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陶泽璋 韩德民 韩东一

双月刊

1006-7299

jasptl@126.com,jasp@public.wh.hb.cn

027-88043958,88041911-86459

430060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以来是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刊登与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听力损失发病率和病因的调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听力检测方法,听力补偿,各种发声及言语功能障碍的诊断及防治,听觉言语康复,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介绍国内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刊中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深受相关专业人员的青睐。本刊编委会成员120多人,基本囊括了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聋儿康复机构、中科院所属相关专业的研究所、国内多家大中型医院从事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专业研究的专家,还有国外知名听力学专家。本刊稿源广泛,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及部分欧美国家,刊出的文章质量高、信息可靠、新颖,能及时充分体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进展,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同道的一致好评及厚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卢佳美石林谣邱传经王帆...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英文版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susceptibility question-naire,VIMSSQ)长表和短表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VIMSSQ进行汉化,通过专家咨询对翻译的量表进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对757例大学生进行中文版问卷调查,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选取80例大学生同时填写仿真场景眩晕问卷(simulator sick-ness questionnaire,SSQ),分析VIMSSQ长表和短表得分与SSQ得分的相关性,以验证量表的预测效能.结果 中文版VIMSSQ长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4,5个维度的α的系数分别为0.85、0.85、0.85、0.84、0.83;总重测信度为0.79,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3、0.77、0.76、0.66、0.62;折半信度为0.84.短表问卷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1,折半信度为0.77.长、短表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及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Average,S-CVI/Ave)均为 1.VIMSSQ 长表(r=0.76,P<0.001)、短表得分(r=0.77,P<0.001)均与SSQ得分显著相关.结论 中文版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量表在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视觉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的测量工具.

    视觉诱发运动病效度信度

    基于微生物组学和机器学习构建咽喉反流唾液菌群诊断模型

    周林熙尹龙龙崔小缓毕欣欣...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使用微生物组学技术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唾液菌群诊断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以2022年2~11月就诊的经8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显效的34例LPR患者为病例组,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4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留取用药前的唾液标本,提取DNA,扩增16S片段后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比较菌属水平物种差异.选择病例组24例、对照组33例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测试集,随机森林法分类数据,进行十折交叉验证,选择最优菌属组合构建诊断模型,计算疾病概率指数(probability of disease,POD),绘制ROC曲线,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唾液中22个属相对丰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构建由6个菌属组成的诊断模型,即乳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新鞘氨醇杆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罗尔斯通菌属和Phocaeicola属,测试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诊断模型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7.71%,Kappa值为0.470.结论 由唾液菌群构建的菌属组合诊断模型可以区分LPR患者与健康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咽喉反流唾液菌群16SrDNA测序疾病诊断模型

    两个鳃耳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变异分析

    何万里许红恩刘梦丽张腾...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两个鳃耳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方法 收集2个家系临床资料,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和验证鳃耳综合征致病基因和变异.结果 2个家系中,先证者1为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伴耳前瘘管及颈前瘘管;先证者2在5岁时发现双耳听力下降并渐进性加重,伴耳前瘘管及颈前囊肿,现双耳为重度混合性听力损失;两例先证者均被诊断为鳃耳综合征.基因检测结果示,先证者1携带EYA1基因的无义变异:NM_000503.6:c.1408G>T(p.Glu470Ter),先证者2携带EYA1基因的无义变异:NM_000503.6:c.889C>T(p.Arg297Ter),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上述变异均评级为致病变异.c.1408G>T基因变异既往未见报道,c.889C>T基因变异为已知变异.结论 EYA1基因的c.1408G>T(p.Glu470Ter)变异和c.889C>T(p.Arg297Ter)变异是本研究两个家系鳃耳综合征的致病原因.

    鳃耳(肾)综合征EYA1基因基因变异

    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研究

    夏雨奇魏朝刚刘玉和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双耳双模式干预者言语情感识别能力及特点,为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I)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7例双模式干预语后聋成人参与研究,20例正常听力成人及18例单侧CI语后聋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的情感识别测试软件对三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①相较于正常听力者,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的正确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P<0.05);②双模式干预者和单侧CI者情感识别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模式干预者的反应时间比单侧CI者缩短(P<0.05);③双模式干预者在女声材料中的反应时间比男声材料显著快0.14 s.双模式干预者对中性情感的识别率最高,为96.67%;对恐惧情感的识别率最低,为41.82%.结论 相较于正常听力者,汉语双模式干预者的言语情感识别能力仍有明显缺陷,但比单侧CI者更好.汉语CI者非植入耳配戴HA可以改善情感识别能力.

    双模式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言语情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研究

    柴静边盼盼徐百成郭玉芬...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特征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患者(104耳)的纤维耳内镜图像及完整的听力学资料.采用ImageJ图像软件测量鼓膜穿孔面积,以穿孔边界面积占完整鼓膜边界面积的百分比(RAp值)为鼓膜穿孔相对面积.分析不同面积鼓膜穿孔、穿孔涉及象限、穿孔边缘是否钙化以及穿孔范围是否累及锤骨柄与气骨导差(ABG)的关系.结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鼓膜穿孔面积与平均气骨导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141,P<0.000 1),相对穿孔面积越大者ABG越大;穿孔累及锤骨柄的患者较未累及锤骨柄的患者气骨导差更大(P<0.05);鼓膜穿孔边缘钙化情况和穿孔位置对听力损失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论 鼓膜穿孔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与穿孔大小和穿孔是否累及锤骨柄有关,穿孔相对面积越大及穿孔累及锤骨柄患者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往往更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传导性听力损失鼓膜钙化锤骨柄

    仅有部分底回的耳蜗发育不全畸形

    赵堃王乐郝少娟魏楠楠...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根据影像学特征探讨一种有别于目前Sennaroglu分类标准的特殊耳蜗畸形种类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分析11例(13耳)特殊耳蜗畸形患者的颞骨高分辨率CT(HRCT)、3D-核磁(3D-MRI)表现和听力学结果,归纳此类耳蜗畸形的特点.结果 此类耳蜗畸形的影像学表现为仅有部分耳蜗底回自前庭腹侧发出,无转弯或仅有部分内侧转弯,无上底回、中回及顶回(耳蜗不足0.5圈),无蜗轴及阶间隔;在HRCT轴位图像上均未见到耳蜗与内听道(IAC)产生连接.MRI均显示蜗神经发育不良(CND),听力学均表现为全聋;大多伴有发育异常的前庭(12/13)和畸形的半规管(12/13),对侧耳蜗也多伴有严重畸形(10/13).根据影像学特点,此类耳蜗畸形仅有部分底回发育,属于耳蜗发育不全(CH),本研究将其命名为耳蜗发育不全X型(CH-X).结论 仅有部分底回(不足0.5圈)的耳蜗发育不全(CH-X)是一类严重的内耳畸形,约占内耳畸形的2%左右,患耳表现为全聋,由于畸形的耳蜗无明显的蜗孔和蜗神经,人工耳蜗植入可能获益较小.

    耳蜗畸形耳蜗发育不全畸形共同腔畸形耳蜗发育不全Ⅰ型

    耳蜗死区对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的影响

    孟超郭倩倩吕静陈雪清...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究安静及不同信噪比条件下,有、无耳蜗死区的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测试条件下两组患者的言语识别差异.方法 通过纯音测听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44耳,采用均衡噪声阈(threshold equalizing noise,TEN)测试将患者分为非耳蜗死区组24耳和耳蜗死区组20耳.选取汉语(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中单音节词言语测听词表,对两组患者在安静环境和言语谱噪声环境(SNR=6、3、0、-3 dB)下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 耳蜗死区组患者耳蜗死区1~2个,频率集中在3~4 kHz;两组患者不同测试环境下言语识别率均随信噪比降低而下降(P<0.05);耳蜗死区组患者在各测试条件下言语识别率得分较非耳蜗死区组低,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论有无耳蜗死区,轻、中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言语识别率均随着信噪比下降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在本研究各信噪比条件下耳蜗死区组患者的言语识别率均较非耳蜗死区组患者低,对于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开展耳蜗死区测试是必要的.

    耳蜗死区言语识别均衡噪声阈测试信噪比

    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的特征研究

    周欣童仁杰李颖金欣...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的变化规律,与西方儿童标准值进行对比,为国内儿童RECD标准值的建立提供基础.方法 120例儿童按测试年龄划分为8组,3~月龄组(组1)11例,6~月龄组(组2)15例,12~月龄组(组3)10例,18~月龄组(组4)10例,24~月龄组(组5)18例,36~月龄组(组6)18例,48~月龄组(组7)18例,60~83月龄组(组8)20例.分别对各组进行各频率双耳RECD测试,并与基于西方儿童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本组儿童总体RECD平均值低于西方儿童标准值;3~6与7~11月龄,18~23与24~35月龄RECD值无显著差异;RECD总体上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儿童左右耳间的REC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助听器验配时应尽量测得儿童个体RECD值,难以配合完成双耳测试的儿童可将一侧耳数值用于双耳.

    真耳-耦合腔差值助听器验配儿童

    血-迷路屏障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关系:在3D real IR的发现

    张呈辉任芳芳王伟韬郝芳...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突聋患者的内耳钆造影MRI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上的表现,探讨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1例单侧突聋患者行内耳钆造影MRI,测量患耳和健耳的耳蜗信号强度,并测量延髓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出耳蜗/延髓比值(cochlear/medulla ratio,CM ratio),以CM比值作为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标志物,分析突聋患者患耳、健耳CM比值的不对称程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41例患者中,33例(80.48%)患耳的CM比值高于健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CM比值为健耳的1.5倍以下者18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14/18);患侧CM比值不高于健侧者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达到健耳的1.5倍至1.75倍之间者7例,治疗有效率为100%(7/7);达到健耳的1.75倍至2.0倍之间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50%(1/2);达到健耳的2.0倍以上者14例,治疗有效率为14.28%(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耳3D Real IR可显示突聋患者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80.48%的突聋患者患侧耳蜗出现高信号,患耳CM比值达健耳的1.75倍以上者多数预后不良.

    突聋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成像耳蜗/延髓比值预后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脓液中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检测分析

    孙晋强赵泽祺韩正中金丹...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SOM)的中耳脓液中是否存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方法 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71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中耳脓液样本,根据脓液性状分为浆液性(39例)和粘液性(32例),分别进行pH值测试、免疫印迹实验(WB)及酶联免疫吸附剂检测(Elisa).所有受试者均由家长辅助完成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结果 ①71例ASOM患儿中,49.29%(35/71)患儿的RSI评分>13分.②71例中耳脓液样本中,胃蛋白酶阳性率为49.29%(35/71),胰蛋白酶阳性率为42.25%(30/71);35例RSI评分阳性患儿中,胃蛋白酶阳性率为100%(35/35),胰蛋白酶阳性率60%(21/35).浆液性和粘液性中耳脓液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ELISA检测结果示,胃蛋白酶浓度为47.80(39.80,69.30)ng/ml,胰蛋白酶浓度为291.87±20.45 ng/ml,胰蛋白酶浓度显著高于胃蛋白酶(P<0.05).浆液性和粘液性中耳脓液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粘液性中耳脓液pH值为7.39±0.28,浆液性中耳脓液pH值为7.36±0.26,粘液性和浆液性中耳脓液pH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M合并咽喉反流性疾病患儿中耳脓液中可检出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儿童ASOM合并咽喉反流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咽喉反流性疾病