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章永林

月刊

1008-7974

thsywk@126.com thsyld@126.com

0435-3208109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白山满族刺绣特征与流变研究

    王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留存有大量满族民间刺绣。这块土地经历了多次大的人口迁徙,这对满族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但从留存实物的种类、技艺方法上,很难总结满族刺绣的特点。通过对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这些在历史上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与满族相近的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后发现,满族刺绣起源于结实耐磨的缝补工艺,又在发展过程中将剪、缝、纹饰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北方民族民间刺绣艺术。满族刺绣在传承发展中逐渐融入外来文化的色彩观、价值观,因此造型、色彩、针法、绣技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当我们理清这一发展脉络时,便会惊讶和感叹满族原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长白山满族刺绣艺术特征造型体系传承流变

    "双减"政策:深层逻辑、现实挑战与治理之道

    邢振江柴佳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亟待解决,新时期出台的"双减"政策是我国针对基础教育中多年存在的顽疾打出的一记重拳,"双减"政策的逻辑体现在回归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反对内卷化竞争以及促进教育公平,"双减"政策在直指教育顽疾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一是教育公平面临压力,二是标本兼治尚待努力,三是政策落实有待加强,四是家长因对政策不解而形成新的焦虑。为顺利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应在战略层面做到保障公平性条件、促进教育公共性构建;在主体层面做到多方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推进政策落地;在制度层面做到认清"标"与"本",实现"标""本"兼治;在路径层面做到积极探索,为落实政策保驾护航。

    "双减"政策义务教育校外培训减负

    《盛京时报》的宣传与阅读——基于报刊阅读史视角的考察

    王秀艳王安紫钰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刊是日本在近代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从报刊阅读史视角来看,以《盛京时报》为代表的日系中文报刊通过订阅、零售、政治摊派等方式进行空间拓殖,以达到在物理层面接近更多读者的目的;通过辛辣的时评言论、多样的征稿方式和读编互动"招徕"与"灌输"读者,从而实现精神层面对读者的文化殖民。一部分读者在阅读后产生了"追慕殖民"的阅读反应,还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感高的读者能够清醒认识到日本人的殖民意图并进行殊途同归的"反抗殖民"实践,体现了当时国人面对文化殖民的反抗意识。

    日系中文报刊文化殖民报刊阅读史《盛京时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文化的构成要素、精神资源与示范引领路径

    周玉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文化生成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构成要素看,新乡贤文化由主体要素、精神要素、语境要素构成。从精神资源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基因奠定价值选择,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绘就精神底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因涵养时代品格。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新乡贤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知识引领、精神引领、价值引领,实现乡村文化知识生产、精神再造和价值转型,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新乡贤文化新乡贤精神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困境与推进策略

    付翠莲李思思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切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仍会面临主观认知和客观认同"双重缺乏"、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城市生存成本压力大与职业技能匮乏等困境。因此,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要以社区为载体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融入度;以政策保障缓和市民化过程的个人成本为导向,优化政府出台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培育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转移人口为目标,实现培训内容同社会需求相匹配,技能难度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相平衡,全方位多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是当前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现实路径。

    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财政转移支付

    东北地区濒临消亡的鲁西南支边户方言岛概述

    欧阳国亮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言岛是一种语言现象,其形成多与移民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农民因支边垦荒移民东北人口达百万之多,大部分来自鲁西南地区,于是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在黑龙江境内形成了众多的移民聚居群落。由于这些群落内部通行鲁西南方言,在地理上呈点状分布并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因此形成了方言岛群。当地群众把方言岛内的方言称之为支边户土话。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看,该方言依然保留了典型的鲁西南方言特征,属于中原官话。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代移民渐渐老去,从第二代移民开始多已改用东北方言,这表明东北的支边户方言岛实际上处于濒危状态。面对方言岛的语言生态问题,应采用技术手段对其语料进行系统整理和采集,建立方言有声档案,典藏于后世。

    东北地区移民中原官话方言岛语言生态

    互动语言学视域下列举类语块"连??都/也??"的隐性列举功能

    李薇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互动语言学理论,考察列举类语块"连……都/也……"的隐性列举功能。列举类语块"连……都/也……"是一个激活装置,通过与列举标记搭配的预设触发语能够激活出语境所赋予的隐性列举项。"连"可以标记言者认知域中的极端列举项,与"都/也"共同参与标识完成隐性列举功能。二者在各自线性序列管辖域管辖不同极量事物和事件,传达特定的互动语气,相关的隐性列举信息是互动双方在动态语境中通过语用推理获得的。列举类语块"连……都/也……"中的XP与VP之间形成"列举—行为"的事理关联,即"连"后的极端列举项(XP)与后续行为(VP)存在事理上的关联,并体现出主观情感立场。

    连……都/也……隐性列举列举项激活

    基于语料库的老舍小说去欧化现象考察

    王乐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欧化现象是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形成研究的重要领域。老舍作为重要的现代作家,其小说中的欧化现象很早便引起了学者注意。随着欧化研究逐步深入,去欧化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借助语料库,该研究对老舍1929-1961年间的小说进行考察后发现,老舍小说中存在去欧化现象,即代词"它"、介词"当"的使用频率先上升后下降;代词"它"指代对象、句法功能先增多后减少;"当……时候"结构容量先扩增后缩减;连词"或(者、是)"所衔成分的结构容量先扩增后缩减。这些历时变化揭示了去欧化现象发生在不同层面,且与欧化共存。

    欧化去欧化语料库

    英语边缘虚词granted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

    张宏国吴媛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英语共时平面,granted有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形容词及边缘虚词用法。从历时角度看,granted的用法由最初动词过去式逐步由实到虚演变为边缘虚词,是语法化的结果。隐喻、重新分析、主观性和主观化是granted语言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边缘虚词granted语义演变语法化

    英语with复合结构赏析助力思辨性读写探索

    赵军强张小丽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英语中常见的一类复合结构,with结构聚合多重信息,体现英语长难句的特征。具有包容性、能动性和体验性的思辨性读写能力提升离不开对with复合结构的识别、推敲、加工和赏析。文中用具体实例分析with复合结构在表达复杂内容、传递多层含义等传情达意方面的独特功能,并且阐释英语with复合结构赏析助力思辨性读写的逻辑关系。为了能够精准地思辨性理解英语长难句,学习者需要捕捉英语语言微妙之处,品味语言魅力,养成语言输出时使用with复合结构的习惯,实现英语读写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with复合结构思辨性读写长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