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唐萌

双月刊

1671-7562

xdyx@pub.seu.edu.cn

025-83272479,83272481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现代医学/Journal Moder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现代医学》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999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现代医学》是一本综合性医学刊物,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现代医学》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8.00元/期,48.00元/年,邮发代号28-69,全国各地邮局订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区域、跨海拔远程输送及诊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疗效及并发症观察研究

    胡晓虹郭晓峰吉炜黄娟...
    248-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跨地理区域、跨海拔气候远程输送及诊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模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前往西藏对 3 个县区的 2 800 名儿童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随后组织了跨越3 000 km的远距离输送,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西藏当地社保和社会慈善机构共同提供诊疗经费支持,手术由上海、福建两地的专家共同主刀,术后观察相关不良事件,复查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结果:共筛选出 19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位年龄 6 岁,男性患儿 10例;包括房间隔缺损10 例,动脉导管未闭4 例,室间隔缺损4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 例;在整个远程和长时间的接送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患儿或家属的不良事件.6 例房间隔缺损及 4 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进行了介入封堵术治疗,4 例房间隔缺损、4 例室间隔缺损及1 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进行了心外科开胸手术.所有患儿术后复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4.7%±7.1%,与术前LVEF(68.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动脉压力(28.3±8.3)mmHg,低于术前(37.7±13.4)mmHg(P<0.05).进行介入治疗的患儿术后心电图PR间期为(130.3±16.3)ms,与术前(126.0±15.2)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RS间期(77.4±7.7)ms与术前(81.6±10.3)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手术后 1~2d出现了短暂的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症状,但1 周后完全康复.其他患儿在手术后恢复良好,2 周后安全返回西藏.结论:由于地区发展差异,某些地区的医疗条件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当地儿童先心病的诊疗需求.通过将患儿远程输送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治疗,取得了预期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先天性心脏病西藏高原诊疗模式医疗援助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DVT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张沫蒋仁莲吴修建周书娅...
    25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和预防DVT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 1 日,使用Stata17.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 篇文献,提取25 项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 =1.81,95%CI 1.24~2.63)、肥胖(OR =3.02,95%CI 2.10~4.34)、骨折至入院时间延长(OR =1.28,95%CI 1.12~1.45)、术前D-二聚体水平增高(OR =1.94,95%CI 1.57~2.38)、白蛋白水平降低(OR = 1.68,95%CI 1.43~1.97)、糖尿病(OR =2.05,95%CI 1.40~2.98)、合并症数量≥3 个(OR =2.16,95%CI 1.36~3.42)、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史(OR =3.01,95%CI 3.00~3.03)、合并周围血管疾病史(OR =2.68,95%CI 1.46~4.94)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较多,但所纳入文献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因此今后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转子间骨折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围术期危险因素Meta分析

    河北某市雾霾天气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

    姚向晖周君孔令辉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雾霾天气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研究雾霾对小学生健康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靠近钢铁工业园的区域为污染区,靠近城市环城水系的区域为清洁区,监测全年空气质量情况.分别抽取两区域小学学校,对学生进行生长发育情况的调查.比较两区域学生患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情况.结果:清洁区空气质量(AQI 指数为 64.8±32.4)明显优于污染区(AQI 指数为 153.5±104.5),生活于污染区的学生身高[(142.0±28.3)cm]、体重[(43.6±18.3)kg]等基础发育数据与清洁区学生的身高[(145.6±25.4)cm]和体重[(45.2±15.6)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年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患病方面发病率(分别为 19.6%、6.3%、19.6%)高于清洁区学生(分别为10.3%、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雾霾高发的冬季,清洁区学生患病率明显低于污染区学生,最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疾病上.结论:雾霾天气对小学生的健康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上,容易儿童引起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

    雾霾小学生健康状况影响

    血脂异常对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张皓王志勇胡彩红刘蒙利...
    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血脂异常对南京市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18 岁以上社区糖尿病患者5 663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结果:5 663 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为39.8%(95%CI 38.5%~41.1%),其中血脂正常患者控制率为 43.5%(95%CI 41.6%~45.4%),血脂异常患者控制率为 36.6%(95%CI 34.9%~38.3%).经调整年龄、性别、城乡、受教育水平、职业、高血压、吸烟、饮酒、体质指数、体力活动、糖尿病家族史和规律服药后,血脂异常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是血脂正常者的 0.70 倍(95%CI 0.62~0.79,P<0.001).进一步按性别、城乡和是否规律使用降糖药分层分析显示,各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情况一致.结论:血脂异常会降低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

    血脂异常血糖控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

    脑梗死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漆何秀杨柳马丽夏云...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对降低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选择具有康复护理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经过两轮专家的咨询及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指标体系.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23 年1 月至6 月收治的9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干预组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两轮函询完整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3、0.97,Kendall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75、0.28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指标筛选的标准为变异系数≤0.25,最终将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集确定为42 项(一级指标7 项、二级指标20 项、三级指标15 项).应用性研究显示,干预组的康复护理质量、吞咽功能改善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应用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可以为护理人员评价其工作的有效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不断完善自身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有利于减少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充分体现优质护理的独特价值,具有临床运用和推广意义.

    脑梗死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德尔菲法吞咽障碍误吸

    新媒体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范舒宜顾伟刘燕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新媒体的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 年至2021 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519 例行腺样体扁桃体内镜下切除术的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引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占比、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发热、出血、咳嗽流涕的情况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长也均低于对照组,护士技术满意度、护士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并发呕吐、扁桃体水肿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新媒体的快速康复护理可降低儿童腺样体扁桃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长,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新媒体快速康复护理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替妥木单抗治疗甲状腺眼病

    王渭鉴陈慧王妙
    28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替妥木单抗(Teprotumumab)是完全人源性免疫球蛋白G1(IgG1)的单克隆抗体,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结合,阻断其激活和信息传递.Teprotumumab于 2020 年 1 月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成为首个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眼病(TED)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表明,相较于安慰剂,Teprotumumab能显著改善患者眼球突出度、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及生活质量.其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痉挛、高血糖和耳毒性等.

    替妥木单抗甲状腺眼病中重度活动性IgG1单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复合体综述

    ERCC6L在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

    陈宗裕杨萌吕涵文周...
    286-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ERCC6L是一种新发现的DNA解旋酶,也被称为PLK1 相互作用检查点解旋酶(PICH).它最初在小鼠组织中被鉴定,并属于SNF2 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PLK1 的底物,ERCC6L在控制细胞有丝分裂中扮演重要角色.很多研究报道了ERCC6L在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的情况.ERCC6L的异常表达可以通过促凋亡因子抑制细胞增殖或诱导凋亡.然而,由于肿瘤环境的差异和不同肿瘤复杂的调控机制,ERCC6L对不同肿瘤的进展影响也不尽相同.在某些肿瘤中,高表达的ERCC6L可能促进肿瘤的转移,而在其他肿瘤中,高表达的 ERCC6L 则可能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不同的肿瘤环境中,ERCC6L通过多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复杂而不同的作用.因此,ERCC6L不仅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转移生物标志物,还可能成为研究肿瘤细胞代谢机制和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靶点.本文作者综述了ERCC6L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机制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ERCC6L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为深入理解ERCC6L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ERCC6L肿瘤机制转移生物标志物体外体内综述

    SOX30抑癌基因在肺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胡丹丹李琪
    2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癌基因的 DNA 甲基化在致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性别决定区(SRY)相关高迁移率盒 30(SOX3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SOX30 基因甲基化可导致其生物功能的沉默,对肺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疗效均有重要影响.SOX30 表达水平与肺腺癌的早期转移密切相关.去甲基化处理可重新恢复肺腺癌细胞SOX30 的表达.通过研究SOX30 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SOX30 去甲基化对肺腺癌治疗的影响,可能为肺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肺腺癌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盒30基因DNA甲基化去甲基化转移综述

    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进展

    束菊霞张爱华
    296-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异常、过度或同步放电所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抗癫痫发作药物常被用于儿童癫痫的一线治疗,但研究表明有25%~35%的癫痫患儿使用了两种及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成为了难治性癫痫患者,这表明更多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亟需应用于临床.本文作者详细叙述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最新治疗进展,并就未来可能具有发展前景的潜在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难治性癫痫治疗进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