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药类法象"角度解读气机的升降浮沉

    赵洁茹张效科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及药性升降应遵循自然规律,即顺应"神机气立"而得以正常运行.因此"药类法象"是药性升降浮沉的理论基础,可应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促进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引出对临证用药的启发,为理解气机升降理论提供思路.

    药类法象升降浮沉脏腑气机气味厚薄阴阳神机气立

    《针灸和草药(英文)》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322页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临床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周峰薛淑祯赵国桢李博...
    323-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了近 2 年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使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核心结局指标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两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RCTs,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 47 篇RCTs和6篇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3 项研究共报告了569 个结局指标,161 种结局指标,使用频率最高的 15 个结局指标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28d病死率、白介素-6、平均动脉压、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乳酸、不良事件、肿瘤坏死因子-α、CD4、CD8、中医证候积分.[结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的结局指标选取异质性较大,指标离散程度较高;忽视中医特色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结局指标报告不规范,结局指标类型随意转换,指标主次不分,指标存在相似交叉条目;指标测量工具及时点不统一.因此,亟需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合中国临床研究的脓毒症核心结局指标集.

    中医药脓毒症结局指标随机对照试验

    口服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网状Meta分析

    严正马佳崔胤哲许博...
    33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中成药治疗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 2023 年8月中国知网、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八大中英文数据库,搜寻有关中成药治疗T2DOP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偏倚风险评价工具Cochrane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语言完成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27篇文献,包括 6种中成药和 2 930例患者,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方案(CT)均优于常规治疗.糖脉康颗粒+CT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相对较优[OR=1.93,95%CI(1.22,2.75)];金天格胶囊+CT在提高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方面效果较优[MD=0.10,95%CI(0.08,0.14);MD=0.11,95%CI(0.06,0.16);MD=2.58,95%CI(1.82,3.37)];六味地黄丸+CT在降低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效果较佳[MD=-1.53,95%CI(-2.34,-0.77);MD=-1.00,95%CI(-1.64,-0.37)];在安全性方面纳入文献较少无法定量分析,所有治疗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糖脉康颗粒对于T2DOP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金天格胶囊对于T2DOP患者骨密度的改善效果明显,六味地黄丸对T2DOP患者降糖的效果更加明显.因纳入研究存在有限性,所得结论需进一步验证.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王天赐徐传伟蒋永取赵丹...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 98 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 3 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 3 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 2 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95.92%,高于对照组 73.47%(P<0.05).治疗 3 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 3 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 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 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 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温针督脉感觉统合训练脑梗死认知障碍

    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临床观察

    杨菲李鹏武本涛张强...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每组各 40 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桂枝加黄芪汤及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水通道蛋白 1(AQP1)、特应性免疫球蛋白E(I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正五聚蛋白 3(PTX3)表达水平.检测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给予两组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TNSS+TNNS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EOS、IgE含量较西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AQP1、NF-κB、PTX3 含量较西医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较西医组高、鼻阻力较西医组低、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较西医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组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TNSS+TNNSS)较西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RQLQ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为 97.50%,西医组为 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患者,可降低EOS、IgE水平,抑制机体炎症,改善鼻部通气及鼻黏膜纤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RQLQ评分,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桂枝加黄芪汤针刺变应性鼻炎炎症鼻黏膜纤毛功能

    基于VEGF/PI3K/AKT通路探讨消岩汤联合阿帕替尼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牟睿宇李小江牛潇菲廖洋...
    354-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消岩汤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检测消岩汤对MGC-803 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消岩汤对MGC-803 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消岩汤、阿帕替尼及其联合用药作用于MGC-803 细胞后VEGF/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消岩汤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GC-803 细胞的增殖(P<0.05),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 63.56 mg/mL;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 细胞的总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随着消岩汤浓度的增加,MGC-803 细胞的G0/G1 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P<0.05),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升高(P<0.05),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变化不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消岩汤组、阿帕替尼组及其联合用药组的p-PI3K、p-AKT、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VEGFR-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Cleaved Caspase-9 和Bax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相较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对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更强.[结论]消岩汤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S期阻滞,抗胃癌作用机制与其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

    消岩汤MGC-803细胞胃癌VEGF/PI3K/AKT

    参芪补肾活血汤改善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机制初探

    付学敬朱琳朱明喜韩崇涛...
    360-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参芪补肾活血汤对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截除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股骨中段 10 mm皮质骨的方法构建股骨愈合延迟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组(10 mL/kg)、参芪补肾活血汤低剂量组(5 mL/kg),每组 10只,另取 10只健康动物作为空白组.参芪补肾活血汤组按剂量每天灌胃 1 次,持续 4 周,空白组与模型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动物给药完成后收集血清样本与愈伤处骨组织样本,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骨组织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愈伤处骨组织中BMP-2、BMP-7、TGF-β1 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显示,模型组骨组织愈合缓慢,损伤区域明显,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组则出现明显骨痂与骨组织形成.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与组织中BMP-2、BMP-7、TGF-β1 和VEGF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血清与组织中BMP-2、BMP-7、TGF-β1 和VEGF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参芪补肾活血汤具有促进兔股骨愈合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促进BMP-2、BMP-7、TGF-β1 表达,诱导骨缺损区域血管形成.

    骨延迟愈合参芪补肾活血汤BMP-2TGF-β1VEGF

    麝香保心丸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影响

    余玲杨洋段程慧董瑞鸿...
    36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蛋白 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DR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SBP-L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SBP-H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雷帕霉素组(SBP-H+RAP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DR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细胞线粒体形态;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1(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Ⅱ(LC3-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R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细胞间隙变宽,线粒体损伤、肿胀明显,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R组比较,SBP-L组、SBP-H组视网膜细胞结构改善,细胞排列逐渐整齐,细胞水肿减轻,细胞、线粒体形态均趋于正常,线粒体肿胀减轻,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QSTM1/P62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BP-H组相比,SBP-H+RAP组视网膜细胞结构破坏加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线粒体肿胀加重,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DR大鼠线粒体自噬.

    麝香保心丸PINK1/Parkin信号通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线粒体自噬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郑鸿铭胡芝凡黄梦芬陈明榆...
    372-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探究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同时分析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获取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处方数据,利用R语言、SPSS、IBM SPSS Modeler软件对专利复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核心药对的潜在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构建"中药-成分-靶点"及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数据挖掘共纳入中药复方 151 条,中药 352 味,其中高频中药共 26味,关联规则分析共筛出核心药对 76 项,包括中药 7 味,聚类分析共得到 7 类,包括 3 个聚类方,3 个聚类药对及 1 个单药,选取核心药物组合"柴胡-当归-黄芪-党参-白术-升麻"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药物组合核心活性成分 10 个,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甲氧异黄酮、β-谷甾醇、豆甾醇及毛蕊异黄酮,核心作用靶点 14 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FOS(FOS)、原癌基因JUN(JUN)、原癌基因MYC(MY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 3(CAS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抑制蛋白(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雌激素受体(ESR1)、酪氨酸激酶受体 2(ERBB2),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稳定,平均最低结合能为-6.23 kcal/mol.[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多以补益虚损为法,辅以活血通经、舒筋通络等,其核心药物组合"柴胡-当归-黄芪-党参-白术-升麻"主要通过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机制,作用于突触后膜等细胞成分,影响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发挥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EGFR治疗胸腺相关型重症肌无力,可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作用机制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