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124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作用及针刺干预研究进展

    陈曦李玉姣赵岚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兹海默症(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AD的病因大多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相关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以及各种细胞因子、补体的释放有关.microRNA-124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与许多神经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microRNA-124通过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分化等多种方式在AD中发挥作用.它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对突触可塑性和轴突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AD.因此,探讨microRNA-124在AD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靶向治疗至关重要.针刺治疗AD疗效明确,可能与microRNA-124 调控相关.文章就AD所具有的几个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与microRNA-124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包括老年斑中Aβ的积累、Tau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和突触丧失.综述了microRNA-124 通过靶向不同的基因与调节下游信号在AD中发挥作用,以及针刺治疗AD的可能干预机制,为未来治疗提供新思路.

    阿尔兹海默症microRNA-124针刺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

    基于"治中焦如衡"探讨胃癌前免疫失衡的中医治疗

    王海强吴思雨郑丽红张杨...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胃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升高,将防治关口提前至胃癌前阶段的主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胃癌前病变是多因素、多环节、内外因综合作用下免疫失衡的病理过程,中医结合现代免疫思想,认为胃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正邪交争密切相关.文章基于"治中焦如衡"的法则,探讨中医坚持以"衡"为要,以"平"为纲,通过扶阳抑阳、调气和血、固本祛邪对胃癌前免疫失衡的治疗作用.

    治中焦如衡胃癌前免疫失衡中医治疗

    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

    祝昌昊王耀光赵晰王钰涵...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肾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于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从风邪论治肾脏病已经达成一定共识,而对痰邪与肾脏病的关注略显不足.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密切相关,风邪、痰邪既是肾脏病的发病因素,又可作为病理产物影响肾脏病的预后.文章结合西医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总结,试述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临证思路与治疗体会,以期为制定肾脏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风邪痰邪肾脏病风痰证理论探讨

    从脉象探讨《难经》"阴阳盛虚汗下法"及其临床应用

    陈亚南韩朋朋李亨达韩梦阳...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阳盛虚汗下法"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后世医家对此理解执见不一.两者皆为外感疾病中的危重病证,文章提及从脉象把握"阴阳盛虚汗下法"更易于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即阳虚阴盛脉见浮取小弱或难以触及,沉取应指明显或推筋至骨方得,此时阴寒凝盛而阳虚不能透达,人体气机入多出少,治当温阳发汗,使阳气得助,阴邪得散,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之类;阳盛阴虚脉见浮取应指明显,沉取柔弱或难以动指,此时阳热炽盛而阴津竭乏,人体气机出多入少,治当滋阴攻下,折其阳热,急保阴津,如增液承气汤之类.

    《难经》阴阳盛虚阴阳脉象汗下法气机出入

    王孟英体质思想探微

    王立英姚海强张潞潞李天星...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孟英医案及饮食谱中涉及很多中医体质学的思想及论述.通过研读王孟英的相关著作,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分析、归纳、总结王孟英医理医案中蕴含的体质思想,内容涉及对体质基本原理的认识、对体质综合分型及辨体论治的认识、体质养生调理 3 个方面.王孟英的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且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学习.

    体质思想体质基本原理体质综合分型辨体论治体质养生调理王孟英

    《天津中医药》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在中医药期刊分级中再次入选T2级期刊

    91页

    运用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探析升阳益胃汤

    庄子豪樊一桦辛萍仇文静...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强调以脾胃为升降枢纽,调节其他脏腑气机,使五脏升降有序,百病不生.升阳益胃汤出自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是调理脾胃的经典名方.通过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解析升阳益胃汤的配伍思想,有利于灵活应用该方治疗肝、心、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疾病,以期为临床运用该方提供新思路.

    一气周流升阳益胃汤气机升降黄元御

    关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变更为月刊的通知

    96页

    人物介绍

    封2页

    新年寄语

    张伯礼
    前插3-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