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季刊

1673-9043

xuebaotxd@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天津市教委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实用性,编排规范,栏目新颖丰富多彩,全面报道中医中药教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全面提高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黄帝内经》"气交"理论探析黄芽汤

    王润英梁嘉钰李晓凤钱舒乐...
    57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芽汤乃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开篇首方,有"四维根本""群方之祖"之称.基于《黄帝内经》"气交"理论分析黄芽汤药物配伍法则,认为黄芽汤以甘味辅气补中,以和合于内,辛味与气俱行,以斡旋于中,健中气以运四维,助机体阴阳气交,脏腑和合.临证以"气交"之理审视脏腑气化,可借药物之气化偏性纠正人体气机升降失交,维系自然、人体、药物之间的气化均衡,则临床用药可得法也.

    黄帝内经"气交"理论脏腑气化黄芽汤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辨治

    白康康杨向东郝征竺佳...
    58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普遍认为ITP为巨核细胞产板不良或(和)机体免疫异常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故ITP关键在于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ITP属于中医"血证""紫癜病"范畴,中医对此阐述较多.文章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从生成与破坏角度对ITP的辨治进行探讨,将血小板生成减少与"阴成形"不足相联系,血小板破坏过多与"阳化气"太过相联系,分析得出"血小板生成"属阴精化血范畴,"血小板破坏"属阳气耗散或化物异常范畴,基于此确定将"泻火""滋阴"等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探索辨治ITP提供新思路.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阳化气阴成形泻火滋阴

    从脾、肝、肾"开阖枢"功能浅析儿童脑萎缩合并癫痫证治

    罗婉婷韩斐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脑萎缩属于一类难治性疾病,症状复杂,常合并癫痫.目前,关于脑萎缩合并癫痫的治疗研究报道甚少.文章结合两病的发病机制,试从《黄帝内经》阴阳离合理论出发,以三阴"开阖枢"功能为切入点,涉及脾、肝、肾3 脏,以髓海失充失养、清窍受邪蒙蔽为发病机制,探讨肾、脾、肝脏的功能及其在儿童脑萎缩合并癫痫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三阴开阖枢机失调,则肝、脾、肾功能异常,临证治疗以温通为主,重视少阴枢机作用,枢调则开阖如常,病症得以缓解.

    脑萎缩合并癫痫阴阳离合论开阖枢温通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肖璐许欣宜缪长宏吴芳颖...
    589-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真实环境下"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ACI队列研究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经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均衡混杂因素,匹配因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吞咽困难,设置卡钳值为 0.01,按照 1∶4 的比例进行匹配.随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针灸对老年SAP的发病影响,分析中医证型对SAP的发病影响及针灸对不同证型ACI患者SAP的发病影响.[结果]研究最终选取病例组 48 例、对照组 155 例患者进入研究,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后老年SAP发病风险降低 7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 60~69、70~79、≥80 岁年龄段中,"醒脑开窍"针刺法均是影响SAP发生的显著因素;"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显著降低阴虚风动证ACI患者SAP的发病率[OR=0.12,95%CI(0.05,0.25),P<0.000 1].此外,无论ACI患者是否发生昏迷[基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定义],"醒脑开窍"针刺法均可以减少SAP的发生.[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降低ACI患者SAP的发生率,尤其是对阴虚风动证患者更为明显,预防效果尚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

    卒中相关性肺炎"醒脑开窍"针刺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倾向性评分

    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糖代谢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杨洋
    595-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糖代谢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3年 9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57 例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 57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肾功能指标,并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糖代谢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与治疗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记录治疗期间的肝功能指标及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低于对照组(P<0.05).114 例患者治疗后的糖代谢指标(FPG、2 hPG、HbA1c)、炎症因子指标(hs-CRP、IL-6、TNF-α)分别与治疗后的Scr、BUN、ACR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天氡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糖代谢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尿毒清颗粒糖尿病肾病糖代谢炎症反应

    熊胆粉对2型糖尿病小鼠胆汁酸-肠道菌群轴的影响

    郭梦笑格丁佐王睿瑞刘保成...
    600-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熊胆粉对2 型糖尿病(T2D)小鼠的胆汁酸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T2D小鼠模型.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熊胆粉组,给药 8周,每日 1 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的糖代谢、脂质代谢、肝功能酶、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胆汁酸含量;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法检测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进行糖代谢指标、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熊胆粉预防性给药后,能显著降低T2D小鼠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OGTT AUC)、FINS、HOMA-IR、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肝脏中脱氢石胆酸、23-脱甲脱氧胆酸、猪胆酸和牛磺石胆酸-3-硫酸盐含量(P<0.05).熊胆粉还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血清LBP含量,增加乳球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乳杆菌属不仅和 23-脱甲脱氧胆酸呈正相关,而且与OGTT AUC、FINS和HOMA-IR呈负相关.HOMA-IR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负相关.[结论]熊胆粉可以改善T2D小鼠的糖脂代谢水平,调节胆汁酸水平并重塑肠道菌群.

    熊胆粉2型糖尿病胆汁酸肠道菌群

    基于Nrf2/HO-1通路探究虎杖苷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周芳芳刘宇马双玲李晓倩...
    610-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虎杖苷(PD)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喂养雌性SD大鼠 8 周,雌雄同笼制备孕鼠 84 只,随机分为 7 组(12 只/组):空白组、模型组、PD低、中、高剂量组(30、75、150 mg/kg的PD)、阳性对照组(200 mg/kg盐酸二甲双胍)、抑制剂组[150 mg/kg的PD+30 mg/kg的核转录因子E2 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抑制剂ML385],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妊娠 5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复制GDM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孕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损伤;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Nrf2/HO-1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HOMA-IR、IL-6、IL-1β、TNF-α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升高,ISI、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胰岛数量、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HOMA-IR、IL-6、IL-1β、TNF-α水平、TC、TG、LDL-C、FFA含量降低,ISI、HOMA-β、HDL-C含量、胰岛数量、Nrf2、HO-1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D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阳性对照药物疗效相当;Nrf2/HO-1 通路抑制剂ML385 可以逆转高剂量PD对GDM大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PD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和炎症反应来改善GDM,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 信号通路有关.

    虎杖苷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妊娠期糖尿病作用机制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究参七虫草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炎症反应的影响

    黄丽娜何程殷丽王三凤...
    617-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参七虫草方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炎症反应、延缓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 5组:空白组、模型组、参七虫草方组、吡非尼酮组、精氨酸脱亚胺酶组,每组 28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 4 组大鼠均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M)的方法建立IPF大鼠模型.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予 0.9%氯化钠溶液灌胃,其余 3 组分别予参七虫草方、吡非尼酮灌胃及精氨酸脱亚胺酶腹腔注射,于药物干预第7、14、21、28 天分 4批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Th2、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相对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MEK)、磷酸化ERK(P-ERK)、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活化蛋白酶-1(AP-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蓝色胶原沉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随时间推移,肺纤维化仍逐渐进展.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相同时间点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中Th1/Th2 降低(P<0.05),NKT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血清中TGF-β1 表达水平上升(P<0.01),IL-10 表达水平下降(P<0.01),肺组织中P-MEK、P-ERK、NF-κB p65 及AP-1 的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相同时间点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中Th1/Th2 无明显差异(P>0.05),NKT细胞阳性率降低(P<0.01),血清中TGF-β1 表达水平下降(P<0.01),IL-10表达水平上升(P<0.01),肺组织中P-MEK、P-ERK、NF-κB p65 及AP-1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参七虫草方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提高IPF模型大鼠血清中IL-10 的表达水平,降低TGF-β1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肺组织中NF-κB p65、AP-1 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改善IPF病情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参七虫草方炎症反应胶原沉积

    基于SIRT1/TGF-β1/Smad通路研究健脾固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

    董礼陈晓婷张辉潘保朝...
    625-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健脾固肾化瘀方(JPGS)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效果,并从去乙酰化酶 1(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研究JPGS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60 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 1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并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IRT1 激动剂组(50 mg/kg,灌胃)、低剂量JPGS组(2.4 g/kg,灌胃)、中剂量JPGS组(4.8 g/kg,灌胃)、高剂量JPGS组(9.6 g/kg,灌胃).治疗8周后,收集小鼠 24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进行分析测定.使用试剂盒测定小鼠 24h尿蛋白定量(24 h-UPQ)、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评估肾功能.对肾脏同一部位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EMT相关因子[E-钙黏蛋白(E-cad)、紧密连接蛋白-1(ZO-1)、波形蛋白(VIM)、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以评估JPGS对EMT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 和TGF-β1 蛋白表达水平,以及Smad2、Smad3 磷酸化水平,评估JPGS对SIRT1/TGF-β1/Smad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JPGS治疗后,DKD小鼠Cr、BUN、24 h-UPQ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好转,E-cad、ZO-1 表达升高,VIM、α-SMA表达降低,SIRT1 表达上调,TGF-β1、磷酸化Smad2/Smad2、磷酸化Smad3/Smad3 表达下调.[结论]JPGS可以抑制SIRT1/TGF-β1/Smad通路介导的EMT,以缓解DKD肾损伤.

    健脾固肾化瘀方糖尿病肾病上皮间质转化去乙酰化酶1/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通路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的多中心一致性评价

    杜可西峥李晨张凡...
    63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中医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及临床疗效等多个维度,对《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的方案进行临床一致性评价.[方法]选取不同地域10家三级医院作为评价单位,收集 205例小儿遗尿症患儿病例,采用病例调查分析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小儿遗尿症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内容具有较高一致性,与非指南方案相比,选择指南方案进行治疗的患儿取得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遗尿症的指南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对遗尿症患儿的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药指南小儿遗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