性能要优于铺设Ⅲ a型轨枕.

    重载铁路隧底病害轨枕类型数值模拟动力特性宽枕a型轨枕

    基于车辆振动响应的道岔区结构性病害合理评价指标分析

    梁志明杨飞戚志刚谷永磊...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评估高速道岔结构不平顺,充分考虑车辆、转向架、轮对等关键部件弹性体振动模态影响及道岔部件间的相互约束关系,建立车辆-道岔系统柔性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尖轨及心轨典型结构病害(降低值偏差、不足位移)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指标,明确了针对典型结构病害的合理评价指标;结合大量检测数据的概率统计分析,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通常控制值.结果表明:宜选取轮轨垂向力作为尖轨及心轨降低值偏差的评价指标,基本轨侧、直尖轨侧轮轨垂向力的通常管理值分别为65.0、67.7 kN;宜选取车体横向加速度作为尖轨及心轨不足位移偏差的评价指标,车体横向加速度的通常管理值为0.05g.

    高速道岔结构不平顺数值模拟降低值偏差不足位移

    高频列车荷载作用下板式无砟轨道垂向应力衰减特性

    王彬宇岳朝阳刘卫星王志璇...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并为确定动力系数取值提供参考,以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LS-DYNA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速度级时车轮扁疤和焊缝激励下的轮轨垂向力时频特征,阐明了轮轨垂向力随车速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轨道结构垂向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了轨道结构动力系数并揭示了动力系数沿轨道结构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速在400 km/h内,车轮扁疤不平顺作用下轮轨垂向力主频大于500 Hz,而焊缝不平顺作用下轮轨垂向力存在两个主频,较高的主频大于500 Hz,较低的主频处于(49.9±10)Hz内;高频列车荷载下的轨道垂向应力沿着轨道结构深度衰减明显,轨道板底部的垂向应力约为轨道板顶部的15%,底座板底部的垂向应力约为轨道板顶部的4%;轨道结构动力系数沿轨道结构深度显著降低,在钢轨至轨道板之间衰减约40%,底座板底部动力系数比钢轨上减小约50%.建议适当降低高频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设计和检算动力系数.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动力衰减特性车轮扁疤不平顺焊缝不平顺垂向应力动力系数

    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的线形控制技术

    王胜杰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时,桥梁变形会导致轨道线形变化,影响铺轨质量,须进行线形控制.本文通过调研统计和计算分析,确定须控制轨道线形的桥型及跨度,然后分析了桥面、底座板和轨面线形的设计方法及控制措施,其中对轨面线形的控制提出了三种方法,并逐一分析其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跨度128 m及以下的桥梁无须采取线形控制措施;中等跨度刚性桥上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时应采取线形控制措施,而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时可通过轨道精调进行调整;对于柔性斜拉桥,均应采取线形控制措施.桥面施工预拱度的计算不宜计入活载及铺轨完成后收缩徐变产生的变形.设置轨面预拱度和调整轨道施工步骤均适用于变形小的桥梁,大跨度桥宜采用等量压重的措施.应在桥面附属二期荷载施工完毕后再铺设桥上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后再次复测CP Ⅲ点,用于精调轨枕/轨道板的标高.

    桥梁变形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线形控制CPⅢ点预拱度

    重载铁路钢轨抗疲劳型面的设计与应用

    张平许强周宇姚心弦...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轮轨接触关系,基于三次插值样条曲线方法,通过降低钢轨轨肩-轨距边廓形,设计了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抗疲劳型面.结合重载运输条件下的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根据接触点位置、轮轨接触斑面积、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磨耗指数等参数,确定了重载铁路钢轨打磨铣磨基准型面并进行现场应用.基准型面为:钢轨轨肩-轨距边廓形降低的起点在由轨顶中心向近轨距边方向移动5 mm的位置,廓形改变范围覆盖起点至轨距边侧磨点,改变范围内最大廓形弧面下降量出现在轨顶中心向轨距边26 mm处,且最大弧面下降量为0.6、0.7 m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基准型面使得轮轨垂向、横向力均有所降低,轮轨接触关系改善,接触点位置稳定;预测的裂纹萌生寿命延长了16.3%~47.2%,满足改善车辆运行状态、延长重载铁路钢轨使用寿命等需求.

    重载铁路轮轨关系模型仿真现场试验钢轨抗疲劳型面滚动接触疲劳钢轨打磨

    准池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防治措施

    周杰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准池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进行防治,本文首先利用UM软件建立三车编组C80货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柔性轨道模型,联合创建基于contact程序的钢轨磨耗模型.选取神池南特大桥上行线K177+050.438—K178+951.984曲线段,计算不同超高、摩擦因数、轨底坡下的钢轨磨耗,进而提出小半径曲线线路参数改善方案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钢轨磨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小,模型合理;曲线段的超高、摩擦因数及轨底坡对钢轨磨耗分布和幅值都有影响,其中超高和轨底坡的影响更为显著;准池铁路小半径曲线段轨道超高设为40 mm,内轨轨底坡设为1/20,外轨轨底坡设为1/30,可以有效缓解其钢轨磨耗.

    重载铁路钢轨磨耗数值模拟超高轨底坡摩擦因数

    高吞吐量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实时处理技术

    危倩杨森赵一馨姚莉...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基于5G传输的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检测数据实时处理需求,提出融合分布式流处理平台Apache Kafka(简称Kafka)和分布式处理引擎Apache Flink(简称Flink)的高吞吐量实时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基于Kafka构建实时检测数据仓库,实现对实时检测数据的有序快速读取与存储;以Flink作为实时计算引擎,实现高吞吐量数据流下对检测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为缩短实时检测数据关联台账数据的时间,提出基于时空索引的台账关联方法.通过对综合检测列车采集的实时检测数据的处理,证明了所提方法能确保高吞吐量数据流下数据处理稳定高效进行,且实时检测数据平均处理时间在1 min以内,能满足地面工作人员对综合检测列车检测设备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需求.

    高速铁路实时数据处理架构试验研究基础设施检测数据KafkaFlink

    考虑双重非线性的梁-柱结构荷载-变形预测解析方法

    韩旭李万恒李鹏飞肖建宇...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梁-柱结构的服役荷载主要形式以轴力产生的偏压荷载以及垂直于梁柱结构轴线的服役荷载为主.目前,针对细长结构压弯耦合荷载导致的稳定性问题,主要采用2种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即特征值法和荷载-挠度法.由于实际桥梁构件存在一定的几何缺陷和材料刚度退化,采用忽略非线性的特征值法会高估承载能力.以任意截面形式组成的简支梁为例,基于Ritz法,并结合能量平衡条件,分别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简支梁-柱结构在偏压荷载和多种竖向作用耦合作用下的第二类稳定解析分析模型,并建立了不同初始缺陷的变截约束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相比较,二者吻合良好.建立的解析模型可以精确考虑双重非线性的二阶效应.

    梁-柱结构双重非线性服役性能Ritz法偏心受压荷载荷载-变形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