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相邻深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三维性状分析

    李锦
    739-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相邻基坑工程频繁出现,与独立基坑工程相比,相邻基坑开挖的相互作用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产生影响,使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形和周围环境影响等更加复杂.以江西省九江市某调蓄池及就地处理站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相邻深基坑不同开挖方式的影响,并从土体变形、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周边环境影响等角度对比相邻基坑同步开挖与分步开挖方案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同步开挖对坑间地表的沉降更为不利,若采用分步开挖,沉降可减小18%左右;②在不同开挖方式下,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相近,围护桩的整体弯矩差异不大;③对于既有管道的沉降,分步开挖更为不利,最大沉降发生在单个基坑开挖完毕后,若采用同步开挖,管道沉降可减小28.6%左右.④对于建筑物的沉降,同步开挖情形下,最大沉降发生于靠近调蓄池侧;分步开挖下,最大沉降发生于靠近就地处理站侧.

    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同步开挖环境影响分析数值模拟

    综合物探方法在某市政道路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张恒孟宝华
    746-749,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探方法被越来越多应用在岩溶勘察上,物探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高密度电法、瞬态面波法、电磁波CT探测、地质雷达等.鉴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单一物探方法难以充分满足勘察要求,为了克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多种物探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这些不足,结合传统钻探互为补充验证,成为目前岩溶勘察的可靠选项.通过地质钻孔揭露地层与物探成果相互印证,结果基本相符,充分证实了多种物探手段结合的科学性、高效性.在复杂的岩溶地质环境下,采取综合物探手段,可减少盲目按照规范布孔造成的疏漏.

    岩溶勘察高密度电法瞬态面波法钻探物探

    "桩墙合一"支护结构协同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宏伟杨光煜谢亮
    750-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汉市某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桩墙合一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机理,讨论了传力板带截面尺寸的变化对桩墙合一支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与传统支护桩支护结构相比,"桩墙合一"支护结构中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降低51.89%,地下外墙最大水平位移也显著减小.②在永久使用阶段中,相对于传统支护桩支护结构,"桩墙合一"支护结构中地下室外墙弯矩降低59.88%.③传力板带截面尺寸的变化对"桩墙合一"支护结构影响较小,在满足有效传力及施工间距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传力板带的宽度或厚度,节省建筑材料及工程成本.

    桩墙合一支护结构数值模拟传力板带力学性能

    小煤窑采空区场地综合勘察及治理措施建议

    王刘文王彤标陈金宏潘显威...
    75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煤窑多为无证开采、无开采规划、无采矿资料,具有开采深度小、采空区分布复杂、隐蔽性高的特点,查明其分布特征及影响范围是工程重点难点.以某电厂主厂区小煤窑采空区场地为例,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干扰因素、前期资料收集情况等,采用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波反射法和孔内电法CT等综合物探手段进行小煤窑采空区勘察,并为治理措施提供建议.地基检测结果表明,采取的治理措施效果良好,说明综合勘察法在小煤窑采空区勘察中适用性较强,能为治理设计提供有力依据,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小煤窑采空区综合勘察法治理措施电厂

    某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师建锋唐辉张瑞松董晨凡...
    760-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加筋土挡墙发生变形破坏的机理,通过不扰动试样进行室内试验,重点分析含水量增加对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的影响机理,并采用数值模拟验算了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后填土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饱和抗剪强度相比天然状态大幅降低,饱和抗剪强度随干密度的减小而降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稳定性满足要求,但在降雨入渗工况下挡墙中上部会发生较大变形;诱发该加筋土挡墙变形破坏的机理为排水不畅的墙体因雨水渗入墙后填土导致墙后填土含水量增加后性质劣化,引起挡墙主动土压力增加继而导致挡墙中上部侧向变形增大.

    加筋土挡墙含水量抗剪强度土压力

    堆坡造景技术在岗身地貌中的应用研究

    吴衡
    765-769,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岗身地貌情况复杂,因受江、海、湖、沼等侵蚀冲刷和沉积,还有高岗和低岗之分,如何控制岗地土体的不均匀沉降是重要问题之一.以上海西郊别墅区项目中的堆坡造景技术为例,通过概述项目研究背景、透析岗地堆坡问题,在简述项目营造组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方案设计的论证过程.其中,堆坡造景技术的全过程论证,还包括计算方法的比选论证、破坏性试验的论证、潜在风险问题的论证、桩基抗风险设计、以及竣工沉降变化等事项.研究岗地条件下的抗风险设计,也对软地基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岗身地貌堆坡造景桩基设计

    武汉软土深基坑钢管斜支撑抢险加固设计案例

    胡科韩帅太俊张劼...
    770-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在武汉地区长江一级阶地软土深基坑工程中出现的突发桩体位移过大情况,提供抢险加固案例,说明了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工况实施的重要性.当出现险情后,需要对原支护体系的变形受力特性及监测数据进行研判,推测支护结构出险原因,分析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后桩身情况,并结合现场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固处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及时遏制了险情的进一步恶化,全过程的监测数据分析充分验证了抢险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案例充分证明了按照设计工况实施的必要性,对改进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今后防止类似险情的发生提供参考.

    软土基坑斜支撑抢险数值分析

    重庆城轨快线大跨三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方法研究

    邓如勇
    775-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城轨快线15号线九曲河东站~重光站区间三连拱隧道建设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开挖工法在三连拱隧道施工中的适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三连拱隧道采用边洞法、中洞法及导洞法施工造成地表最大沉降不超过5.56 mm;对地表沉降控制效果,导洞法最优,边洞法次之,中洞法最差;隧道施工围岩塑性区主要分布在边洞拱墙外侧及中洞拱肩及拱脚区域,拱肩系统锚杆均贯穿主要塑性应变区域,具有较好的锚固作用,拱顶系统锚杆设计可适当进行优化;综合比较4种开挖工法在地层变形控制、材料消耗、施工难易程度方面的优劣,结合实际情况,推荐采用边洞法进行三连拱隧道施工.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三连拱隧道施工工法变形控制设计优化

    水泥土桩内置PRC管桩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冯仲文
    78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桩具有造价低、施工快、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特别是PRC管桩配置了预应力钢筋及普通钢筋,其抗剪承载力及抗弯承载力更高,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针对管桩施工过程中的挤土问题,结合珠海市金发工业区更新项目,介绍了在富水厚砂层地区采用三轴搅拌桩内置PRC管桩的一种支护设计方案,并对现场施工工艺、开挖情况及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工程实践表明:三轴搅拌桩内置管桩工艺能解决管桩施工引起的挤土问题,满足基坑开挖的止水要求并保证了周边环境的安全,值得同类基坑工程参考.

    水泥土桩PRC管桩深大基坑止水帷幕

    废弃石场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东部红花岭石场为例

    李明罗晓彬黄敏
    785-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市目前有多处废弃矿山存在地质环境问题,以深圳市龙岗区东部红花岭石场为例,通过对采石场现状边坡破坏特征、植被分布、水土流失等进行野外调查,详细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采石场边坡提出清坡、SNS主动防护网+锚杆、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锚杆、排水等综合加固措施,地质环境恢复采用格构间堆生态袋、植生槽种植爬藤灌木、喷混植生复绿等方案.对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边坡变形已趋于稳定,采石场环境得到恢复,该治理方案切实可行,可为同类废弃石场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废弃石场稳定性分析绿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