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姚家新

双月刊

1005-0000

xb@tjus.edu.cn

022-23012636

300381

天津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体育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正式改为双月刊。1992年以来,本刊一直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1996—2003年连续5次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1996、1999、2001、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199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三等奖(体育院校学报中首次获此奖项的期刊之一)。2001年首批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建的“中国期刊方阵”(全国8900多种期刊中仅入选728家期刊,本刊为体育院校学报中惟一一家入选期刊)。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全国仅有60种高校学报获此殊荣)。 2000年在体育期刊中率先被CA(美国《化学文摘》)[本刊为该检索机构收录的惟一一家国内体育期刊]、AJ(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为来源刊,同年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2002年被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为来源刊。1996年始,被加拿大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收录。1997年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随之上网,并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还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

    鲍巨彬
    573-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滞因进行审视与分析.研究得出,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为协同机制、中华体育精神为价值引领是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支持;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的价值塑造,团结协作、奉献担当的精神内涵,礼仪规范、遵纪守法的品德修养,追求卓越、拼搏进取的体育本质是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元素挖掘的根本遵循.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内容构成具有多元化、实效性、专业性特点,提出了确保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突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项群化特点、规范课程思政教学文件、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教学设计.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

    体卫融合深度服务老年群体常见慢性疾病防治的实践思考

    李治刘天宇邬建卫陈子超...
    58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群体年龄跨度达 40 年以上,三高、痴呆、中风、骨质疏松、慢阻肺等常见疾病既是老年群体健康的转折点,也是该群体医疗费用激增的触发点,而体育运动、医疗卫生均对这类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体卫融合深度服务老年群体常见慢性疾病防治亟需推进.通过医院调研及文献分析发现,体卫融合服务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防治的相关实践体现在体卫融合体量巨大且需求多元、融合机制正在推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特色模式不时出现.与此同时,也存在体卫融合防治技术普及度低复制难,重治轻防厚医轻体长期存在,服务供给粗放多精准少,安全性、有效性、自觉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强化医学引领,促使体卫融合破壁融合共生;立足主动健康,统筹体卫防治模式相融相成;密切部门协同,推动体卫融合建设共荣共赢;坚持承古拓今,实现体卫融合与现代技术互鉴互促.

    健康中国体卫融合老年群体慢性疾病

    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逻辑理路、基本框架与推进方略

    刘振耿涛刘远海柯勇...
    58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运用文献归纳、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维度阐述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构建逻辑,明确体卫养融合是破解当前我国老龄化困局之需.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指导下,将"积极老龄化""运动是良医"等理论运用于养老服务,构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基本框架,充分发挥物质、健康、精神三位一体价值功能,进而提出体卫融合养老模式的推进方略:政府兜底,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协调性;科技助力,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效益性;环境营造,提高体卫融合养老模式普及性.

    体卫融合养老模式健康养老人口老龄化

    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

    张长念徐晓东张晓张长思...
    596-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抓住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文化强国等战略机遇,对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机遇、现实挑战和推进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话语权有待进一步增强、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健康的发展需求亟需提升、固有的文化思维亟待消弭等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困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以多元发展的体育理念,彰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强国中的作用;以普及提高的教育主线,优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配置;以跨界融合的健康导向,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格局;以"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开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希冀为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体育强国文化强国

    集体记忆的建构——基于新疆兵团军垦体育口述史的考察

    杨冠强杨凯王智慧
    60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集体记忆的构建逻辑,洞察"小故事"与"大社会"之间的关联机制,遵循"故事—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传统,采用口述史访谈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对新疆兵团军垦体育的集体记忆进行考察,进一步勾勒出集体记忆"自下而上"实现"小故事与大社会"联结模型.个体基于我"动"故我在,实现身体在微观层面的自我确认,并基于价值信念对身体进行规训,在交往记忆中实现个体运动经验问题化,在中观层面积聚成群体意象,通过代表国家权力的专家系统进行认定,最终完成军垦集体记忆的建构.苦行的身体,家国同构的信仰与栖居的"记忆之场"共同促成集体记忆的建构.既有研究中,经验层面存在"时空在场"维度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文化阐释框架的毁坏而引起"记忆氛围"消失.由集体记忆理论进行对话来推进理论至经验研究的演绎进程,进一步丰富集体记忆研究的成果.

    集体记忆军垦体育口述史家国同构时空在场

    聚组训练研究前沿:结构类型、训练效应与作用机理

    钟军余银王喻琪赵逸青...
    612-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组训练作为抗阻训练的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已引起理论与实践界深入关注,但有关聚组训练的结构类型、理论基础、与传统抗阻训练的效果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等都有待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现有研究表明:聚组训练主要包括组内间歇结构、重复间休息式结构、组间休息重分配结构、休息暂停结构和等比休息结构 5 种;不论是在急性还是长期训练效应上,与传统抗阻训练相比,其在爆发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动作速度保持等方面的积极效应相对明显;其效应机理主要与聚组训练结构方式所导致的能量消耗与恢复过程变化、神经—肌肉疲劳与恢复效果改变,练习过程中动作机械性能的改善以及主观疲劳感明显下降等有直接关系.

    聚组训练抗阻训练训练效应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