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吴剑桐王晓宇苏楷涵张石英...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整理中医药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局指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临床试验设计及构建核心结局指标集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中医药治疗 ASD 的 RCTs 文献,通过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汇总结局指标及其测量工具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纳入72项研究,总样本量为5 207例,单项研究样本量为18~169例,治疗周期为30 d~10个月;12项研究报告了 ASD的中医辨证分型,64项研究报告了 ASD的西医诊断标准,17项研究报告了中医诊断标准;有41项研究进行了疗效评价,共使用了 13种有效率测量工具.所有研究一共涉及54个结局指标,归类进入8个指标域:临床有效率1项;中医病证类1项;症状/体征类共有35项;理化检测类13项,生活质量类3项,安全性事件类1项,远期预后和经济学评估未评估.单项RCT报告指标最少有1个,最多达8个,所有54个结局指标共应用259次,结局指标应用最多的是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CARS),共计50次,其次是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共报道了 45次,临床有效率指标共报道了 41次.[结论]中医药治疗ASD的RCTs结局指标应用现状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着试验设计方法学的不足,结局指标数量、选择的差异性大、疗效指标设计要素多,忽视不良结局指标、中医药特色指标不足等问题.研究者在遴选结局指标时,应对各种量表和临床疗效参考标准的质量及其适用性进行合理评估,注重中医病证特点,并选用权威可靠工具,助力构建中医药治疗ASD的核心指标集.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结局指标

    《医学衷中参西录》常用组药及用药特色探讨

    刘焕凯王中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名医张锡纯熟读经典,深谙岐黄之旨,中西合参,不拘泥前人之言,临证运用经方及中药有着独到的见解.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不仅创立了众多名方,而且在书各篇中论述了众多对药、角药等药物组合,用之临床往往有着减药增效之功.文章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常用对角药以及用药特色进行了总结阐述.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组药用药特色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主于补泻者为君"组方特点辨析

    黄羚高莹梁硕丁图南...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医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有诸多经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其组方理论的研究尚不完整.载于"诸药五味五行互含文"章节的"主于补泻者为君"理论是否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核心组方理论,这种结构与形式如何体现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体用化合?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实证研究法辨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主于补泻者为君"理论,认为"主于补泻者为君"句原卷所载内容系援引《黄帝内经》之语."主于补泻者为君"组方理论特点为在《黄帝内经》君臣佐使理论的基础上以味成方.有助于解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理论奥秘,为丰富方剂学处方法研究提供新思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理论君臣佐使苦欲补泻

    芦丁对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张冠楠牛丕莲井瑞欣石新卫...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芦丁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纤维化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TGF-β1诱导的CFs细胞模型,设置组别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细胞)、模型组(含10 ng/mL TGF-β1+细胞)、阳性对照组(10 ng/mL TGF-β1+10 μmol/L 卡托普利和细胞)和给药组(10 ng/mL TGF-β1+200 µg/mL的芦丁和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纤连蛋白(FN)、胶原蛋白Ⅰ(Collage Ⅰ)、胶原蛋白Ⅲ(Collage Ⅲ)、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Acta2、Vim、FN、Col Ⅰ 1a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关键蛋白α-SMA的表达及定位来探究芦丁对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影响.[结果]用TGF-β1诱导CFs后,成功激活Vim、FN、Collage Ⅰ、Collage Ⅲ、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200 μg/mL芦丁干预后,抑制了 Vim、FN、Collage Ⅰ、Collage Ⅲ、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的激活从而缓解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模型组中α-SMA绿色荧光强度显著增强;200 μg/mL芦丁组与模型组相比,α-SMA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200 μg/mL芦丁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Vim、FN、Collage Ⅰ、Collage Ⅲ、α-SMA以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从而缓解心肌纤维化.

    芦丁心肌纤维化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

    橙皮苷调控mTOR/HIF-1α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李淼李瑞杨晓芳丰文君...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橙皮苷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SV40 MES-13细胞,依次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甘露醇组(30 mmol/L甘露醇处理)、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不同剂量橙皮苷组(30 mmol/L、60 mmol/L橙皮苷处理)、60 mmol/L橙皮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60 mmol/L橙皮苷、100 ng/mL IGF-1处理),噻唑蓝(MTT)及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自噬相关基因 5(ATG5)mRNA 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p-PI3K、p-Akt、p-mTOR、PI3K、Akt、mTOR、HIF-1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露醇组吸光度值、EdU阳性率、TNF-α、1L-1β水平、凋亡率、LC3、p62、ATG5 mRNA 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IF-1α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诱导细胞后,吸光度值、EdU 阳性率、TNF-α、IL-1β 水平、p62 mRNA 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IF-1α表达较对照组、甘露醇组显著增加,凋亡率、LC3、ATG5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不同剂量的橙皮苷处理后,吸光度值、EdU 阳性率、TNF-α、IL-1β 水平、p62 mRNA 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IF-1α表达较高糖组显著降低,凋亡率、LC3、ATG5 mRNA表达显著增加,组间有差异(P<0.05),60 mmol/L橙皮苷联合IGF-1处理细胞,吸光度值、EdU 阳性率、TNF-α、IL-1β 水平、p62 mRNA 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HIF-1α表达较60 mmol/L橙皮苷单独处理显著增加,凋亡率、LC3、ATG5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橙皮苷调控mTOR/HIF-1α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抑制其增殖.

    橙皮苷mTOR/HIF-1α通路高糖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

    白芍总苷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郑婧任水明高倩高婧...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级BALB/C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9只)、白芍总苷(TGP)低剂量组(10只)、TGP中剂量组(9只)、TGP高剂量组(10只)及西药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建立ITP动物模型,建模后24 h TGP低、中及高剂量组均灌胃100 mg/kg、200 g/kg及400 mg/kg的TGP溶液,西药组灌胃5 mg/kg的醋酸泼尼松,其余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建模前、建模后24 h、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3周、干预4周时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全称调节性T细胞(Teg)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及脾组织病理形态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建模24 h及干预1周,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3周及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计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组间比较血小板计数逐渐升高,存在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reg百分比降低,Th17百分比、肝指数及脾指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reg百分比升高,Th17百分比、肝指数及脾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10、TGF-β1降低,IL-17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IL-10、TGF-β1升高,IL-17降低(P<0.05).IL-17在TGP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TGP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L-17在TGP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无差异(P>0.05)o[结论]白芍总苷可改善慢性ITP小鼠免疫功能,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脾损伤.

    白芍总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免疫血小板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醒脑治瘫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谭培艺田光欧阳慧子柴士伟...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药复方醒脑治瘫胶囊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气虚血瘀型中风,但其整体药理学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实验验证手段探索醒脑治瘫胶囊的整体药理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中医药信息数据库(TCM-ID)中醒脑治瘫胶囊各味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30%,类药性大于0.18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DrugBank、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中检索气虚血瘀型中风对应的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醒脑治瘫胶囊中药-活性成分-气虚血瘀型中风潜在靶点网络;使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软件进行靶点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作用模式分析;评价醒脑治瘫胶囊提取物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生存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出的部分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PTGS2、PTGS1、HSP90AA1、NCOA2、ADRB2、CHRM1等靶点是醒脑治瘫胶囊发挥药效的潜在主要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化合物是醒脑治瘫胶囊发挥药理作用的潜在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显示木犀草素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槲皮素与环氧合酶-2(PTGS2)、黄芩素与M1受体(CHRM1)、隐丹参酮与环氧合酶-1(PTGS1)具有潜在的结合可能.醒脑治瘫胶囊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修复OGD/R对SH-SY5Y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生存率,降低LDH释放率,并能下调OGD/R引起的细胞PTGS2/PTGS1/HSP90AA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实验验证为阐明醒脑治瘫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和整体药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醒脑治瘫胶囊气虚血瘀中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刺五加注射液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研究

    郭金明付永涛索大伟江旗琳...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刺五加注射液(ASI)调控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DKD小鼠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SI(75 mg/kg)组、ASI(75 mg/kg)+瑞沙托维(TAK-242,TLR4 抑制剂,0.5 mg/kg)组和 ASI(75 mg/kg)+脂多糖(LPS,TLR4激动剂,10 mg/kg)组,每组10只.持续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和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量(24hUTP)、尿酸(UA)、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称量体质量、肾脏质量并计算肾脏系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马森(Masson)染色和末端标记法(TUNEL)检查肾纤维化和肾细胞凋亡,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TLR4、NF-κB p65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LR4、NF-κB p65、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SI 组和 ASI+TAK-242 组小鼠 FBG、24 h UTP、UA、BUN、Scr、肾脏质量、肾脏系数、IL-1β、IL-6、TNF-α均显著降低,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纤维化及肾细胞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肾组织损伤评分、胶原容积分数(CVF)及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显著降低(P<0.05);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0.05).TAK-242能够明显增强ASI对DKD小鼠FBG、肾功能、体质量、肾脏系数、肾组织病变、纤维化、细胞凋亡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LPS则明显逆转ASI对DKD小鼠的上述作用.[结论]ASI具有减轻DKD小鼠肾损伤并改善其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肾纤维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糖尿病肾病刺五加注射液肾损伤TLR4/NF-κB信号通路炎症凋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延缓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作用机制

    舒容丽龚博炀李兆栋谭雅文...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八子补肾胶囊(BZBS)延缓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BZBS治疗AMD的"中药-疾病-关键靶点"可视化关系图,对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BZBS冻干粉干预ARPE-19细胞进行体外实验,通过ROS染色、β-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检测其是否能改善D-gal诱导的ARPE-19细胞衰老,并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信号通路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共获得槲皮素、远志酮A、豆甾醇、花生四烯酸等293个BZBS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出BZBS与AMD的关键靶点58个.体外实验显示,BZBS能有效提高衰老ARPE-19细胞活力,下调活性氧程度,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同时上调自噬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62、LC3的表达(P<0.05).[结论]BZBS可延缓AMD的衰老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信号通路相关.

    八子补肾胶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自噬细胞衰老体外实验视网膜上皮细胞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张峰楠杨昕彤Opoku Bonsu Francisa冷玲...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视力损伤以及失明.研究表明持续性高血糖使线粒体中自由基过度产生、氧化应激增加、血流变异常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从而上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引起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造成组织水肿,细胞功能障碍及凋亡,降低血管壁完整性,增加管腔闭塞和缺血程度,进而引起视网膜结构和功能障碍.目前DR炎症发病机制和抗炎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了解相关炎症标志物在DR中的作用,对预后及预防方法开发,甚至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启示.中药防治慢性病历史悠久,优势明显,在抗炎、缓解氧化应激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DR治疗.文章就有关于DR中炎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通过炎症标志物发挥抗炎治疗的应用进行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