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减补阳还五汤通过SIRT1途径激活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损伤

    杨帆张晓云高俊侠刘利飞...
    495-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途径激活自噬改善糖尿病肾病(DKD)小鼠肾组织损伤.[方法]将DK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db/m组小鼠作为正常组.给药 8周后,检测小鼠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肾组织Wilms肿瘤基因 1(WT1)、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SIRT1、人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B(LC3B)、自噬相关蛋白 7(Agt7)、自噬受体蛋白p62(P62)、Bcl-2 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1)、B细胞淋巴瘤因子 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同时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干预后,小鼠肾脏病理改变轻于模型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脂(TC、TG)下降,肾功能(BUN、Scr)改善;同时抑制了肾组织P62、Bax、Caspase-3 表达,上调了SIRT1、Beclin-1、Agt7、Bcl-2、LC3B-Ⅱ/LC3B-Ⅰ的表达,并改善了肾组织足细胞标志蛋白WT1、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P<0.05或P<0.01),但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可通过增强DKD小鼠肾脏细胞自噬,并抑制其凋亡,保护足细胞,进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中SIRT1 途径可能是其促进自噬的潜在途径.

    糖尿病肾病加减补阳还五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自噬凋亡

    《天津中医药》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在中医药期刊分级中再次入选T2级期刊

    502页

    UHPLC-MS/MS同时测定清感童饮中6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祁纪鸽张孝莹王丽雯周昆...
    5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清感童饮活性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实验建立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芍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等 6 种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给药清感童饮后,6 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WELCN Ultimate XB-C18 色谱柱(2.1 mm×100 mm,3 μm)分离;流动相为 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进样量 3 μL;流速为0.2 mL/min;柱温 40℃;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正、负离子同时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大鼠血浆样品中各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其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基质效应以及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各成分的t1/2z为1.18~34.12 h,Tmax为0.44~19.33 h,Cmax为9.00~318.09 μg/L,AUC0~t为12.40~15 969.32 h·μg/L,MRT0~t为 2.23~23.19 h.[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适用于清感童饮中甘草次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芍药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清感童饮药代动力学UHPLC-MS/MS血浆

    藏红花素抑制铁死亡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陈晓婷潘保朝王元松苏金浩...
    51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藏红花素(CRO)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并从脂质过氧化与铁死亡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60 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 1 周,HFD继续喂养 8 周,之后链脲霉素(STZ)造模并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铁死亡抑制剂组(铁死亡抑制剂Fer-1,10 mg/kg,灌胃)、低剂量CRO组(CRO 5 mg/kg,灌胃)、中剂量CRO组(CRO 10 mg/kg,灌胃)、高剂量CRO组(CRO 20 mg/kg,灌胃).治疗 8 周后,收集小鼠 24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 24h尿蛋白定量(24 h-UPQ),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4-羟基壬烯醛(4-HNE)水平,评估其肾功能与脂质过氧化水平.对肾脏同一部位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以及TUNEL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以及细胞死亡情况.测定肾组织Fe水平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RT-qPCR)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 3(STEAP3)、转铁蛋白(TF)、重链铁蛋白(FTH1)、轻链铁蛋白(FTL)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PX4)表达情况,以评估CRO对铁死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RO治疗后,DN小鼠Cr、BUN、24 h-UPQ有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好转,MDA、ROS、4-HNE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中TUNEL荧光阳性反应明显减弱,肾组织Fe水平出现不同程度降低,STEAP3 与TF表达下调,FTH1、FTL以及GPX4 蛋白表达上调.[结论]CRO可以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并减轻细胞铁死亡发挥对DN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藏红花素糖尿病肾病脂质过氧化铁死亡

    18β-甘草次酸通过调控PIM1对宫颈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王越张敏谢明水
    517-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 18β-甘草次酸(18β-GA)通过调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位点 1(PIM1)对宫颈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浓度梯度(50、100、150 μmol/L)18β-GA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明场与免疫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形态变化,AutoDock Vina软件对 18β-GA与PIM1 进行分子对接.用 100 μmol/L 18β-GA处理敲低及过表达PIM1 的Hela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蛋白印迹检测蛋白表达变化.以Hela细胞构建裸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 18β-GA实验组与对照组,每日分别灌胃100 mg/kg 18β-GA与等量生理盐水溶液.14 d后取移植瘤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比两组移植瘤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染色与蛋白印迹检测对比移植瘤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18β-GA作用浓度的增加,PIM1、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降低,自噬蛋白Beclin-1 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P<0.05).敲低PIM1 与敲低PIM1 后加18β-GA处理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PIM1、Beclin-1 与BCL-2 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过表达PIM1 与过表达PIM1 后加 18β-GA处理组比较上述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18β-GA可以与PIM1 稳定结合于PHE-100,结合能为-7.3 kcal/mol.18β-GA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IM1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降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进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凋亡蛋白BCL-2 表达,增加Beclin-1 表达(P<0.05).[结论]18β-GA通过抑制PIM1 进而下调BCL-2 促进Beclin-1 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自噬与凋亡,减少裸鼠移植瘤STAT3磷酸化,降低PCNA、IL-6 表达,进而发挥对Hela宫颈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18β-甘草次酸宫颈癌PIM1分子对接

    基于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脑卒中专病库的构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葛泉希李礼孙思涵王文慧...
    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基于区域诊疗数据构建的单病种数据库在中医药领域应用较少,本研究依托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脑卒中专病库,探讨区域诊疗数据从形成专病库到深入挖掘临床问题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缺陷,为后续中医药领域区域诊疗数据下专病库的构建和应用提供参考.专病库构建需要经过跨机构数据采集、整合和治理,同时需兼顾数据安全,以此作为研究开展基础.建设完成后通过描述人群现状和预后情况,总结专病库概况和可开展的研究方向.最后对研究中数据治理、分析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梳理,从方法学角度讨论专病库应用与中医药研究的适配性.专病库覆盖天津市 81 家医院 2016~2020年 24 万首发脑卒中患者诊疗数据,并链接公卫系统死亡登记数据,可进行人群特征分析、发病影响因素探查、诊疗路径优化、预测模型构建和卫生经济学研究.但也存在数据覆盖度不全和记录不完善的问题,并伴随真实世界研究中常出现的各种偏倚,需要在研究设计及方法学应用上加以调整.真实世界下的诊疗数据应用是探索和提升中医药疗效的必由之路,但正如脑卒中专病库展现出的研究优势和不足,数据挖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将研究需求反哺于临床电子病历的记录以提升专病库质量,为承载后续更多高质量的中医药研究奠定基础.

    脑卒中真实世界研究诊疗数据专病库

    中医舌诊现代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月林马贝田鸽王益民...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舌诊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些年来研究者将中医舌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舌象特征进行提取和数字化处理,以及从微观角度探究舌象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本文从舌诊的数字化分析方法、现代组学技术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了研究现状、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为后续的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中医舌诊中医舌诊现代技术舌诊客观化

    基于微生态失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病机制及中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侯梦卉李莹张清钥楚欣莹...
    537-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患者病患部位的微生态发生明显改变,微生态失衡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重点综述了微生态失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治疗情况,旨在更加深入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疗对策,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策略.

    子宫内膜异位症微生态菌群变化发病机制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