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唐萌

双月刊

1671-7562

xdyx@pub.seu.edu.cn

025-83272479,83272481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现代医学/Journal Moder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现代医学》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999年荣获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现代医学》是一本综合性医学刊物,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现代医学》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8.00元/期,48.00元/年,邮发代号28-69,全国各地邮局订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老年人群脂质蓄积指数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关系研究

    丁有红吴洵覃玉苏健...
    515-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LAP等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对糖尿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项目的基线数据.将2021 年5 月—2023 年5 月参与调查的109 735 例糖尿病新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 进行 χ2检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LAP对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 LAP 对糖尿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以LAP Q1 组为参照,LAP Q2 组、Q3 组和Q4 组糖尿病发生风险逐渐增高,OR分别为 1.643(95%CI 1.494~1.806)、2.624(95%CI 2.401~2.866)、5.034(95%CI 4.633~5.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LAP预测糖尿病罹患风险的AUC(0.680)高于体质指数、腰围、腰高比和腰臀比的AUC(P<0.01).男性和女性人群LAP预测糖尿病罹患风险的AUC分别为0.656 和0.704,均高于体质指数、腰围、腰高比和腰臀比的AUC(P<0.01).结论:LAP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其预测作用优于体质指数、腰围、腰高比和腰臀比等传统肥胖指标.此外,LAP对于女性糖尿病的判断价值高于男性.

    脂质蓄积指数糖尿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肥胖指标

    血流感染来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和毒力基因的分析

    王婧婧毛旭建赵莹杜强...
    52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分析血流感染(BSI)来源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和毒力基因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 年12 月到 2023 年 6 月常州市某三甲医院BSI来源Ab菌株 25 株进行WGS,使用基因组流行病学中心(CGE)的ResFinder4.0 程序解析其耐药基因,R软件制作热图;在PubMLST(https:∥pubmlst.org/)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CSIPhylogeny1.4 和FigTreev1.4.4 软件绘制最大似然树(MLT),用ITOL(https:∥itol.embl.de)工具美化并分析其同源性,SPSS 26.0 软件分析不同毒力基因耐药性差异.结果:25 株Ab有20 株属我国常见的ST2,其余为ST2266、ST25、ST106、ST1917、ST1641.25 株Ab 共检测出 28 种获得性耐药基因.25 株菌株均携带blaADC-25,除编号为S1、S4、S10、S12、S24 这5 株菌株,其余均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OXA-23和blaOXA-66,每个菌株的耐药基因分布不同,其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被携带的菌株数量最多.25 株Ab均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包括外膜孔蛋白、脂多糖、生物膜、外排泵、磷脂酶等毒力因子.毒力基因abaI、galE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在部分抗生素中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Ab的耐药性、毒力特征复杂多样,携带不同毒力基因的菌株之间耐药性存在差异.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基于Lasso回归的老年卒中后疲劳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杨金盘马秋平刘裕君张佳琳...
    530-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急性期发生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IS患者急性期发生PSF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评价模型预测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0 月至 2023年10 月于南宁市某2 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IS患者共438 例(训练集330 例,验证集108 例).应用Lasso回归筛选预测变量,并根据筛选的预测变量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模型的列线图.模型的验证和评估主要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并根据决策曲线分析(DCA)法评价该模型的实际临床净收益.结果:基于Lasso回归惩罚收缩方法筛选出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卒中史、规律锻炼4 个预测变量,进一步构建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高龄、糖尿病史、既往卒中史是发生PSF的危险因素,规律锻炼是发生PSF的保护因素(P<0.05).内外部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效能较优,训练集AUC为0.836(95%CI 0.792~0.880),灵敏度为73.0%,特异度为83.6%,约登指数为0.566;验证集AUC为0.798(95%CI 0.712~0.884),灵敏度为82.0%,特异度为68.1%,约登指数为0.501;H-L检验(训练集χ2 =10.452,P =0.235;验证集χ2 =7.042,P =0.425)均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拟合度,DCA结果显示当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为0.10~0.94 和 0.18~0.99 时,该模型临床有效性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老年IS患者急性期发生PSF及实施预防性护理提供借鉴.

    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后疲劳预测模型

    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王海宁孙婷婷陈晓艳秦涛...
    537-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相关基因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HNSCC差异表达的GPCRs相关基因,并通过Cox和Lasso算法筛选得到8 个关键预测基因.使用R软件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更短,死亡率更高,癌组织中的CD8+ T细胞浸润水平更差(P<0.001).风险评分模型1、3、5 年OS的AUC分别为0.669、0.723 和0.681.在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间隔期(PFI)方面,生存患者的风险评分均低于死亡患者(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和年龄是影响HNS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纳入风险评分和年龄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际参考线的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风险评分模型和列线图模型均有助于提升 1年、3 年、5 年的临床净收益.结论:由8 个GPCRs相关基因组成的HNSCC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为HNSCC的预后预测和临床治疗风险分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预后模型风险评分癌症基因组图谱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的Meta分析

    张晓娜罗琳陈强
    54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乳腺癌肝转移(BCLM)患者的不同年限总生存率(OS)、完全消融率(CA)、局部复发率(LTP),以期获得PRFA治疗BCLM的临床疗效的循证医学相关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 年9月以来关于PRFA治疗BCLM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依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献,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利用Stata 15.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 项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PRFA治疗BCLM患者为312 例,1、2、3、5 年OS分别为 86%、57%、56%、33%,CA为94%,LTP为16%.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PRFA治疗BCLM具有良好的疗效.

    乳腺癌肝转移射频消融Meta分析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衰弱患者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程敏甘皓月宁莉萍史菲菲...
    55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衰弱患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衰弱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 年7 月.由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 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 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705 例患者,涉及11 种干预方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Fried衰弱量表方面,累计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八段锦、太极拳、舞蹈训练、Kinect运动游戏训练、多组分运动、小组功能力量训练、常规活动.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方块踏步运动、多组分运动、舞蹈训练、常规活动.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多组分运动、小组功能力量训练、常规活动.在起立-行走计时实验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多组分运动、Kinect运动游戏训练、八段锦、阻力训练、方块踏步运动、小组功能力量训练、机器人辅助平衡训练、常规活动.在握力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太极拳+阻力训练、振动训练、Kinect运动游戏训练、多组分运动、八段锦、阻力训练、舞蹈训练、小组功能力量训练、常规活动.在步速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Kinect运动游戏训练、多组分运动、阻力训练、常规活动.在30s椅子坐站测试方面,SUCRA值的排序结果为方块踏步运动、太极拳、阻力训练、多组分运动、常规活动.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在改善老年衰弱方面,八段锦、方块踏步运动、多组分运动、太极拳+阻力训练、Kinect运动游戏训练可能是最优的运动干预方式,建议未来开展更多的研究进行论证.

    衰弱老年人运动临床疗效网状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推拿联合自制中药治疗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冯袁辉孙颖田爱钊高芳...
    559-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自制中药治疗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2022年在某医院接受中医治疗的147 例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针灸推拿基础上联合自制的中药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指标、实验室炎症指标、心理状态评估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和显效的比例为94.36%,高于对照组的86.84%(P = 0.040);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等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9,P =0.666);干预后3 个月,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90 项(SCL-90)总分为(140.20±4.55)分,低于对照组的(157.00±5.28)分(P<0.0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健康教育及治疗结局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表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推拿中药联合治疗

    多维度干预模式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手机成瘾中的应用

    侯春婷陈兆红王洋赵威威...
    56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干预模式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手机成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1-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收治的180 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手机成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9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干预模式.采用手机使用时长、手机成瘾指数(MPAI)、青少年手机成瘾度量表(MPA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机使用时长[(2.37±1.27)h vs.(6.93±2.92)h]、MPAI评分[(26.99±6.38)分vs.(43.37±10.22)分]、MPATS评分[(41.62±5.41)分vs.(47.28±5.98)分]、SAS评分[(56.07±11.36)分vs.(55.17±9.21)分]和 SDS 评分[(48.89±7.96)分 vs.(49.40±11.39)分]均显著减少(t = 14.815,15.205,6.659,6.469,5.570,P<0.05),试验组QLSCA评分[(137.14±10.56)分vs.(144.99±10.75)分]显著降低(t =4.942,P<0.05).结论:多维度干预模式可改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手机成瘾程度,有助于缓解焦虑与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康复.

    青少年情绪障碍手机成瘾多维度干预模式

    非药物干预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改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李萌周雪梅赵莉华张鑫...
    571-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非药物干预方法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万方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 年7 月1 日.两名研究者独立使用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 进行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 项干预性研究,包括13 种非药物干预方式,共2 743 例老年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多组分运动相比,双重任务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SMD =-2.64,95%CI-4.88~-0.40,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口服营养补充(SMD =4.02,95%CI 1.58~6.45,P<0.05)、有氧运动(SMD =3.36,95%CI 0.27~6.45,P<0.05)、双重任务训练(SMD =4.43,95%CI 1.01~7.85,P<0.05)、有氧联合抗阻运动(SMD =-3.44,95%CI-6.78~-0.11,P<0.05)、高强度间歇训练(SMD =-5.28,95%CI-9.87~-0.69,P<0.05)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衰弱状态.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显示,双重任务训练和口服营养补充是改善老年人认知衰弱状态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方式.结论:在改善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双重任务训练是目前最优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口服营养补充在改善躯体衰弱状态方面效果最佳,因此在实施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认知衰弱时可优先考虑应用以上干预方式.

    老年认知衰弱非药物干预网状Meta分析

    常州在校藏族学生中结核分枝杆菌强阳性潜伏感染状况调查

    张兴李晨冯彬吴玉姣...
    5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常州地区藏族初高中学生结核潜伏感染(LTBI)的流行现状,为探索学校内高负担地区学生的结核病管理以及实施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内注射法(Mantoux法)进行结核菌潜伏感染检测,收集2023 年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和奔牛高中两所学校内的藏族学生进行筛查获得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本次筛查共调查500 例,获得480 份有效数据,有效率为96%.共筛查出PPD强阳性学生58 例,强阳性率12.08%.男性PPD强阳性率高于女性,农村学生PPD阳性率较高,有既往结核病史的学生筛查出PPD强阳性率高于既往无结核病史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族学生的结核病潜伏感染负担较重,应将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学生作为筛查的重点对象.

    结核菌潜伏感染藏族学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