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统计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统计与管理
统计与管理

宋辉

双月刊

1674-537X

hbtjxx@163.com

0311-87045971-6402

050051

石家庄市合作路312号

统计与管理/Journal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CHSSCD
查看更多>>统计与管理是一份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成为广大读者获取社会经济的捷径、了解省情省力的窗口。办刊宗旨:面向读者、立足统计、反映经济、服务社会。读者对象:全国统计系统、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居民消费的内需统计研究

    宋杏婵张汝飞温春峰李彩芳...
    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贯彻落实扩内需强消费要求,必须准确把握内需现状,开拓潜力,精准施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联合河北地质大学,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开展居民消费潜力专题调研,利用2013年以来河北省各市消费数据构建消费结构模型,对居民消费情况及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对居民消费影响主要因素依次为收入、消费率、消费结构、通货膨胀等.针对影响消费抑制内需的问题,提出促增收改善预期,夯实消费基础;稳定消费信心,提高消费能力;提振服务消费,推动以旧换新;建设统一市场,保障物价平稳等建议.

    居民消费居民收入内需结构消费结构模型

    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张煜嘉邵言波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31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质生产力和科研强度都能显著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科研强度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能间接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新质生产力和科研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均大于直接效应,对邻近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第四,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区域更为显著,并且新质生产力在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地区并不显著.故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应该因地制宜.

    新质生产力科研强度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发展的时空演进及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

    杜焱周亦文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选取2008-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双循环发展水平指数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并运用静态与动态SDM模型分析双循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双循环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周边省域的发展,但各省发展层级间多级跨越难以实现.双循环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从整体看,双循环发展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在长期效应中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本文研究为把握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总体时空规律,精准施策提升区域双循环水平并助推经济增长提供了参考.

    双循环发展经济增长SDM模型溢出效应

    云南脱贫地区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付双双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家长作为教育服务的真正消费者,其对幼儿园保教质量高低的感受将有助于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与改进.为此,本文研究采用问卷法与焦点访谈法调查了云南脱贫地区农村948名幼儿家长的满意度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差异分析,结果发现脱贫地区农村幼儿家长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其中师幼关系满意度最高,教学内容满意度最低;家长满意度受民族特性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且家园沟通与幼儿发展对家长总满意度正向预测作用较大.就此,提出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相关建议.

    满意度保教质量幼儿家长脱贫地区

    女性手机成瘾现状调查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刘宝丹韦晓冰麦安向阳...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成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因素.本文针对出现的女性手机成瘾现状,基于2024年社区女性智能手机使用成瘾问卷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广东省S市20岁及以上女性手机使用情况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以期改善女性手机成瘾的状态.研究发现:20-30岁年龄段女性手机使用频率最高,46.2%女性存在手机成瘾情况;职业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女性相较于其他职业在手机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手机成瘾率明显低于其他职业女性;不同社区、不同学历与女性手机成瘾问题则无明显相关性.根据调研结果,本文从社会工作介入角度提供以下介入建议:增强社区女性社会交往,促进女性支持网络建立,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注重兴趣培养,引导女性将更多时间精力投放在自我增值上;制定发展目标,协助女性建立生涯规划,并做好时间管理;深层干预治疗,帮助手机成瘾女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信心等.通过多维度的干预和预防,引导女性群体理性使用手机,减少手机成瘾的状况,提高手机使用管理的能力与信心,营造良性手机使用氛围.

    手机成瘾调查研究社会工作干预

    人才强省视域下中部地区人才引育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董黎明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竞争愈来愈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各省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育政策,加大了人才引育力度.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人才吸引力、人才培育力和人才产出力三个子维度15个具体指标的人才引育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的人才引育力进行客观评价,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评测了三个子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从城市环境、医疗、消费和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人才引育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人才引育力的对策建议.

    人才强省人才引育力耦合协调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互联网使用对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文传浩王若滕祥河薛琴...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老生代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借助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促进社会融入是切实保障老生代农民工共享数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文章利用CGSS(2017)数据,采用OLS、PSM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等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提升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自致努力水平和增加风险偏好促进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越好的社会信任环境和社会法制环境越能增加互联网使用对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正向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存在拉大老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社会融入差距的风险,相比社会融入较低的农民工,互联网使用对具有较高社会融入水平的农民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快推动互联网适老化建设的步伐,充分保障农民工能更好地享有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数字红利和信息红利,帮助老生代农民工自立于互联网技术浪潮.

    互联网使用老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媒体使用、环境幸福效能感与居民身心健康

    杨楠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的背景下,本文利用CGSS 2021年数据将环境幸福效能感分为环境自我认同、环境效能感、垃圾分类意愿和幸福感,通过有序Logit模型、OLS回归模型、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等分别研究媒体使用、环境幸福效能感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使用、环境效能感和幸福感对居民身体健康具有正向影响,媒体使用和幸福感对居民心理健康具有正向影响,环境自我认同和垃圾分类意愿对居民身心健康均无显著性影响;媒体使用和环境幸福效能感在个人经济、家庭经济、性别和婚姻状况上具有异质性;环境效能感和幸福感在媒体使用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并且环境效能感对居民身体健康具有调节作用.通过研究揭示了环境因素和幸福感在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通过优化环境和增进个人福祉,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为构建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媒体环境幸福健康

    城市韧性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8座城市为例

    曾恒王骞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韧性城市,实现碳排放效率有效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长江经济带108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城市韧性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空间上围绕"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韧性水平更高、发展更快.2.碳排放效率增长波动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平缓增长3个阶段;空间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较好,形成省会城市联合扩散、带动发展的格局.3.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型集中在"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周围,高低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零散分布在重庆、贵阳、昆明中心城市及周围.

    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碳排放效率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

    文化适应压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行为影响研究

    陈超祁登菊胡西武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三江源的16个县和格尔木的唐古拉山镇52个生态移民村2023年的1086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整合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分析文化适应压力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经济发展压力、文化发展压力、社会发展压力和环境发展压力都对定居态度有负面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压力和文化发展压力对定居态度的影响是显著的;(2)定居意愿、经济发展压力和文化发展压力均对定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经济发展压力对定居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经济发展压力对定居意愿与定居行为之间关系起中介作用.进而本研究建议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下,应采取措施减缓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压力,稳定三江源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

    三江源生态移民文化适应压力定居行为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