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勘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勘察
铁道勘察

刘家沂

双月刊

1672-7479

tdkc@263.net

010-51823763 51830165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731室

铁道勘察/Journal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查看更多>>《铁道勘察》(双月刊)创办于1975年,原名《铁路航测》,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办的铁路勘察领域唯一的国家正式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我国铁路勘察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及时报道国内外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特别是有关客运专线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义延拓逼近法在基坑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李振昌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坑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内插和预测问题,引入基于广义延拓逼近法的内插模型和外推模型,先推导广义延拓逼近法公式,然后利用某基坑桩顶竖向位移监测点的 10 个月监测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再进行计算分析.基于广义延拓逼近法进行内插分析,采用滑动式算法,研究不同单元域节点数r、延拓域节点数s和逼近函数项数t组合与内插精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当s较大、r和t相对较小且较为接近时,精度相对稳定,r=2、t=3 和s=4 时内插精度达到最高;另外,已知节点数和内插精度之间呈正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广义延拓逼近法的内插模型和外推模型均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级,适用于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

    地铁基坑监测广义延拓逼近法内插模型外推模型误差分析

    高速铁路气动效应对轨旁监测设备安全的影响研究

    魏好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化监测是邻近高铁工程施工期间保障高铁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但轨旁监测设备会对高铁运营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针对高速铁路气动效应对轨旁监测设备安全影响问题,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气动力计算方法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中锚固连接内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方法,计算分析在路基段列车以350 km/h速度运行情况下,气动效应对距离线路中心线3.5m的全站仪、保护箱及监测棱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高铁气动效应影响下,全站仪、保护箱及监测棱镜的锚固螺栓承受的拉力、剪力均小于螺栓钢材破坏受拉、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其锚固基础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均小于混凝土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

    高速铁路气动效应轨旁监测设备安全分析

    站改施工路基沉降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应用

    陈涛
    137-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站改工程站内路基监测需求,及时掌握站改工程施工中路基沉降变化情况,依托某站改施工工程,结合该站改工程的特点,将传统人工监测及常用的 4 种自动化监测手段进行对比,发现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技术成本较低,既能克服站改施工的限制条件,又能顾及设备管理单位的倾向性.通过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技术原理分析,搭建依托该站改工程的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将多个静力水准仪串联形成连通管,实时采集液面高度并传送至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云平台.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按监测频率要求实时获取站改施工营业线路基的沉降变化量,工程结束并经过一个雨季后,累计沉降变化量最大为2.43 mm,未超过预警值±6 mm,显示该站改工程未对路基产生明显影响.

    铁路站改施工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路基

    基于ERDAS APOLLO的铁路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李特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铁路勘测过程中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专业共享,基于 ERDAS APOLLO空间GIS引擎的自动化管理与发布方法,结合铁路勘测不同阶段数据特征,建立了一套数据组织、存储、处理和共享的标准化流程,提出铁路地理信息元数据采集与验证方法,实现了铁路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入库与属性采集.采用B/S模式设计一种融合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的系统架构,用于多源地理信息数据的分发与展示;基于Asp.Net、Vue.js及Cesium框架,以前后端架构分离的方式研发铁路多源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应用.选取总数据量超600 GB的勘测项目作为应用案例,验证系统的数据管理、检核及可视化能力.研究表明,通过自动化的数据管理和服务发布流程,显著降低了数据存储、处理和维护的成本,图属一体化方式可有效提高数据检索效率,增强数据利用价值,满足铁路设计专业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需求.

    铁路ERDASAPOLLO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实景三维技术在山区铁路防洪排查中的应用

    刘孟涵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山区铁路防洪隐患基础数据不全面、防洪工点隐患排查难度大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精度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的铁路防洪隐患排查技术方案,建立高精度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流程与模型优化方法,系统总结实景三维技术在铁路防洪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在南方某铁路开展的实景三维防洪隐患排查应用实践表明,实景三维技术可以为防洪隐患排查提供全要素、立体的地理信息,满足防洪工点全局概览宏观信息和局部详查细节特征的信息获取,解决山区艰险地段人工排查有盲区等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大幅度提高隐患排查效率,同时隐患识别准确度可达到95%以上,显著提升防洪隐患排查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山区铁路倾斜摄影实景三维防洪隐患排查

    基于无人机多模态数据的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系统研发

    陈昱行高至飞胡朝鹏宋国策...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铁路防洪安全巡检的常态化,传统的现场踏勘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防洪隐患排查需求.旨在开发一种集成化的桌面端系统,以提高防洪隐患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无人机多模态数据的集成管理和铁路基础地理信息的融合,解决了隐患定位、概况管理和展示汇报的问题;基于WPF框架,融合Cefsharp和Vue.js技术,可实现三维场景与数据操作的紧密结合;利用OpenGL的 3D GIS引擎,可提供实景三维模型、倾斜摄影原片、航飞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一体化展示与空间分析能力;系统设计分类的隐患标注功能,并通过离线的Spatialite数据库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和导入导出.选取总里程300 km,包含148 个防洪重点工点,2 期无人机航飞数据的防洪隐患排查项目作为应用案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关系数据库和对象存储的结合,实现无人机多模态数据的集成式管理,形成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场景的防洪隐患排查机制.

    铁路防洪无人机多模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

    前言

    王长进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