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韩培俊

双月刊

1008-3197

tjjskj@vip.sina.com

022-23663733/23673280-80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3号增1号建交中心1708室

天津建设科技/Journal Tianjin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建设科技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坚持为建设系统广大科技人员服务的宗旨,紧密围绕天津市建设系统的科技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主要刊载建筑业、建材业、市政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五大行业的科技成果、学术论文、重点工程、推广项目、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及政策法规等,并介绍各专业的科技发展趋向以及国内外建设科技发展动态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源数据融合的交通走廊交通流量分析

    陈军舰刘春生王晓晗胡封疆...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交通流量采集手段的不足,利用多源数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交通走廊的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客车和货车的交通流量存在周变化和日变化趋势,客车流量周五最高,货车流量相对平均;客车交通流量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而货车交通流量则全天比较均匀;不同省份和城市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占比存在差异;交通枢纽的交通流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线方向的流量最大.

    多源数据融合交通走廊交通流量多角度分析高速公路

    基于运营的轨道交通车站通过能力及关键控制点研究

    朱小军周玉军吴丽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精细化车站客运组织,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安全有序出行,提出通过计算车站各部位通过能力识别车站关键控制点位的方法,先分析车站进站流程,再分别计算了车站出入口通过能力、车站安检通过能力、车站站厅至站台双向输送能力、车站换乘通道双向输送能力、车站自动售检票(AFC)通过能力、车站各部位有效面积容纳人数共6项通过能力,在此基础上绘制站厅层控制点位分析图,识别了8个车站运营管理关键控制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运组织通过能力

    高速铁路平面基础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

    王冰琰贾斌斌吕子丰吴晓华...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面精密控制网工程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对后续施工起决定性作用.以某新建高速铁路平面基础控制网复测为例,介绍了复测方案,对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对平差成果使用坐标较差、坐标较差相对精度指标进行观测精度评定,测量成果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相关规定.

    高速铁路平面基础控制网复测精度分析

    近接隧锚协同受力机理及合理施工工序研究

    石海洋李硕李文涛师启龙...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复杂地质及工程条件下,近隧道大桥主缆锚碇与隧道施工顺序,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基于缆力增大法,分析研究了隧道式锚碇结构承载安全特性、近接隧道与隧道式锚碇相互作用机理及施工工序等.结果表明:锚塞体抗拔安全系数>2.0,围岩稳定安全系数>4.0,满足规范要求,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加强隧道式锚碇洞室支护强度,降低施工对围岩扰动不利影响;在下部隧道施工完成后,开始上部隧道式锚碇的施工工序,可降低近接施工对隧道式锚碇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小先行施工隧道受力,对于锚塞体结构受力是科学合理的.

    主缆锚碇隧道受力机理

    爆破施工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朱鹏海大鹏郑杰王小强...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隧道爆破开挖成洞过程中爆破荷载对隧址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工程边坡仅在重力荷载下的稳定性作出初判,进而分别对炸药量100、10、1 kg爆破时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爆破施工中需关注坡脚位移,以防止坡体结构失稳.

    爆破施工边坡稳定性隧道

    盖挖逆作法基坑生产性抽水试验施工工艺探讨

    李果遥马涛王静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基坑在顶板施工并覆土完成后,需要进行生产性抽水试验,以地铁项目为例,采用降水井内预置的振弦式孔隙水压计的施工工艺,从而换算出坑内降水井水位变化情况,以保证生产性抽水试验的顺利进行.

    盖挖逆作法抽水试验基坑降水振弦式孔隙水压计地铁

    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线切改中的应用

    张鑫旺李兵刘蒙马永生...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前期管线切改、交通导行等制约地铁建设进程的因素,利用BIM技术建立管线切改、交通导行模型,将二维图纸三维化、可视化,通过对城市管线切改及交通导行情况进行仿真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管线切改交通导行BIM模型地铁

    渔港升级改造水工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李晓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不同波浪要素条件下防浪堤的稳定性问题,以山东省海阳市顺鑫渔港升级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建立水工断面物理模拟试验模型,研究3种不同水工断面的稳定性及堤前最大底流速.结果表明,在极端高水位,H1% 规则波及H13% 不规则波波浪作用下,断面A(顶高程7.7 m)胸墙不稳定,越浪量较大,其余工况断面胸墙、护面块体及护底块石均保持稳定;在极端高水位、设计高水位及设计低水位,H1%、H5% 和H13% 规则波及不规则波波浪作用下,断面C(顶高程8.5 m)和断面B(顶高程8.5 m)各结构构件均保持稳定;A断面、B断面和C断面的最大堤前底流速可达3.8 m/s,对应的护底块石稳定质量在150~400 kg,与试验观察结果相符.

    防波堤渔港升级改造物理模型试验水工断面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系杆拱桥吊杆损伤识别研究

    周帅锟吴飞羊
    37-3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损伤识别研究中往往不能对系杆拱桥吊杆损伤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凭借系杆拱桥有限元实例模型,提出基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桥梁吊杆损伤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发现:系杆拱桥损伤前后挠度影响线曲率差值可以对损伤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曲率差值突变位置就是桥梁损伤位置;灰色相关系数和桥梁损伤程度成反比且具有一定鲁棒性,灰色相关系数越大,则损伤程度越小.

    系杆拱桥损伤识别挠度影响线灰色系统理论

    双塔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技术方案比选

    周跃张百泉蔡铁臣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渭河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主桥钢斜塔施工环境和结构特点,对主塔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主塔划分为23个节段,采用分段吊装的方案快速进行主塔施工,通过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悬臂拼装、支架法拼装及同步安装部分斜拉索方案关键施工工序下的塔根部应力及塔的最大变形,发现同步张拉索方案主塔根部应力和顶部变形均比无支架法大幅度降低,与支架法方案相比除Y向变形外其余方向变形减小.

    无背索斜拉桥钢主塔悬臂拼装支架法拼装同步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