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姜陆

季刊

1008-8822

beifangmeishu@gmail.com

022-26241506

300141

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4号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CHSSCD
查看更多>>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研究和探讨我院各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理论问题,立足“北方”面向全国,通过探讨北方美术界存在的问题引发对中国美术创作问题和美术教育问题更深层的思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性"与"技术性":基于董其昌视角的中国文人画创作理论愿景

    曹贵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其昌是一位在中国文人画史上影响至深的重量级人物,对其关于文人画的美学理论主张,我们不应只是片面地依据其某一阶段的片言只语进行判定,而应以更宏观的视角,从其一生的艺术实践和体悟中加以全方位的探赜、归纳和总结.董氏的文人画创作理论愿景,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文人画美学主张,即追求一种"有道有技"的在"神品"基础上进而升华到"逸品"的绘画理想.光有技术性,未免太俗气;而光有文化性,又难免流于"墨戏".因此,具体言之,董氏的绘画审美理想是以王维为鼻祖、以董源为实际领袖、以"米家父子"和"元四家"为中坚的"文化性"(文学性,以王维为尚)和"技术性"(造型、笔墨,以董源为宗)两者兼而有之的阴柔中和的美学旨趣.

    董其昌文人画理论愿景有道有技

    虚构想象与技术反思:思辨设计的概念、历史与特征问题

    马丽媛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兴设计方法,思辨设计以提问式、反思式的虚构想象替代解答式、功能性的"实体"设计,打破传统设计范式与规则,近年来在国内外设计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当前对设计引领性和创新性的强调为引,通过对思辨设计的历史溯源,及其与批判性设计的词义辨析,总结提出其在借助物理道具进行非现实美学构建,及针对技术未来发展向公众提问并进行负面反思两个方面的特征,指出思辨设计在观众参与效度、终极目标乌托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物理道具场景虚构技术反思设计之疑

    新丑设计: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丑转向与实践

    张泽怡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丑陋设计"在视觉上的风暴兴起,平面设计领域经历了一场审丑转向.这种转向以旧丑为基础,将否定性和非理性作为现代艺术的核心内容.每一段先锋艺术的背后,都隐藏着艺术观念的发展和变化,而"丑"的概念正是从绘画领域逐渐延伸至平面设计,从而引发了这场变革.文章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审丑转向基础上,徐徐深入,分析新丑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归纳出其艺术特征,窥探新丑设计中丑的价值.

    新丑平面设计现代艺术

    ERIH模式视角下天津近代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开发策略研究

    赵欣如单琳琳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ERIH(欧洲工业遗产之路)这一成功旅游模式的研究分析,探讨其对于天津地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文化传播分析和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本文系统分析了天津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可行性措施,在天津的工业遗产中选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锚点,再通过连接这些锚点提出区域路线和主题路线的具体设想和实施策略.同时,构建工业遗产的线上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完备的旅游设施和信息.

    ERIH(欧洲工业遗产之路)天津近代工业遗产旅游线上旅游信息平台

    系统论视角下作为本土文化符号的澳洲博物馆文创研究——以10所澳洲博物馆为例

    曾光张琪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系统论视角,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10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旨在探讨这些文创产品如何作为本土文化符号,在传播和保护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征、设计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及这些产品在社会中的传播效应进行系统化分析,研究揭示了文创产品不仅有益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更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中起到桥梁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博物馆文献资料分析及与博物馆店员的访谈,本文构建了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系统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土著文化元素的融入程度和文化传播路径.主要发现表明,澳洲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将土著文化的象征性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土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促进了文化的持续活力与创新.此外,系统论的应用为理解文创产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在文化传播与保护过程中考虑整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的重要性.

    澳洲博物馆文创产品系统论文化符号文化传播土著文化

    从电影"叙事"与"反叙事"探索景观设计教学引导

    方雯婷冯亚星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叙事"与"反叙事"既是电影中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行为方式,又是两种本质与目的相同,但结构与关注点不同的有效性动作策略.鉴于以往景观设计教学的单一模式化特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新教改中以借鉴其理论与方式为突破点,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更合理的、以受众为设计服务对象的思维体系,从动态影像化的设计视点培养景观设计的空间编排能力,以及建立多元层级的设计结构模式.

    电影叙事电影反叙事景观设计教学思路引导

    真诚质朴、仁心温厚——傅乃琳先生的教学与艺术创作历程

    岳杨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乃琳先生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即对天津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家.作为油画教学的拓荒者,她辛劳耕耘,将一生奉献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教学.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傅乃琳先生四十余年的教学与艺术创作历程进行梳理,以四个阶段分别介绍其在教学与艺术创作方面真诚质朴的追求与所取得的成就,回顾她坚韧谦和、仁心温厚的师德风范.

    傅乃琳教学与创作生涯天津美术学院油画教学

    红色校史铸魂育人路径探析——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

    陈秋实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校史是高校校史最鲜明的底色,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加强红色校史资源建设、打造红色校史文化场域、红色校史融入课堂教学、多措并举构建工作矩阵、组织红色校史主题创作、馆校合作共筑育人合力是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重要路径.

    红色校史铸魂育人路径

    西方当代雕塑中的日常物品是怎样创造隐喻的?

    郑舒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代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颠覆着传统.许多艺术家选择与时代密切相关的材料来进行创作,随着现成品艺术自20世纪形成以来,以日常物品为材料的作品也大量出现.区别于传统艺术材料的是,这些物品在艺术品中被赋予了超出其本身的含义或不同的解读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这便是它们所赋予的隐喻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当代雕塑中使用日常物品作为艺术材料的三种不同创作方式,以探讨在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下,它们如何通过隐喻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自己.

    当代艺术雕塑隐喻综合材料现成品艺术

    镜子与自画像——虚实转换下的观看与表达

    赵艳妮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镜子使主体有机会不断地介入本质与表象的辩证关系中,产生新的视角,它是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联结.镜子既可以展示不可见的空间,扩大视觉范围,制造幻境,也可以通过相似性造成主体的异化,成就客观视角的全新体验.镜子的出现让画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者,他们操纵镜像、凸显自我,获得有形的主体,形成无形的观念,进而挖掘镜像背后不可感知的分身.

    镜子自画像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